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需要聯(lián)想,寫作需要聯(lián)想,記憶也需要聯(lián)想。如果我們把記憶比作藍(lán)天
,那 么聯(lián)想就是藍(lán)天里飛翔的鳥。沒有鳥,藍(lán)天就沒有活力,就是白板一塊。
我們可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打了一壺水放在爐子上燒,就去看電視節(jié)目了。
當(dāng)在 電視畫面上看到水的時候,突然想到爐子上還在燒水,結(jié)果跑去一看,水剛
好燒 開了!這由看到電視畫面的“水”想到“爐子上在燒水”就是一個聯(lián)想的過
程。
我們可能還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有時候掉了鋼筆,不知是掉在教室里了,還是
掉在 操場上了,我們會盡力回想。當(dāng)想到走出教室門摸摸鋼筆還在的時候,那肯
定會 想到是掉在操場上了。究竟是掉在操場的哪一塊了呢?又想起在操場中間摔
了一 跤的,是不是掉在那兒了呢?當(dāng)走到操場中間,果然發(fā)現(xiàn)了鋼筆。我們這種
回想 的過程也就是一種聯(lián)想的過程。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由“桌子”一詞,可以聯(lián)想出一些什么詞來。
“桌子”,我們可以想到凳子、沙發(fā)、茶幾、衣柜、掛衣架、床、梳妝臺等
等一 系列的家具類的詞語。
再比如,由“熱天”我們可以想到冰棒,由冰棒我們可以想到冰柜,由冰柜
我們 可以想到出售冰柜的商場,由商場我們可以想到售貨員,由售貨員可以想到
售貨 員身上穿的紅裙子,由紅裙子可以想到布匹,由布匹可以想到工廠,由工廠
可以 想到工人,由工人可以想到老板,由老板可以想到辦公室…… 聯(lián)想,在我
們的記憶當(dāng)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它就像一張網(wǎng)一樣,通過這一個 “網(wǎng)眼”可
以找到那一個“網(wǎng)眼”。如前面的由看到電視畫面上的“水”想到了 “爐子上在
燒水”,由“桌子”想到了“凳子、沙發(fā)、茶幾、衣柜”等。如果我 們單一記“
爐子上在燒水”這一事情,就很有可能忘記,甚至連水燒開了也不會 知道。但是
有了電視畫面上的“水”作為引子,就一下子想起了“爐子上在燒水 ”。這就是
聯(lián)想的功勞。
所以,單一記一樣?xùn)|西是很容易忘記的,應(yīng)該把要記憶的東西與另一事物兩
者之 間聯(lián)系起來,以起到提起一方就帶出另一方的作用,這樣就會減少遺忘。以
后我 們在記憶的時候,就要有意識地做一些聯(lián)想。
比如要記住“電話”這個詞,我們可以把它與“太陽”一詞聯(lián)系起來。我們
可以 這樣聯(lián)想:我站在太陽上面給家里打了一個電話。
再如要記住“汽車”這個詞,我們可以把它與“大地”一詞聯(lián)系起來,可以
聯(lián)想 為:現(xiàn)在科學(xué)發(fā)達(dá)了,我只要一跺腳,大地就會“砰”地一下冒出一輛汽車
來。
不知大家注意到?jīng)]有,剛才我舉的兩個例子都有些不合常理,很荒謬也很離
奇。
