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宇
大歷史觀”
之特點。
將宏觀及放寬視野這一觀念導引到中國歷史研究里去”
(《中國大歷史》),從而高瞻遠矚地考察中國歷史。這個特點在《中國大歷史》《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等著作中得到了體現(xiàn)。然而治大歷史必要有扎實之史學功底,穿透時空隔閡之強勁功力,和敏銳把握歷史命脈之深刻透視力。而要把此三者用到純熟精煉之地步,殊為不易,即便博學宏識如湯因比,也不能說是成功。黃仁宇因受后天限制,治大歷史更是難免力不從心。因此,雖然先生其志可欽,其情可嘆,這兩部著作卻顯得力度不夠,我以為他的努力基本可歸為失敗。
然而
不斤斤計較書中人物短時片面的賢愚得失,其重點在將這些事跡與我們今日的處境互相印證”
(《萬歷十五·
自序》),同時還試圖把那個狹小的歷史切片放諸一個被人為拉大的歷史時空之大視境中去考察。從前者看,
7.
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黃仁宇先生史學研究的突出成就。(6
分)
8.
從文中看,黃仁宇先生為人敬仰的原因有哪些?(6
分)
9.
作者既說黃仁宇先生之“
治大歷史”
的“
努力基本可歸為失敗”
,又說黃仁宇先生“
可為后人紀念”
,對此應當如何理解?(6
分)
參考答案:
7.
(6
分)①
以大歷史觀考察中國歷史,從而為史學研究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②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激發(fā)大眾了解本國歷史的興趣。
評分建議:①4
分。答“
以大歷史觀考察中國歷史”
,2
分;答“
為史學研究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2
分。②2
分。
8.
(6
分)①
勤奮終始的學術(shù)毅力,②
謹慎嚴密的治學態(tài)度,③
心懷故國的赤子之心,④
日臻深厚的學術(shù)造詣,⑤
古今印證的治學方法,⑥
堅守良知的人格風范。
評分建議:每點1
分。
9.
(6
分)①“
治大歷史”
對學者的要求很高,黃仁宇的力不從心是可以理解的;②
黃仁宇“
治大歷史”
的失敗絲毫不影響他在史學界的地位;③
黃仁宇的學術(shù)成就、人格魅力等令人敬佩,值得人們紀念。
評分建議:每點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87926.html
相關(guān)閱讀:《一個大黨和一只小船》閱讀
《靈魂的豐碑》閱讀答案
實用類文本閱讀《程開甲:此生情定核裂變》有答案
《剛?cè)岵垜_》閱讀答案
葉永烈《“生前著作無虛日”》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