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9
題。
晁錯,潁川人也。以文學為太常掌故。錯為人峻直刻深。孝文帝時,詔以為太子舍人、門大夫、家令。以其辯得幸太子,太子家號曰“
智囊”
。數(shù)上書,孝文時,又言宜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書凡三十篇。孝文不聽,然奇其材,遷為中大夫。當是時,太子善錯計策,袁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
景帝即位,以錯為內史。錯常數(shù)請間言事,輒聽,寵幸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議,莫敢難,獨竇嬰爭之,由此與錯有?。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皆喧嘩疾晁錯。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
汝用事,即侵削諸侯,疏人骨肉,口讓多怨,汝何為也?”
晁錯曰:“
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
錯父曰:“
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汝歸矣!”
遂飲藥死,曰:“
吾不忍見禍逮身。”
死十余日,吳楚七國果反,以誅錯為名。及竇嬰、袁盎進說斬錯。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招錯。晁錯衣朝衣斬東市。
晁錯已死。謁者仆射鄧公為校尉,擊吳楚軍為將。還,謁見上。上問曰:“
聞晁錯死,吳楚罷不?”
鄧公曰:“
吳王為反數(shù)十矣,發(fā)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非在錯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也!”
上曰:“
何哉?”
鄧公曰:“
夫晁錯患諸侯強大不可制,故請削地以尊京師,萬世之利也。計劃始行,卒受大戮,杜忠臣之口。臣竊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喟然長息,曰:“
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史公曰晁錯為家令時數(shù)言事不用后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fā)難不急匡救欲報私仇反以亡軀。語曰:“
變古亂常,不死則亡”
,豈錯等謂邪?(
選自《史記•
袁盎晁錯列傳》,有刪改)
注:郡:指諸侯國支系親屬擁有的封地。
5
.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錯常數(shù)請間言事 數(shù):多次 B
.口讓多怨,汝何為也
讓:責備
C
.吾亦恨之
恨:痛恨 D
.吾不忍見禍逮身
逮:及、殃及
6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
分)
A
.以其辯得幸太子
故請削地以尊京師
B
.削其地,收其枝郡
以誅錯為名,其意非在錯也
C
.請諸侯之罪過,削其地
錯父聞之,從潁川來
D
.臣竊為陛下不取也
然奇其材,遷為中大夫
7
.下面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太史公曰/
晁錯為家令/
時數(shù)言事不用/
后擅權多所變/
更諸侯發(fā)難/
不急匡救/
欲報私仇/
反以亡軀。
B.
太史公曰/
晁錯為家令時/
數(shù)言事不用/
后擅權/
多所變更/
諸侯發(fā)難/
不急匡救/
欲報私仇/
反以亡軀。
C.
太史公曰/
晁錯為家令/
時數(shù)言事/
不用后擅權 /
多所變更/
諸侯發(fā)難/
不急匡救/
欲報私仇/
反以亡軀。
D.
太史公曰/
晁錯為家令時/
數(shù)言事不用/
后擅權多所變更/
諸侯發(fā)難不急/
匡救/
欲報私仇/
反以亡軀。
8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晁錯才學出眾,為人嚴峻剛直,受到皇帝的器重。景帝時,他受寵超過九卿,當時許多法令多是由他更改修定的。
B
.晁錯在文帝時就進言削弱諸侯,文帝沒有聽從,但很賞識他的才能。景帝即位后,采納了他削藩的政治主張。
C
.晁錯的父親擔心削藩會危及兒子的性命,從家鄉(xiāng)趕來極力勸阻?吹絻鹤右灰夤滦校烁敢騻亩詺。
D
.當聽到鄧公分析吳楚借誅殺晁錯之名而行謀反之實、錯殺晁錯帶來的嚴重后果后,漢景帝同意鄧公的看法。
9
.根據(jù)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面各題(10
分)。
(1)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
分)
①
汝用事,即侵削諸侯,疏人骨肉。(4
分)
②
計劃始行,卒受大戮,杜忠臣之口。(3
分)
(2)
從文中找出導致晁錯死亡的兩點原因(可以用原文的句子,也可以自己概括)(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99574.html
相關閱讀:“吾鄉(xiāng)呂徽之先生”閱讀答案詳解
《李襲志字重光》閱讀及翻譯
《單箭易折,眾箭難斷》閱讀答案(附翻譯)
《賈島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朱碧潭詩序》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