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蘇軾《定風波?雨洗娟娟嫩葉光》閱讀答案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定風波
蘇 軾
元豐五年七月六日①,王文甫家飲釀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詞。
雨洗娟娟嫩葉光,風吹鈿細綠筠香。秀色亂侵書帙晚,簾卷,清陰微過酒尊涼。
入畫竹身肥擁腫,何用?先生落筆勝蕭郎②。記得小軒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東墻。

【注】①當時蘇軾謫居黃州。②蕭郎,指唐代畫家蕭悅,善畫竹,自居易曾稱贊他畫的竹“莖瘦節(jié)節(jié)竦”,“枝活葉葉動”。
1.“秀色亂侵書帙晚”化用杜甫的“色侵書帙晚”,請簡要賞析增加的兩個字。(4分)
2.這篇“墨竹詞”透出了作者怎樣的竹畫藝術追求和人生態(tài)度?(4分)
參考答案
1. “秀”字點出了雨洗之后竹子的色澤,照應了第一句;“亂”字寫出了竹在風中枝葉參差、搖曳不定的特點,照應了第二句。這兩個字使畫中的竹子更加生動逼真。
[解析] 賞析用詞妙處宜從詞語本意入手,結合詞性,看語境中產生的表意作用。“秀”為形容詞性,看它修飾了誰,起到什么效果;“亂”用作動詞,看誰“亂”,賓語是什么,寫出了什么意味。

2. 在竹畫藝術上,作者追求清瘦靈魂,追求神韻;在人生態(tài)度上,作者處于人生低谷卻仍能夠曠達超脫、狂放自適。
[解析] 此題考查了對詩歌觀點態(tài)度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思考前一問應把握下闋開頭句和注釋二,回答人生態(tài)度應結合注釋一,并思考作者寫竹的創(chuàng)作意圖。

[賞析]
這是一首集句詞。詞的上闋集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涓涓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詞的下闋集兩位詩人詩句,一是白居易《畫竹歌并引》:“蕭郎下筆獨逼真,丹青以來唯一人。人畫竹身肥擁腫,蕭畫莖瘦節(jié)節(jié)竦。”“嬋娟不失筠粉態(tài),蕭颯盡得風煙情。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二是當朝曹希蘊詩。蘇東坡在《書曹希蘊詩》說:“近世有婦人曹希蘊者,頗能詩,雖格韻不高,然時有巧語。嘗作《墨竹》詩云:記得小軒岑寂夜,月移疏影上東墻。此語甚工。”詩歌上闋寫景,描寫了雨后竹葉潤澤,風吹竹葉傳來陣陣清香的情形。“秀色亂侵書帙晚,簾卷,清陰微過酒尊涼”句中“秀”字進一步照應上文暗寫了竹子在雨水的滋潤下的光澤;而“亂”字則照應了上文中的“風”的存在,寫出了風過竹葉、竹枝帶來的動態(tài)美,使畫面生動可感。下闋中竹之孤影給人以清癯感,很好地表達了作者在人生低谷時雖孤寂卻超脫的性情。

詞的上闋集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涓涓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詞的下闋集兩位詩人的詩句,一是白居易《畫竹歌并引》:“蕭郎下筆獨逼真,丹青以來唯一人。人畫竹身肥擁腫,蕭畫莖瘦節(jié)節(jié)竦。”“嬋娟不失筠粉態(tài),蕭颯盡得風煙情。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二是當朝曹希蘊詩。蘇東坡在《書曹希蘊詩》說:“近世有婦人曹希蘊者,頗能詩,雖格韻不高,然時有巧語。嘗作《墨竹》詩云:記得小軒岑寂夜,月移疏影上東墻。此語甚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616505.html

相關閱讀:《新唐書?獨孤及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王?樓船下益州)》閱讀練習及答案
晁補之《漢宮春?梅》閱讀及答案
虞集《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諸子侄》閱讀練習及答案
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閱讀練習及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bjb@jiyifa.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