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自《三國志》,有刪改?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渙聞唯德可以辱人/不聞以罵/使彼固君子邪/且不恥將軍之言/彼誠小人邪/將復將軍之意/則辱在此不在于彼/
B. 渙聞唯德可以辱人/不聞以罵/使彼固君子邪/且不恥/將軍之言/彼誠小人邪/將復將軍之意/則辱在此不在于彼/
C. 渙聞唯德/可以辱人/不聞以罵/使彼固君子邪/且不恥將軍之言/彼誠小人邪/將復將軍之意/則辱在此不在于彼/
D. 渙聞唯德/可以辱人/不聞以罵/使彼固君子邪/且不恥/將軍之言/彼誠小人邪/將復將軍之意/則辱在此不在于彼/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徵辟,是中國漢代擢用人才的一種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兩種方式,皇帝征召稱“徵”,官府征召稱“辟”。
B.茂才即秀才,東漢時為避光武帝劉秀之諱,改秀才為茂才,后世也有稱秀才為茂才的情況。
C.太祖是古代對開國之主或國家奠基者死后給予的謚號,文中的太祖指曹操。
D.國家強制農民或士兵耕種國有土地,征收一定數(shù)額田租叫屯田。農民耕種為民屯,士兵耕種為軍屯。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袁渙出身權貴之家,卻清靜守法,舉動以禮。做軍的功曹官,執(zhí)法嚴明,郡中奸吏都嚇得聞風喪膽,各自逃散。
B.袁渙感念劉備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處處維護劉備的形象,身在曹營心系故主。
C.袁渙溫和坦誠,重義輕利,不炫耀自己邀取功名,對曹操屢有勸諫,受到曹操的器重。
D.袁渙做官謹慎小心,考慮成熟了才去實行。他外表看著溫和柔弱,但是內心卻頗能決斷。因病去官,百姓依然念念不忘。
7.把下面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①夫兵者,兇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義,兼撫其民而除其害。(5分)
②夫民安土重遷,不可卒變,易以順行,難以逆動。(5分)
參考答案
4.A(“唯德可以辱人”是“聞”的賓語,不能斷開,排除C 、D兩項。“將軍之言”是 “不恥”的賓語,不能斷開,排除B項。故選A項。)
5.C(太祖是廟號)
6.B(“身在曹營心系故主”所言過重,與事實不符。)
7.①武器,是種兇器,萬不得已才使用。用高尚的品行來影響他人,用仁義的思想來感化他人,同時安撫那里的百姓,替他們掃除危害。(“兵”“征”各1分,大意3分)
②百姓安于入故土,不愿輕易遷徙,千萬不能突然讓他們離開故土,順著他們事情就容易辦到,違背他們就比較困難。(“安”“卒”各1分,大意3分)
【參考譯文】
袁渙,字曜卿,陳郡扶樂人。父親叫袁滂,擔任東漢司徒。當時諸公子的舉動大多超越法度,但袁渙清靜守法,一舉一動皆符合禮數(shù)?な厝蚊瑴o擔任功曹之職,郡中的奸吏都自行離職。后來被公府征召,在官吏考核中獲得較高的等級,升任侍御史。被授予譙縣縣令,未去上任。劉備任豫州牧,推薦袁渙為秀才。后來袁渙為避難移居于江淮之間,被袁術所任用。袁術每次向袁渙咨詢探問,袁渙總是正氣凜然地論述自己的主張,袁術辯駁不過,但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對他以禮相待。不久,呂布在阜陵攻打袁術,袁渙隨袁術一起迎戰(zhàn),于是又被呂布拘留。呂布當初和劉備和睦親近,后來有了矛盾。呂布想讓袁渙寫信去大罵羞辱劉備,袁渙認為不能這樣做,呂布再三強迫他,都不答應。呂布大怒,用刀劍來威脅袁渙說:“做這件事就能活,不做這件事就死。”袁渙臉色絲毫沒有改變,笑著對呂布說:“我聽說只有德行可以用來羞辱別人,沒聽說用污言穢語來羞辱別人的。假使他本來就是個君子,將不會以將軍你的話為恥辱,假如他實在是個小人,將用你的話回復你,那么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再說我先前侍奉劉將軍,就像今天侍奉你一樣,假如有一天我離開這里,再來痛罵將軍,行嗎?”呂布自感慚愧而作罷。呂布被殺,袁渙得以歸附太祖。袁渙曾對太祖說“武器,是種兇器,萬不得已才使用。用高尚的品行來影響他人,用仁義的思想來感化他人,同時安撫那里的百姓,替他們掃除危害。這樣,所以百姓才可以和他們同生死。”太祖很欣賞地采納了他的建議。當時剛剛招募百姓去開墾荒地,百姓都不愿意,紛紛逃離。袁渙對太祖說:“百姓安于入故土,不愿輕易遷徙,千萬不能突然讓他們離開故土,順著他們事情就容易辦到,違背他們就比較困難。應該順著他們的心意,愿意去墾荒的就讓他們去,不愿意去的不可勉強。”太祖采納了他的意見,百姓非常高興。(后來),袁渙升任梁相,他經(jīng)常告誡各縣:“務必要撫恤鰥夫、寡婦、高齡老人,表彰孝順的子孫和貞潔的婦女。常言說‘世道安定禮儀就周詳,世道動亂禮儀就簡略’,這個分寸全在于臨事斟酌,F(xiàn)今雖然仍不太平,難以推廣禮儀,然而這也在于我們怎么做了。”袁渙治理政事崇尚教育引導,本著寬恕的原則思考后再去實行,外表溫和而內心頗能決斷。后來因為生病離開官任,百姓想念他。當時有傳說劉備已死,群臣都拍手慶賀,袁渙因為自己曾經(jīng)被劉備舉薦為吏,獨自不表慶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1183299.html
相關閱讀:《新唐書?虞世南傳》“虞世南,越州余姚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清平樂 李清照》閱讀答案
歐陽修《戲答元珍》閱讀答案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閱讀
《菩薩蠻 李清照》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