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陳克《謁金門?愁脈脈》閱讀答案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謁金門
【宋】陳克。
愁脈脈,目斷江南江北。煙樹重重芳信隔,小樓山幾尺。細草孤云斜日,一向⑦弄晴天色。簾外落花飛不得,東風無氣力。
[注]①陳克(1081年一?),l臨海(今屬浙江)人。紹興七年(1137年),呂祉節(jié)制淮西抗金軍馬,薦為幕府參謀,他欣然響應。
②一向:此處作“霎時”講,“向”通“晌”。
(1)請簡要分析“小樓山幾尺”一句的妙處。(3分)
(2)清人王昶云:“南宋詞多黍離麥秀之悲,北宋詞多北風雨雪之感;”其中“黍離麥秀”乃哀傷亡國之辭,“北風雨雪”多用于寫行人不歸。陳克此詞表達的是哪一種感情?請結合詞句談談你的理解。(4分)
【參考答案】
(1)①夸張手法,以山之小突出重重煙樹隔斷了芳信;(2分)②以景寫情,渲染凄迷無助的情緒。(1分)
(2)表面看寫的是閨中思婦的傷感;實際上寄托著深深的家國之恨。(2分)
理解:“目斷江南江北”寄寓著山河破碎,“東風無氣力”寓有無力恢復失地之痛。(若認為只是閨情亦可。)(2分)

賞析:
這首詞是登高懷人之作。詞中句句有韻,而且韻腳金用入聲字,讀來有一句一哽咽之感。
起頭“愁脈脈”三個字直抒胸臆,寫自己心中積郁著脈脈的愁緒。其下全為景物描寫,但因有“愁脈脈”三字貫頭,故此下所有的景語亦為情語。“目斷江南江北”緊接“愁脈脈”而起,寫自己登高望遠,但無法望盡江南江北,胸中的愁緒反而越來越濃了。
“煙樹重重芳信隔,小樓山幾尺”寫“目斷”的原因。這里,詞人不寫山崢高大,偏用“山幾尺”的夸張手法來寫山之小,強調(diào)的是重重“煙樹”隔斷了“芳信”。從而人立“小樓”之上的凄迷無助情緒被渲染得淋漓盡致。
下片首句“細草弧云斜日”,一句三折,兩字一意,用最經(jīng)濟的語言描繪出一片凄楚迷離的景象。“細草”綿綿無際更添遼遠凄迷之感。寫“云”曰“孤”,見出離人的影子,“孤云”實際是離人心酸處境的象征意象。“斜日”狀寫太陽即將落山,這一時刻往往是鳥獸歸巢而離人傷懷的時候。“一向弄晴天色”,上一句凄迷的背景上,即使天氣片刻轉晴,也不能使人脫離憂郁。“落花”本是傷情物,更何況是陰雨浮浮,東風無力,落花連飛舞一下也是不可能的,其中傳達的悲傷之情當較平時更甚了。
這首詞格韻清高,輕淡綿密,含蓄幽邃。同時由于受作者身世的影響,這首詞登高懷人之外似另有寄托,如“目斷江南江北”似寓托山河破碎而“東風無氣力”又似乎寓有無力恢復失地之意。總之,這首詞凄迷的閨情背后寄托著深深的家國之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627212.html

相關閱讀:孟浩然《萬山潭作》閱讀答案及賞析
姚燧《【中呂】滿庭芳》閱讀及答案
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閱讀練習及答案
王安石《江上》董穎《江上》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晁補之《漢宮春?梅》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