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數(shù)結(jié)合,相輔相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有這樣一道題:

  如圖1,矩形ABCD被分成六個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現(xiàn)在只知道中間一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是1,求矩形ABCD的面積。

  題目本身是關于圖形的知識,但是又無法用幾何方法解決。數(shù)學中常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問題,需要用代數(shù)方法去解,則不但思路清晰,而且解法多樣。

  解法1:如圖1,設小正方形的各邊的長分別為x、y、z、t,則可得方程組

                     

                                  圖1  

   所以矩形ABCD的面積=AD?DC=(2x+y(x+t)=13×11=143。

  解法2:如圖2,設其中一個正方形的邊長DE=x,則其余各正方形的邊長如圖所示。這時,

                                高三

                                             圖2 


  由矩形ABCD的對邊AD=BC,可得

  x+x+(x+1)=(x+2)+(x+3),可解得x=4; 

  類似地,由帶陰影部分的正方形的對邊的關系,也可得x+x-1=x+3,從而解得x=4。

  依然可以求得矩形ABCD的面積為143。

  順便指出:到初二學習了一元二次方程以后,我們還可以通過面積關系解決此題。

  大家知道,數(shù)學研究的對象是表和數(shù)兩個方面,雖然這兩個方面被分別納入代數(shù)、幾何兩個學科中,但形和數(shù)之間特別是在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它們總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常常需要借助數(shù)與形的互相轉(zhuǎn)換來解決問題。因而,在我們剛剛開始學習中學數(shù)學時,就應該建立這種形、數(shù)結(jié)合的概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73731.html

相關閱讀:《3.1 不等關系與不等式》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