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詩歌鑒賞題型及答題策略梳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詩歌鑒賞題型及答題策略梳理
(一)分析作用
1煉字題
常式問:這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變式問: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詩在第三字,七言詩在第五字煉字
答題步驟:a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b把該字放入原句,展開聯(lián)想描述景象c指出該字的作用(描摹了什么樣的情形?烘托了什么樣的意境(使畫面增添了什么新的特點(聲—靜動、色—層次感、態(tài)—動態(tài)美、神—神態(tài)情態(tài)、韻—韻味))?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情感?在結構上有無作用(與其他內(nèi)容有無聯(lián)系)?))
2一詞領全詩題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答題步驟:a該字對主旨的表現(xiàn),情感的表達有無作用?b該字在結構上有無作用(與其他內(nèi)容有無聯(lián)系)?
3分析句子
提問方式:某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
答題步驟:a這句詩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致?b營造了什么樣的氛圍?c表達了什么情感?d與全詩其他內(nèi)容有何關系?
例題:2006年遼寧卷《東坡》
4分析意象

(二)分析語言特色
常式問: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著眼于全篇語言風格)
變式問: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或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
答題步驟:a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b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c指出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三)分析技巧
常式問:這首詩歌采用了何種寫作手法?
變式問:這首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或:詩人是怎樣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
寫作手法(技巧)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類:
第一種:描寫景物的方法:
⒈從直接與間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側面描寫,虛寫(想象聯(lián)想)與實寫;
⒉運用修辭手法:比喻對比夸張比擬)(高考?迹┙璐p關反問設問、反問、互文;
3.運用表現(xiàn)手法來寫:襯托對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鋪陳,白描。
4.從景物的動靜角度來寫:動景靜景結合,或以動寫靜,以靜寫動;(高考常考)
5.從觀察的層次來寫:遠看與近觀結合,仰視平視與俯視結合;空間的上下結合,高低結合。
⒍從調(diào)動感覺的角度來寫:視覺(形和色),聽覺(聲),嗅覺(氣味),味覺,觸覺;或通感。
第二種:描寫人物的方法
⒈從直接與間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側面描寫,虛寫(想象聯(lián)想)與實寫;
2.運用具體描寫手段: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外貌描寫、心理描寫、細節(jié)描寫
⒊運用修辭手法來寫人:比喻對比夸張比擬借代雙關反問設問、反問、反語;
⒋運用表現(xiàn)手法來寫:襯托對比渲染烘托象征、鋪陳,白描。
第三種: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運用抒情與議論的表達方式來抒發(fā)情感
2、間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諷今(詠史抒懷),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迹
第四種:結構(構篇)方式
對比,前后照應,問與答,卒章顯志,總分,虛實結合,(高考?迹┻^渡,詳略,人稱,設置懸念,欲揚先抑、
答題步驟:a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b結合詩句來闡釋他的運用c指出其作用
(四)分析意境
常式問: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
變式問: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
這首詩歌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意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a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b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c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分析內(nèi)容
提問方式:該詩是如何表現(xiàn)某詞的?
思考角度:1意象與該詞的關系
2詞語與該詞的關系
3意境(氛圍)與該詞的關系
4技法與該詞的關系
(六)分析主旨
確定詩歌體裁,把握主要意象,細膩品析語言

(七)分析不同觀點
提問方式:有人這樣認為,有人那樣認為,你覺得呢?
答題步驟: a明確自己認同的觀點b根據(jù)觀點針對的內(nèi)容(字詞、句子、技法等)結合前面的策略答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1269613.html

相關閱讀:《趙普》“梁君①出獵”比較閱讀答案附翻譯
《舊唐書?顏杲卿傳》閱讀練習及答案
《宋史?吳獵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詠史懷古詩常見的主題類解
湯顯祖《秋發(fā)庾嶺》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