哪能在太陽上面打電話?哪能讓大地冒出汽車?但是,聯(lián)想就應(yīng)該這樣。前
面我 已經(jīng)講過,因為人們對荒謬奇特的事情特別感興趣,對特別感興趣的東西就
記得 牢。如果說“我在學(xué)校給家里打電話”,“大地上奔跑著一輛汽車”就很平
淡, 因此也就很容易忘記。再比方說我們看見了一頭四條腿的牛,很有可能一下
子就 忘記了,因為它太平常了;如果說我們看見了一頭五條腿的牛,很可能一輩
子也 忘不了,因為它太離奇了。
因此,對于記憶來說,我們聯(lián)想得越荒謬、越離奇、越不合乎邏輯越好,這
樣就 記得越牢。
下面我們再來記憶幾個國家的首都: 越南——河內(nèi):在月亮的南(越南)邊
有條河,內(nèi)(河內(nèi))面長滿了芒果。
韓國——首爾:我吃的糖果(韓國)突然一下子變成了手和耳(首爾)朵。
老撾——萬象:我們抄了敵人的老窩(老撾),繳獲了一萬頭大象(萬象)
。
日本——東京:我的日記本(日本)里,夾著一條從東海里捕來的大藍(lán)鯨(
東京 )。
像這樣聯(lián)想,我們是否感覺到很好記呢? 聯(lián)想,可以載著我們的思緒在廣闊
的空中任意飛翔。因此,我們在記憶的時候, 切莫忘了給自己的大腦插上一雙飛
翔的翅膀。
位置——讓記憶有個停泊的港灣
位置——讓記憶有個停泊的港灣
我們到商場去購物,商場的商品總是按不同的種類分別擺放在不同的位置,
只要 走到你想要購買的商品區(qū)域,你就能很快地找到你所要購買的商品。同樣到
書店 里去購書,如果你要購買一本《新華字典》,你只要走到工具書類的書架前
,就 能立即找到。試想,如果商場里的東西雜亂無章地放在一起,書店里的書亂
七八 糟地擺在一堆,那么是不是很難找到呢? 我們記東西要不要像商場里、書
店里那樣將商品陳列在一定的位置呢?答案是肯 定的。否則的話,就很難提取出
來。
那么,哪里是存放知識的位置呢?這就需要我們?yōu)樗业揭粋“停泊”的“
港灣 ”。
首先,我們要在大腦中建立一套屬于自己的定位詞系統(tǒng),然后,再把所要記
住的 東西放在這些定位詞上,并與之聯(lián)系起來。如果要用的話,就很快提取出來
了。
怎樣建立定位詞系統(tǒng)呢?有幾種方式: 第一種:人體定位詞 何謂人體定位
詞?就是將人體的各部位從下到上按順序排列出來,并標(biāo)出一個序 號。比如:
1. 腳 2. 小腿 3. 膝蓋 4. 大腿 5. 臀部 6. 腰部
7. 肚臍 8. 前胸 9. 肩膀 10. 胳膊 11. 手 12. 脖子
13. 下巴 14. 嘴巴 15. 鼻子 16. 眼睛 17. 耳朵 18. 前額
19. 后腦勺 20. 頭發(fā) 以上就是人體定位詞,也就是我們要找的“港灣”。“
港灣”找出來后,我們再 把所要記的東西放在這個“港灣”里,并與之進(jìn)行聯(lián)想
,從而實現(xiàn)快速持久的記 憶。比如要記以下20個詞語: 白云 的士 月亮 珍
珠 棗紅馬 泰山 花生 獎?wù)隆←W鵡 啤酒 兔子 手機(jī) 玫瑰 火焰 蘋果
汽車 飛機(jī) 老虎 火車 蝴蝶 我們用人體定位詞與這20個詞語一一進(jìn)行聯(lián)
想: 腳——白云:孫悟空的腳上功夫很厲害,一下就可以跳到白云上面去。
小腿——的士:乘客的小腿在上的士的時候,被車門劃傷了。
膝蓋——月亮:月球探險員不小心讓膝蓋在月亮上擦破了一點(diǎn)皮。
大腿——珍珠:在大象的大腿上戴上珍珠,還挺漂亮呢!
