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謠
賀鑄
牛渚天門①險,限南北、七雄豪占。清霧斂,與閑人登覽。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輕吹新阿濫②。風(fēng)滿檻,歷歷數(shù)、西州更點。
【注】 ①牛渚天門:牛渚,牛渚磯,瀕臨長江;牛渚磯的西南方有兩山夾江聳立,人們謂之天門。牛渚、天門,是金陵的門戶。②新阿濫:笛子曲。《中朝故事》載驪山有鳥“阿濫堆”,唐明皇采其鳴聲,翻為笛曲。
(1)“清霧斂,與閑人登覽”兩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的下闋是如何表現(xiàn)天門景色的美麗的?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詞憑吊前朝興亡,給人什么啟示?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詩歌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如夸張、擬人、比喻、借代等,可以通過詩歌的語言分析出來。(3)詞的上闋,前三句寫牛渚天門是限制南北的天險,后兩句卻說如今這只是人們登臨的一個去處而已。下闋,前兩句描寫人們游覽牛渚天門,后兩句寫游人細聽從金陵傳過來的更點的聲音。由此可以看出,當(dāng)?shù)奶祀U也沒有保住這些國家。究其原因,在于只依靠天險是不能保證國家平安的。
答案:
(1)擬人。“與”,給予的意思,寫霧收斂,讓人去游覽,賦予霧以生命,形象地刻畫了云霧消散的景象。
(2)下闋主要用側(cè)面描寫的手法表現(xiàn)天門美麗的景色。“待”表明下文都是虛寫,通過寫游覽的人等待江月笛聲、遠處更聲,表明游覽者意猶未盡,表現(xiàn)出山水的魅力。
(3)昔日的牛渚天門是定都金陵的一些國家的依靠,他們夢想著依靠這個天險阻隔北方國家的進攻,但從這些朝代的滅亡中可以看出,一個國家僅僅依靠天險是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的。
【作品簡介】
《天門謠·牛渚天門險》由賀鑄創(chuàng)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首詞是別具一格的登臨懷古之作。宋哲宗紹圣三(公元1096)四月,賀鑄去江夏(今武漢)赴任,途經(jīng)當(dāng)涂,適逢當(dāng)時太平知州呂希哲捐官俸重修峨眉亭竣工,于是寫下了《蛾眉亭記》;徽宗崇寧四至大觀元(公元1105-公元1107),作者又曾任太平州通判,這首詞當(dāng)寫于這兩段時間之一。據(jù)宋王灼《碧雞漫志》,本篇詞牌應(yīng)為《朝天子》。《天門謠》是作者依據(jù)本篇內(nèi)容改題的新名。上片“牛渚”二句,寫采石礬地勢險峻,扼天下要沖。“清霧”二句,寫登覽之時,恰逢霧斂日晴,心神為之一爽。下片“待月上”二句,寫月夜江舊聞笛,宛如仙境。“風(fēng)滿檻”二句,寫東風(fēng)勁吹,西州更點歷歷可數(shù),仿佛許多來就是這親,給人一種雖世事變幻,但時空無限的滄桑感,吊古之韻味頓出。從此詞可品味得出以史為鑒,這正是本詞的含蓄處。全詞氣韻沉雄,在小令中誠不多見。更多宋詞賞析文章敬請關(guān)注習(xí)古堂國學(xué)網(wǎng)的《宋詞三百首》專欄。
【賞析】一
