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字子房,其先韓人也。良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五世相韓故。
良嘗學(xué)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至博浪沙中良與客狙擊秦皇帝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項伯嘗殺人,從良匿。后十年,陳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駒自立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從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將數(shù)千人略地下邳,遂屬焉。沛公拜良為廄將①。
沛公入秦,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shù),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不聽。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為天下除殘去賊,宜縞素②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愿沛公聽樊噲言!迸婀诉軍霸上。
項羽至鴻門,欲擊沛公,項伯夜馳至沛公軍,私見良,欲與俱去。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蹦司哒Z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良曰:“沛公誠欲背項王邪?”沛公曰:“鯫生說我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王也,故聽之!绷荚唬骸芭婀远饶軈s項王乎?”沛公默然,曰:“今為奈何?”良因要項伯見沛公。沛公與伯飲,為壽,結(jié)婚,令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項王,所以距關(guān)者,備它盜也。
漢六年,封功臣。高帝曰:“運籌策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绷嘉磭L有戰(zhàn)斗功,乃言于高帝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dāng)三萬戶!蹦朔饬紴榱艉,與蕭何等俱封。
良從上擊代,出奇計下馬邑,及立蕭相國,所與從容言天下事甚眾。良乃稱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qiáng)秦,天下震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于良足矣。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蹦藢W(xué)道,欲輕舉。高帝崩,呂后德良,乃強(qiáng)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之過隙,何自苦如此!”良不得已,強(qiáng)聽食。后六歲薨,謚曰文成侯。及良死,子不疑嗣侯。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亡匿下邳
B. 沛公乃還軍霸上
C. 沛公誠欲背項王邪
D. 鯫生說我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秦皇帝東游/至博浪沙中/良與客狙擊秦皇帝/誤中副車。
B. 秦皇帝/東游至博浪沙/中良與客狙擊/秦皇帝誤/中副車。
C. 秦皇帝東游至博浪沙中/良與客狙/擊秦皇帝/誤中副車。
D. 秦皇帝/東游至博浪沙/中良與客狙擊/秦皇帝誤中副車。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良重情重義。張良年少時,不曾在韓國做官,但韓被滅之后,家人慘遭不幸,他用盡家產(chǎn)尋求刺客刺殺秦王報仇。
B.張良敢于勸諫。劉邦因?qū)m室有數(shù)以千計的帷帳、狗馬、珍寶、婦女,他想留下住在秦國。樊噲勸諫,劉邦沒有聽他的,后聽取了張良的勸諫。
C.張良為官正直。漢高帝想要封他三萬戶人口的封地,張良因為自己沒有功勞推辭,被封為留候。
D.張良急流勇退。張良跟隨皇上攻打代時,勸諫皇上封蕭何為相,自己跟從赤松子出游,但后來遭到呂后的干涉。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dāng)三萬戶。
(2)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于良足矣答案: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4.C
5.A
6.C
7.(1)陛下采納臣的計策,幸而有時還能有成效,臣希望把留地封給我就足夠了,不敢接受三萬戶。(“幸”、“時”、“封”、 “當(dāng)”各1分,句意通順1分)
(2)現(xiàn)在(我)憑三寸舌頭(或口才)做皇上的軍師,封邑萬戶,位居列侯,這是平民(老百姓)最大的榮譽(yù),對我已經(jīng)足夠了。( “以”,“ 布衣” “極”各1分,句意通順2分)附譯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1210294.html
相關(guān)閱讀:《宋史?李光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虞集《赤城館》閱讀答案
劉因《秋蓮》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清史稿?郭?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陸九淵《送宜黃何尉序》閱讀練習(x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