臀部——棗紅馬:飼養(yǎng)員的臀部后面跟著一匹棗紅馬。
腰部——泰山:少林寺和尚的腰部練得像泰山一樣結(jié)實。
肚臍——花生:有個人說他肚臍上長了顆花生,大家居然相信了。
前胸——獎?wù)拢涸诮ㄔO(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今天,人們努力奮斗,好多人前胸
都掛 滿了獎?wù)隆?/p>
肩膀——鸚鵡:一天,動物園飼養(yǎng)員的肩膀上歇了一只比他本人還大的鸚鵡
。
胳膊——啤酒:前天,有一個人表演用胳膊擲啤酒,大家看得目瞪口呆。
手——兔子:魔術(shù)演員表演的空手變兔子節(jié)目非常精彩。
脖子——手機(jī):有很多人喜歡把手機(jī)掛在脖子上,其實這樣對身體的輻射更
厲害 。
下巴——玫瑰:下巴上長玫瑰,你相信嗎? 嘴巴——火焰:雜技演員表演嘴
巴吐火焰確實是硬功夫。
鼻子——蘋果:用鼻子聞聞蘋果的香味確實感到很舒服。
眼睛——汽車:用眼睛皮拉汽車真是太神奇了。
耳朵——飛機(jī):耳朵里藏了一個什么東西?用手一摸,原來是一架飛機(jī)模型
。
前額——老虎:有些人經(jīng)常在前額上畫上一只老虎以表示時尚。
后腦勺——火車:經(jīng)常有人將后腦勺靠在火車的座椅背上睡覺。
頭發(fā)——蝴蝶:有些小女孩喜歡把頭發(fā)扎成蝴蝶狀。
聯(lián)想完畢,再回想一下,這樣就牢固地記住了。如果問第3個詞是什么?你就
會立 即想到“3”是“膝蓋”,再由“膝蓋”立即想到了“月亮”;如果問第9個
詞是 什么?你就會立即想到“9”是“肩膀”,再由“肩膀”立即會想到“鸚鵡
”。
有了這樣的“港灣”,我們是不是感到很好記了? 下面再用人體定位詞記一
下魯迅的作品: 社戲 藥 狂人日記 孔乙己 范愛農(nóng) 高老夫子 風(fēng)波 記念
劉和珍君 風(fēng)箏 阿Q正傳 藤野先生 端午節(jié) 傷逝 吶喊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明天 故鄉(xiāng) 祝!∫患∈隆☆^發(fā)的故事 首先一一聯(lián)想: 腳——社戲:晚上
,人們邁開雙腳,跑到很遠(yuǎn)的地方去看社戲。
小腿——藥:有一位老大爺在途中不小心小腿受了點(diǎn)傷,擦了點(diǎn)藥就好了。
膝蓋——狂人日記:老大爺難怪受傷的,原來他膝蓋上放了本狂人日記!
大腿——孔乙己:這且不說,大腿上還坐了個孔乙己。
臀部——范愛農(nóng):瞧,臀部后面還跟著個范愛農(nóng)!
腰部——高老夫子:腰部還掛著高老夫子脫下的棉襖!這么多問題怎不受傷
呢? 肚臍——風(fēng)波:由于走得很快,他的肚臍也露出來了,因此還弄出了一點(diǎn)風(fēng)
波。
前胸——記念劉和珍君:大家看到他前胸掛著的記念劉和珍君的徽章,也就
沒說 什么了。
肩膀——風(fēng)箏:大家見他肩膀上還掛著一個風(fēng)箏,想幫他拿著。
胳膊——阿Q正傳:他揮了揮胳膊上的阿Q正傳,堅決不同意。
手——藤野先生:他手牽著藤野先生走得更快了。
脖子——端午節(jié):這時大家才發(fā)現(xiàn)他脖子上還戴著一枚端午節(jié)別人送給他的
大玉 佛。
下巴——傷逝:由于戴了玉佛,他下巴上的傷也慢慢逝去了。
嘴巴——吶喊:他一邊看戲,一邊嘴巴大聲吶喊,惹得旁邊的人打了他一拳
。
鼻子——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于是血從他的鼻子里流出來了,從百草園到
三味 書屋全都是血。
眼睛——明天:由于流血太多,他的眼睛看東西有些模糊了,他心想還能見
到明 天嗎? 耳朵——故鄉(xiāng):這時,他耳朵聽到了從故鄉(xiāng)傳來的歌聲,感到很興
奮。
前額——祝福:于是他在前額寫下了“祝福”兩個字,哪知血一下就止住了
。
后腦勺——一件小事:回到家里,他摸了摸后腦勺,想起剛才發(fā)生的事,不
過是 一件小事。
頭發(fā)——頭發(fā)的故事:后來他老伴問他看的是什么戲,他摸了摸頭發(fā)說:“
頭發(fā) 的故事。” 接下來,再回想一遍,是不是也記住了? 有了這樣的“港灣”
,我們感覺到很容易記住所要記住的東西。但是,只有一個 這樣的“港灣”,那
肯定是杯水車薪,我們還需要找到更多的“港灣”。
