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小題。(22
分)
開寶四十一月,南唐主遣其弟鄭王從善來朝貢。于是始去唐號,改印文為“
江南國主印”
,賜詔乞呼名,從之。
先是國主以銀五萬兩遺宰相趙普,普告于帝,帝曰:“
此不可不受,但以書答謝,少賂其使者可也。”
普叩頭辭讓,帝曰:“
大國之體,不可自為削弱,當使之勿測。”
及從善入覲,常賜外,密賚白金如遺普之數(shù)。江南君臣聞之,皆震駭,服帝偉度。
他日,帝因出,忽幸普第。時吳越王?方遣使遺普書及海物十瓶列廡下,會車駕卒至,普亟出迎,弗及屏也。帝顧問何物,普以實對,帝曰:“
海物必佳。”
即命啟之,皆滿貯瓜子金也。普惶恐,頓首謝曰:“
臣實未嘗發(fā)書,若知此,當奏聞而卻之。”
帝笑曰:“
但受之無害,彼謂國家事皆由汝書生耳。”
普獨相凡十,剛毅果斷,以天下事為己任。嘗欲除某人為某官,帝不用;明日,復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諸地,普顏色自若,徐拾奏歸,補綴,復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稱職聞。又有立功當遷官者,帝素嫌其人,不與。普力請與之,帝怒曰:“
朕不與遷官,將奈何?”
普曰:“
刑以懲惡,賞以酬功。刑賞者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也,豈得以喜怒專之?”
帝弗聽,起,普隨之。帝入宮,普立于宮門,良久不去,帝竟從其請。一日,大宴,雨驟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間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損不過沾濕供帳樂衣耳百姓得雨各歡喜作樂適當其時乞令樂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悅終宴普臨機制變能回帝意類此
開寶六八月,普罷為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普既出鎮(zhèn),上書自訴云:“
外人謂臣輕議皇弟開封尹,皇弟忠孝全德,豈有間然?矧昭憲皇太后大漸之際,臣實預聞顧命。知臣者君,愿賜昭鑒!”
帝手封其書,藏之金匱。
(選自清·
畢沅《續(xù)資治通鑒》卷第七·
宋紀七,有刪改)
10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弗及屏也
屏退
B
.彼謂國家事皆由汝書生耳
說
C
.豈得以喜怒專之
專斷
D
.帝怒形于色
表情
11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
分)
A
普告于帝
普力請與之
B
普立于宮門
非陛下之刑賞也
C
以天下事為己任
南唐后主遣其弟鄭王從善來朝賀
D
刑以懲惡
少賂其使者可也
12
.下列選項中,前后兩句分別能直接表現(xiàn)趙普為相忠實誠信和剛毅直諫的一組是
(3
分)
A
先是國主以銀五萬兩遺宰相趙普,普告于帝
臣實預聞顧命
B
會車駕卒至,普亟出迎
刑賞者天下之刑賞,
非陛下之刑賞
C
普叩頭辭讓
帝竟從其請
D
帝顧問何物,普以實對
拾奏歸,補綴,復奏如初
13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南唐主私下送給趙普五萬兩銀,后南唐使者覲見太祖時,趙普秘密回贈使者同等數(shù)目的銀兩,這令南唐君臣無比震駭,達到了太祖“
使之勿測”
的目的。
B
.太祖突然駕臨趙普家,適逢吳越王禮到,趙普當著太祖面將禮物開啟,竟是十瓶滿滿的瓜子金,趙普惶恐至極,太祖卻笑著說“
受之”
。
C
.趙普任宰相十間,多次犯顏進諫,對于哪些人應該任用,哪些人應該升遷,他總是堅持己見,據(jù)理力爭,而他的意見往往最終被太祖采納。
D
.趙普被罷相后,出任外職,他向太祖上奏折贊美了太祖之弟開封尹,力陳自己并未輕議皇弟,也是對太祖表白自己的忠心。
14
.斷句和翻譯。(10
分)
(1
)用“/”
給下面的文段斷句。(3
分)
普 因 言 外 間 百 姓正 望 雨 于 大 宴 何 損 不 過 沾 濕 供 帳 樂 衣 耳 百 姓 得 雨 各 歡 喜 作樂 適 當 其 時 乞 令 樂 官 就 雨 中 奏 技 帝 大悅 終 宴 普 臨 機 制 變 能 回 帝 意 類 此
(2
)翻譯下面的句子。(7
分)
①
臣實未嘗發(fā)書,若知此,當奏聞而卻之。(3
分)
②
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稱職聞。(4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12451.html
相關閱讀:《秦士錄》閱讀答案(附翻譯)
《彭?字永》閱讀
“溫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高一課外文言文閱讀《薛萬均》附答案翻譯
《與劉大山書》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