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人有明珠,莫不貴重”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人有明珠,莫不貴重,若以彈雀,豈非可惜?況人之性命甚於明珠,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wǎng),徑即受納,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彈雀,何況性命之重,乃以博財物耶?群 人有明珠,莫不貴重,若以彈雀,豈非可惜?況人之性命甚於明珠,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wǎng),徑即受納,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彈雀,何況性命之重,乃以博財物耶?群臣若能備盡忠直,益國利人,則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榮,遂妄受財物,贓賄既露,其身亦殞,實可為笑。
貪人不解愛財也,至如內(nèi)外官五品以上,祿秩優(yōu)厚,一所得,其數(shù)自多。若受人財賄,不過數(shù)萬,一朝彰露,祿秩削奪,此豈是解愛財物?規(guī)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儀休性嗜魚,而不受人魚,其魚長存。且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对姟吩疲“
大風(fēng)有隧,貪人敗類。”
固非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逕,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見之,以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師隨而伐之,蜀國遂亡。漢大司農(nóng)田延贓賄三千萬,事覺自死。如此之流,何可勝記!
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寧,自身常得歡樂。古人云:“
賢者多財損其志,愚者多財生其過。”
此言可為深誡。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縱事未發(fā)聞中心豈不常懼?恐懼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豈得茍貪財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孫每懷愧恥耶?
古人云:“
鳥棲於林,猶恐其不高,復(fù)巢於木末;魚藏於水,猶恐其不深,復(fù)穴於窟下。然而為人所獲者,皆由貪餌故也。”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祿,當(dāng)須履忠正,蹈公清,則無災(zāi)害,長守富貴矣。古人云:“
禍福無門,惟人所召。”
然陷其身者,皆為貪冒財利,與夫魚鳥何以異哉?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
貪鄙》)
8.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乃以博財物耶
博:增加
B
、祿秩優(yōu)厚
秩:品級
C
、規(guī)小得而大失者也
規(guī):謀求
D
、事覺自死
覺:敗露
9.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于“
貪鄙”
的惡果的一組是

遂妄受財物,贓賄既露,其身亦殞 ②
一朝彰露,祿秩削奪

道成,秦師隨而伐之,蜀國遂亡 ④
愚者多財生其過

使子孫每懷愧恥耶 ⑥
禍福無門,惟人所召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10.
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以明珠彈雀為喻,說明人不能“
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wǎng):,貪圖身外之物,而招來殺身之禍。
B
、文章用“
公儀休不受人魚”
和“
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
正反兩方面的事例,說明不可“
規(guī)小得而大失”
。
C
、為主為臣的,如果能做到“
小心奉法,常畏天地”
,不僅能使百姓安寧,自身常獲歡樂,還能使子孫后代感到榮耀。
D
、文章最后以鳥貪高、魚貪深而被獲為警戒,要求“
居高位,食厚祿”
的官員們做到“
履忠正,蹈公清”
,這樣才能避免災(zāi)害、長保富貴。
四、(本大題共3
小題,共22
分)
11
、用斜線(/
)給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并把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用斜線(/
)斷句(2
分):
若 徇 私貪 濁 非 止 壞 公 法 損 百 姓 縱 事 未 發(fā)聞中心豈不常 懼
(2
)翻譯:

且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4
分)

然陷其身者,皆為貪冒財利,與夫魚鳥何以異哉?(4
分)
【答案和解析】8
、A 9
、B 10
、D
11
(1
)、用斜線(/
)斷句(2
分):
若徇私貪濁/
非止壞公法/
損百姓/
縱事未發(fā)聞/
中心豈不常懼
(2
)、①
況且作為國君,如果貪婪,一定會使他的國家滅亡;作為臣子,如果貪婪,一定會使他自身喪命。

然而使自身陷于災(zāi)禍的,都是為了貪求財利,和那魚鳥有什么區(qū)別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29896.html

相關(guān)閱讀:魯人版必修二文言知識梳理??一詞多義
《張赫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劉?,建州崇安人
《終軍請纓》閱讀答案及譯文
《陳元康,字長猷》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