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分,選擇題每小題3
分,共12
分;翻譯題10
分)
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時數(shù)歲,感戀彌至,
??
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yǎng),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cè)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后進。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為郎。數(shù)使吳,有才辯,吳人稱之。蜀平,泰始初,詔征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高,無人奉養(yǎng),遂不應命。乃上疏曰:
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嘗廢離。
……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臣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
送帝覽之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召。后劉終,服闋,復以洗馬征至洛。司空張華問之曰:“安樂公何如?”密曰:“可次齊桓。”華問其故,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次問:“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與語,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孔明與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華善之。
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望內(nèi)轉(zhuǎn),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餞東堂,詔密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從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6
.下列對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躬自撫養(yǎng)
躬自:親自 B
.慈父見背
見背:長輩去世
C
.門衰祚薄
祚。焊7譁\薄 D
.矜憫愚誠
矜憫:夸耀
6
.D
(憐恤、同情)
7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
.密奉事以孝謹聞
密以祖母高
B
.有暇則講學忘疲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
C
.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D
.齊桓得管仲而霸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7
.B(A
項“以”譯為“因為”,介詞;B
項“則”分別是“就”“卻”的意思;C
項“之”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D
項“而”譯為“因而”)
8
.下列各項中為
例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
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A
.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B
.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C
.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D
.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8
.A
9
.下面對文章有關內(nèi)容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
.作者先以簡潔精練的語言寫自己的孤苦,為“祖母無臣,無以終余”作鋪墊。
B
.強調(diào)祖母劉的病“夙嬰疾病,常在床蓐”,以突出李密的孝情不同于一般的母孫之情。
C
.《陳情表》的第一自然段,寫自己與祖母劉的特殊關系和特殊命運,以抒發(fā)對祖母的孝情。
D
.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晉朝廷任洗馬的官職,實現(xiàn)了“先盡孝,后盡忠”忠孝兩全的宿愿。
9
.D
(實現(xiàn)“宿愿”不當)
10
.翻譯下面語句。(10
分)
(1
)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3
分)
譯文:
10
.(1
)我小的時候常生病,九歲的時候還不能走路,伶仃孤獨,(一直)到成人自立。
(得分點:“不行”“零丁”“成立”)
(2
)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3
分)
譯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61562.html
相關閱讀:耿耕《白癡》閱讀答案
“安童,木華黎四世孫”閱讀答案附譯文
《李密傳》閱讀答案及答案
《論積貯疏 賈誼》閱讀答案及翻譯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婦,有夫婦而后有父子”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