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不是簡單的“你死我活”》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生命教育不是簡單的 你死我活 王學進 讀了 10 月 9 日 青話題 翟春陽先生《感恩不應是件令人恐懼的事》一文,心有戚戚焉。春陽先生針對杭州某小學一次主題班會的主題 當你與媽媽 生命教育不是簡單的

你死我活

王學進
讀了
10

9


青話題

翟春陽先生《感恩不應是件令人恐懼的事》一文,心有戚戚焉。春陽先生針對杭州某小學一次主題班會的主題
——
當你與媽媽兩人中只能有一個人活下來時,你是選擇生還是死,表達了

感恩不是還債、不是偽孝、愚孝

等觀點,我完全贊同。
我發(fā)現(xiàn),這類生命教育很有市場,不僅小學在搞,中學在搞,連大學都在搞。在我編輯的雜志上曾發(fā)表過一篇題為《澳洲少女的眼淚折射了什么》的文章,作者系本地一所著名中學的語文老師。他在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時,設計了一個心理游戲:寫下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五個事物
(
可以是人、東西或者需求、心愿等
)
,然后一樣樣進行放棄,看看最后留下什么。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中國學生在游戲中異;钴S,而澳洲少女在課外則哭成一團。為什么?因為她們沒法在
?
od(
上帝
)

frind(
朋友
)

?
od(
上帝
)

parents(
父母
)
之間作出抉擇,只能用眼淚表達她們內(nèi)心的痛苦和不舍。
類似的活動浙大寧波理工學院也曾搞過,心理學老師胡建兵給
100
多名學生開了一堂心理游戲課:每名同學在白紙上寫下對自己最重要的五個人的名字,然后因為一次意外,失去了其中一位,在紙上劃去一位,然后是劃去第二位,最后剩下父母。
缺乏生命教育應該說是當今中國教育的一大弊病,是到了補上這一課的時候了。老師們試圖用此種方式刺激學生日漸麻木的心靈,喚起他們的生命意識和感恩之心。殊不知,動機雖好,可由于方式不當,結(jié)果卻南轅北轍。
就以杭州某小學的此次主題班會為例,在生死抉擇中,近
1/4
的孩子沒有選擇讓媽媽活下來,這就是說,這部分學生選擇了自己活,而這一結(jié)果恰恰是設計者不愿看到的。按照我們傳統(tǒng)的倫理觀,學生應該選擇讓媽媽活下來,標準答案也是這樣。否則,學生就是自私的,是缺乏感恩心的表現(xiàn)。
這里,老師們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即以親疏遠近、貴賤高低來區(qū)分生命維度,硬是將生命等級化,這恰恰是不懂得敬畏生命所致。其實,從本原意義上來說,生命都是同質(zhì)、平等的,凡是生命都值得敬畏。創(chuàng)立了敬畏生命倫理學的施韋澤曾說:

敬畏生命的倫理否認高級和低級的、富有價值和缺少價值的生命
之間的區(qū)分。

他認為,所謂倫理是一種客觀的、普遍的道德準則,它要求敬畏我自身和我之外的生命意志。這里的關鍵在于,生命是倫理的基礎,倫理比無私更高;無論為己為人,都不能成為傷害和毀滅生命的理由。同樣,在生死關頭,父母的生命與自己的生命都值得敬畏和珍惜,任何以假想方式要求學生作出抉擇的教育方式,只會誤導學生的生命價值觀,結(jié)果只能培養(yǎng)學生的狠心而不是不忍之心。
澳洲少女為什么會哭?就因為她們有不忍之心即惻隱之心,對她們來說,不論是朋友還是父母甚至上帝,他們的生命都是不可剝奪的,是無價的。她們在中國式的考題中交白卷,恰恰證明了她們有著健全的生命倫理觀,從中也可知她們那兒的生命教育是正確的。而反觀同一課堂中中國學生的積極表現(xiàn),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并不懂得敬畏生命,其生命倫理觀多少有些病態(tài)。當然,這不是他們的錯,而是教育方式錯了。
由此看來,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首先要對教育者進行生命啟蒙。眼下最要緊的是讓教師確立敬畏生命的倫理觀,然后再去向?qū)W生普及有關常識,拒絕自以為是的殘忍的生命教育方式。
15
.請談一下對文中畫線處

南轅北轍

一詞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教師以假想方式要求學生做出抉擇的教育方式,實際上誤導了學生的生命價值觀。
16
.文中列舉了中國小學、中學、大學進行心理游戲的例子,為何其中特別提到了澳洲少女的反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澳洲少女的反應和中國學生的表現(xiàn)作對比,反襯中國學生的積極活躍即冷漠,進一步證明我國在生命教育方面的錯誤和欠缺,這一反應也是對老師們試圖用此種方式喚起學生的生命意識和感恩之心的否定,從而引出首先要對我國的教育者進行生命啟蒙的觀點。
17
.從全文看,作者認為應該如何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請概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對教育者進行生命啟蒙,讓教師確立敬畏生命的倫理觀,在此基礎上,教育者才能教會學生敬畏生命。拒絕自以為是的殘忍的生命教育方式,尋找正確合理的生命教育方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01000.html

相關閱讀:《文學,類型不應成個筐》閱讀答案
《“敬”的當代價值》閱讀答案
節(jié)選自李傳印《“百代良法”已是一個傳說》閱讀
“中國詩歌能歷久而不衰的原因”閱讀答案
“亞太夢想”主題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