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方法!

“持戒”是非常安全的保護罩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NLP學(xué)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我那位對“心靈疆界”抱持既質(zhì)疑又好奇的顧問界朋友(他姓李,以下就以“李兄”稱之)談過“企業(yè)想營造永續(xù)發(fā)展的‘企業(yè)文化’,也需要功效深廣長遠的‘戒律’。”之后,又繼續(xù)追問我另一位篤信佛教多年的顧問界林姓朋友(以下就以“林兄”稱之):“你能多談?wù)?lsquo;戒律’嗎?”
  林兄說:“不管是佛教的哪一個宗派,都是‘戒’、‘定’、‘慧’兼修,都將‘持戒’列為‘修行’的要項之一。不過,談‘戒律’,還是必須介紹一下‘律宗’。”
  李兄問:“這是什么樣的一個宗派?”
  林兄說:“‘律宗’是唐朝道宣大師所創(chuàng),他們著重于研習戒律、持戒和傳戒。他們將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歸納為‘止持’和‘作持’兩大類。”
  李兄說:“你怎么又提出新名詞,什么‘止持’、‘作持’,我聽不懂。”
  林兄說:“我馬上就解釋。所謂的‘止持’,就是不要做、不能做的,也就是相當于我們常聽說的‘諸惡莫作’;所謂的‘作持’,就是要做的,也就是相當于‘眾善奉行’。”
  我恍然大悟地說:“哦,佛教的修行,本來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難怪你會說‘持戒就是修行’。”
  林兄說:“如果,更深入一點來說,‘律宗’的教理還可分為‘戒法’、‘戒體’、‘戒行’和‘戒相’四個科目。我知道李兄又要說這些又是一堆專有名詞,先不急,我會一一解釋。”
  不等李兄答腔,林兄已接著說:“我先解釋‘戒法’,所謂‘戒法’,就是佛陀制定的一條條‘戒律’,它可以讓‘持戒’的人增進禪定、增長智慧,嚴持‘戒法’的話,還可以脫離生死輪回,得到解脫。”
  我問:“所謂的‘戒法’,和常聽到的在家五戒、在家菩薩戒、八關(guān)齋戒,或者,比丘戒、比丘尼戒,是什么關(guān)系?”
  林兄說:“‘戒法’就是這些戒的內(nèi)容,比如說,‘在家五戒’就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條戒;‘八關(guān)齋戒’的話,除了這五條之外,再加上不化妝插花、不唱歌跳舞、不坐臥高廣大床這三條戒,總共八條;像比丘尼戒,就有三百四十八條。”
  李兄說:“聽來,就是所謂的教條嘛,‘戒法’和一般的倫理道德到底有什么不同?”
  我說:“我也有這個疑惑,有人說,五戒和儒家仁、義、禮、智、信的精神很相符,不殺生就是仁、不偷盜就是義、不邪淫就是禮、不妄語就是信、不飲酒就是智。還有人這么說,不殺生就是‘不侵犯’其它生命,不偷盜就是‘不侵犯’他人財產(chǎn),不邪淫就是‘不侵犯’他人身體,不妄語就是‘不侵犯’他人的名譽,不飲酒就是‘不侵犯’自己的靈智,以免傷害別人,所以,五戒的精神就是‘不侵犯’,這樣的精神很符合現(xiàn)代民主社會的倫理。”
  林兄說:“要了解佛教的‘戒律’,不能光看‘戒法’,還要兼顧‘戒體’、‘戒行’和‘戒相’。”
  李兄略露出不耐煩地說:“那你就快說嘛。”
  林兄說:“那我就介紹‘戒行’。‘戒行’就是‘戒法’的實踐,也就是透過‘身(行為)、口(語言)、意(意念)’來實踐‘戒法’。”
  林兄停了停之后,接著又說:“至于‘戒相’嘛,就是‘戒行’的展現(xiàn),最具體的就是各種儀軌。”
  我和李兄都是外行,所以都答不上腔,林兄就繼續(xù)說:“再來就是‘律宗’視為核心的‘戒體’,也是‘戒律’的根本精神。”
  我說:“我曾經(jīng)聽一位法師提到‘戒體’,他這么說,如果,我們犯戒,雖然心知肚明,但是卻不肯悔改,一錯再錯,那就是失了‘戒體’,喪失了‘善根’。”
  林兄說:“‘戒體’,實在不是很容易說明,如果講得通俗一點的話,就是當佛弟子‘受戒’時,由于對‘戒法’的充分了解,自心充分相信、接納,進而融會貫通,因而產(chǎn)生由衷、自發(fā)性地信守‘戒法’,這就是‘戒體’。”
  我和李兄聽得似懂非懂,都沒能答上腔,最后,林兄提出這么一問:“雖然,有人認為‘戒律’是一種拘束,但是,對修行者而言,‘持戒’,不但是‘修行’,還是一個非常安全的保護罩,這一點,企業(yè)的‘律法’做得到嗎?”
  我和李兄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nlp/3736.html

相關(guān)閱讀:啟動量子NLP工具通過有效的目標設(shè)定實現(xiàn)你的夢想
心靈成長的學(xué)習如何轉(zhuǎn)化為生產(chǎn)力
[原創(chuàng)]NLP,人生轉(zhuǎn)折點
NLP策略的目的
ABC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