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談人 朱光潛》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談 人 朱光潛 世間事物最復雜、最難懂的莫過人,懂得人就會懂得你自己。希臘人把懂得你自己看做是人生最高的智慧。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質,而且還有意識,有情感,有意志,總而言 談


朱光潛

世間事物最復雜、最難懂的莫過人,懂得人就會懂得你自己。希臘人把“懂得你自己”看做是人生最高的智慧。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質,而且還有意識,有情感,有意志,總而言之,有心靈。西方有一句古諺:“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魔鬼固詭詐多端,而仙子也縹緲難測。

作為一種動物,人是人類學的研究對象。他經(jīng)過無數(shù)億萬才由單細胞生物發(fā)展到類人猿,又經(jīng)過無數(shù)億萬才由人猿發(fā)展到人。正如人的面貌還有類人猿的遺跡,人的習性中也還保留著一些獸性,即心理學家所說的“本能”。

我們這些文明人是由原始人或野蠻人演變來的,除獸性之外還保留著原始人的一些習性。要了解現(xiàn)代社會中的人,還需要了解我們的原始祖先。所以馬克思特別重視摩根的《古代社會》,把它細讀過并且加過評注。恩格斯也根據(jù)古代社會的資料寫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恩格斯還詳細論述了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談到了人手的演變、進化的歷史,這對研究美學是特別重要的。古代不僅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政權的搖籃,而且也是宗教、神話和藝術的發(fā)祥地。數(shù)典不能忘祖,這筆賬不能不算。

從人類學和古代社會的研究來看,藝術和美并不是起源于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飯穿衣、男婚女嫁、獵獲野獸、打群仗來劫掠食物和女俘等日常生活實踐中極平凡卑微的活動。中國的儒家有一句老話

“食、色,性也”。“食”是保持個體生命的經(jīng)濟基礎,“色”

是延續(xù)種族生命的男女配合。藝術和美也最先見于食色。漢文“美”字就起源于羊羹的味道,中外都用“趣味”來指“審美力”。原始民族很早就講究美,從事藝術活動。他們用發(fā)亮耀眼的顏料把身體涂得漆黑或緋紅,用唱歌和跳舞來吸引情侶,或慶祝獰獵、戰(zhàn)爭的勝利。

在近代,人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對象。一個活人時時刻刻都要和外界事物
(
自然和社會
)
打交道,這就是生活。生活是人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不斷反復流轉的發(fā)展過程。因為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斷地改造自然和社會,同時也不斷地改造自己心理學把這種復雜過程簡化為從刺激到反應往而復返的循環(huán)弧。外界事物刺激人的各種感覺神經(jīng),把映像傳到腦神經(jīng)中樞,在腦里引起對映像的初步感性認識,激發(fā)了伏根很深的本能和情感
(
如快感、痛感以及較復雜的情緒和情操
)
,發(fā)動了采取行動來應付當前局面的思考和意志,于是腦中樞把感覺神經(jīng)撥轉到運動神經(jīng),把意志轉達到相應的運動器官,如手足肩背等類,使它實現(xiàn)行動。哲學和心理學一向把整個運動分為知
(
認知
)
、情
(
情感
)
和意
(
意志
)
這三種活動,大體上是正確的。

(
選自《談美書簡》,有刪改
)
6.
下列關于“人”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懂得你自己”是人類的最高智慧,人類只要能夠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人。

B.
人是由單細胞生物發(fā)展到類人猿再由人猿發(fā)展到原始人進而發(fā)展到文明人的。

C.
進化過程中遺留在人類身上的一部分“獸性”和原始人的一些習性構成了人的“本能”。

D.
人的所謂“生活”就是時時刻刻地和外界打交道,不斷地認識和適應外部世界。
7.
下列關于“藝術”和“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藝術和美并不是起源于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飯穿衣等日常生活實踐中極平凡卑微的活動。

B.
儒家說:“食、色,性也。在“食”和“色”這兩大人類本性的具體行為中便蘊藏著藝術和美。

C.
“食”是保持個體生命的經(jīng)濟基礎,“色”是延續(xù)種族生命的男女配合,它們都屬于藝術美的范疇。

D.
原始民族把身體涂得漆黑或緋紅,用唱歌、跳舞來吸引情侶,或慶祝狩獵、戰(zhàn)爭的勝利,這都是藝術活動。
8.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質,而且還有意識,有情感,有意志,也就是有心靈,所以,人是世間萬物中最難懂的。

B.
西方有一句古諺:“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可見人的性格是具有兩面性的,不能把人簡單分類。

C.


《自然辯證法》中,恩格斯論述了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談到了人手的演變、進化的歷史,就是美的歷史。
D.
哲學和心理學把人們認識世界的整個運動分為知
(
認知
)
、情
(
情感
)
和意
(
意志
)
這三

種活動,大體上是正確的。
參考答案:
6

B(A
項,
"
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人
"
與原文不符
;C
項,
"
原始人的一些習性
"
在文中是在
"
本能
"
之外的
;D
項,原文是
"
改造自然和社會
"
,不是“適應”
)
7

C
(食
"

"

"
本身不全是藝術類,絕對化了
)
8

A(B
項,引用古諺目的是證明人的復雜性,不在于
"
把人簡單分類
"
;
C
項,
"
就是美的歷史
"
絕對化
;D
項,
"
認識世界的整個運動
"
錯,文中的
"
整個運動
"
不僅包括認識,還包括實踐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13888.html

相關閱讀:“歷史證明,人類往往受制于自己的創(chuàng)造物”閱讀答案
《偉大的批評者往往是偉大的愛國者 張偉》閱讀答案
“味越來越淡,越來越?jīng)]意思??這是很多人過的感受”閱讀答案(
《表人流行詞語探微》閱讀答案
《信息時代更需經(jīng)典閱讀》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