此詞為登覽感懷之作。上片“牛渚”二句乃詞人登臨采石山蛾眉亭所見,腳下牛渚磯突出江中,絕壁嵌空,對面相望者天門山,兩山夾江對峙,“牛渚天門”成為扼守金陵古都西方門口的天險關(guān)塞。“清霧斂”二句辭意頓折,昔日“七雄豪占”的天險要塞,而今成為“閑人登覽”,觀賞山川勝境之地。下片是登臨中所思。描寫夜晚的景致:月下江潮平闊,波光瀲滟,聽管笛清冷,順風(fēng)傳來金陵西州城的夜更鼓點,一派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這些,與當(dāng)戍守關(guān)塞時的金戈鐵馬,刁斗號角,大異其趣;彼時,誰能領(lǐng)略我此刻所見所聞之奇觀雅趣!自然,金陵之晨鐘暮鼓,似亦向人昭示著“七雄豪占”的歷史興亡的教訓(xùn),發(fā)人警醒。全詞筆勢雄健,視野宏闊,或?qū)懢霸⒁猓蚪杪晜髑�,頗有尺幅千里之勢。
【鑒賞】二
此為登臨懷古詞,是作者登采石峨眉亭時所作。
采石今屬安徽與鞍山,長沙南岸,瀕江有牛渚磯,絕壁嵌空,突出江中。其西南方有兩山夾江聳立,謂之天門,其上風(fēng)浮翠拂,狀如美人的兩道峨眉。神宗熙寧間,太平州知叫左牛渚磯上筑亭,以便觀覽天空奇景,遂名為“峨眉亭”。
上片起首三句道出了采石地理形勢的險要和歷史作用的巨大。滔滔大江,天限南北。偏安江左的小朝廷,每每建都金陵,憑恃長江天險,遏止北方強敵的南下。而當(dāng)涂地處金陵上游,牛渚、天門,正是金陵的西方門戶。詞言“七雄”,當(dāng)是連南唐也計算內(nèi)。“豪占”,猶言“雄踞”。“清霧斂,與閑人登覽。”謂霧氣消散,似乎有意讓人們登磯游覽。“與”,這里是“予”、“放”的意思,這個字下得很妙。將那本無生命的“霧”寫活了。
下片不落窠臼,江聲山色,無一語道及,偏說要等到月上潮平、笛吹風(fēng)起之時,細數(shù)古都金陵傳來的報時鐘鼓。“月上潮平波滟滟”,化用梁何遜《望新月示同羈》詩:“滟滟逐波輕。”“塞管輕吹新阿濫”之“塞管”即羌笛,笛為管樂,塞上多用之,故稱。“阿濫”,笛曲名。南唐尉遲。?《中朝故事》載驪山多飛禽,名“阿濫堆”唐明皇采其鳴聲,翻為笛曲,遠近傳播。唐顏師古《急就篇注》曰“阿濫堆”即?雀的俗名。“風(fēng)滿檻,歷歷數(shù)、西州更點”之“西州”,東晉、劉宋間楊州刺史治所,因金陵臺城之西,故名。“更點”,古代一夜分五更,每更又分五點,皆以鐘鼓報時。詞人登蛾眉亭,時上午霧散后,“待”字以下,純屬愿望、想象之辭。這里虛境實寫,江月笛風(fēng),垂手能掬,遐鐘遠鼓,傾耳可聞,再者,游人流連忘返,竟日覽勝而興猶未盡,還要繼之以夜,那好山好水的魅力,不著一手,盡得風(fēng)流。
全詞時而劍拔弩張,氣勢蒼莽,時而輕裘緩帶,情趣蕭閑,整首詞寫得大起大落,大氣磅礴,讀之令人蕩氣回腸。詞中憑吊前朝興亡,給人的感悟和啟示十分深刻:天險救不了云朝覆滅的命運,昔日“七雄豪占”的軍事重地,今卻成為“閑人登覽”的旅游勝地,人們不難從中得出江山守成德不險的深刻歷史教訓(xùn)。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474873.html
相關(guān)閱讀:李白《客中行》閱讀答案及賞析-詩詞閱讀
南鄉(xiāng)子?送述古-蘇軾-閱讀答案鑒賞賞析欣賞試題
王建《宮詞》 (其八十三)閱讀答案
菩薩蠻?宿水口-洪王茶-閱讀答案鑒賞賞析欣賞試題
最愛東山晴后雪 閱讀答案附賞析翻譯
闁绘鐗婂ḿ鍫熺珶閻楀牊顫栭柨娑欑濠€浼村棘閸パ冩暥閻庣懓婀遍弫杈ㄧ閹烘洑绮撶紓鍐╁灩閺併倝骞嬮悿顖氭闁告瑦鍨肩涵鈧柣姘煎櫙缁辨繄鎷犻妷锔界€悷娆忓€婚崑锝嗙閸涱剙鏁╅悶娑栧妺缂嶆棃鎳撻崨顔芥嫳濞存粍浜介埀顒€鍊瑰﹢鎵博濞嗗海鐭岄柟缁樺姃缁跺灚绌遍埄鍐х礀閻庢稒锚閸嬪秶绮氬ú顏咃紵闁哄牆绉存慨鐔兼晬鐏炶偐鐟濋柟鏋劜濠€渚€骞嶉埀顒勫嫉婢跺缍€闁挎稑濂旂粭澶愬箥閹稿骸顎撻柣鈺兦归崣褍鈻旈弴鐐典紣閻犳劧绲奸幑銏ゅΥ閸屾凹娲ら柛娆愬灩楠炲洭寮甸鍌滃讲闁哄牆顦扮粔鍦偓姘湰婵¤京鎮婵嬫殔闁哄鎷�/閺夆晜绻冪涵鑸垫交濠靛⿴娼愰柣銊ュ閸炲鈧湱娅㈢槐婵堟嫚瀹勬澘绲洪梺顐$窔閸嬫牗绂掗幆鏉挎 bjb@jiyifa.com 濞戞挾鍋撴慨銈夋晬鐏炶偐顏辩紓浣哥箲閻擄紕鈧湱鍎戠槐婵嬪嫉椤掑倻褰查悘蹇撴閻濇盯宕氱拠鎻掔仼闂傚嫨鍊戦埀顒婃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