第二種:房間定位詞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房子從客廳到廚房到衛(wèi)生間
再到臥室分成四個“房間 ”,再將每個“房間”擺放的物品編號。注意每個房間
的物品要選擇比較大的, 醒目的,而且間隔的距離不能太近,以免產(chǎn)生混淆。同
時,每個房間的物品數(shù)控 制在5個。比如, 客廳里擺放的物品可以是: 沙發(fā)
茶幾 電視機(jī) 飲水機(jī) 空調(diào) 廚房的物品可以是: 灶臺 煤氣罐 水池 碗柜
抽油煙機(jī) 衛(wèi)生間的物品可以是: 面盆 浴池 馬桶 垃圾簍 排風(fēng)扇 臥室的
物品可以是: 床 衣柜 桌子 梳妝臺 窗戶 當(dāng)然,每個人都可以根據(jù)自己家
里的實際擺放的物品進(jìn)行排列編號,建立一套適 合自己的房間定位詞。
在建立房間定位詞之后,接下來就是把要記的對象與之聯(lián)想,讓它“停泊”
在“ 港灣”中,當(dāng)要運(yùn)用的時候,就很方便提取出來。
除了以上兩種定位詞外,我們還可以尋找另外幾種,比如: “十二生肖定位
詞”、“街道店面定位詞”、“人物稱呼定位詞”等等。像這樣 的定位詞越多,
我們“停泊”知識的“港灣”就越多,記住的東西也就越多。
熟語——讓記憶有個依偎的肩膀
熟語——讓記憶有個依偎的肩膀
首先,我們來做一個測驗,請在下面橫線上將詩詞或成語補(bǔ)充完整: 1. 欲
窮千里目, 。 2. 不識廬山真面目, ; 3.
花 月圓; 4. 壯志凌 ; 5. 老當(dāng) 壯; 6. 氣盈門。
大家一定認(rèn)為這些題目非常簡單,很容易做出來,因為太熟悉了。下面我們
一起 來填一下。第1題后面應(yīng)填上“更上一層樓”;第2題后面應(yīng)填上“只緣身在
此山 中”;第3題應(yīng)填上“好”;第4題應(yīng)填上“云”;第5題應(yīng)填上“益”;第6
題應(yīng) 填上“喜”。
像這些耳熟能詳?shù)脑娫~、成語,同時還包括一些俗語、諺語、短語、歇后語
等, 我們都可以稱之為“熟語”。用熟語來記要記的東西,也能很輕松地記住。
它就 像是一個“肩膀”,你要記的知識完全可以“依偎”在上面。只要“肩膀”
在, “依偎”在“肩膀”上的東西就永遠(yuǎn)在。
記憶有個原則,叫做“以熟記生”。我們要記生疏的東西,只要把它與我們
熟悉 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就可以了。
下面,我們用熟語來記憶我國的三大鹽場。
渤海灣——長蘆鹽場 海南島——鶯歌海鹽場 臺灣——布袋鹽場 我們用“日
月星”三個字與上述三大鹽場聯(lián)系起來進(jìn)行記憶。
“日”與“渤海灣——長蘆鹽場”:每日,工人們都忘我勞動,渤海灣長蘆
鹽場 (渤海灣——長蘆鹽場)上到處呈現(xiàn)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月”與“海南島——鶯歌海鹽場”:月上柳梢,勞動了一天的工人們來到
海南 島,一邊聽那夜鶯唱歌,一邊在海邊鹽場(海南島——鶯歌海鹽場)上跳起
歡樂 的舞蹈。
“星”與“臺灣——布袋鹽場”:星星也被感動了,它們眨著眼睛,看著工
人們 抬著一個個彎彎的布袋在鹽場(臺灣——布袋鹽場)上盡情表演。
閉上眼睛回憶一下,是否記住了呢? 通過熟語“日月星”我們就把我國的“
三大鹽場”記住了,這就是熟語記憶知識 的魅力所在。
我們在運(yùn)用熟語進(jìn)行記憶的時候應(yīng)注意幾點(diǎn): 第一點(diǎn),熟語的字?jǐn)?shù)要與所記
知識的數(shù)目相等。
如記憶我國的“三大鹽場”,我們就選用了“日月星”三個字與之對應(yīng)。有
幾個 知識點(diǎn)就選擇幾個字,不能多也不能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jiyishu/10211.html
相關(guān)閱讀:培育和訓(xùn)練記憶
形象記憶體系
記憶誤區(qū):記憶捷徑
記憶有一座宮殿
相信自己--提高記憶力的一大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