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詩歌手法賞析之白描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白描
一、什么叫“白描”
白描也是詩歌表現(xiàn)手法之一,主要用樸素簡煉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詞藻修飾與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對象的特征,如實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態(tài)面貌。
二、“白描”在古詩中的運用:
1、刻畫人物,不繪背景,只突出主體。
如白居易的《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在這首小型敘事詩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賣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這十四個字的肖像描寫,不僅準(zhǔn)確地表現(xiàn)了賣炭翁的職業(yè)和年齡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勞作和痛苦生活。長期受煙火熏烤使皮膚變色,終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兩鬢蒼蒼”又表現(xiàn)出賣炭翁的凄楚和衰老。這樣拚死拚活的苦干,只不過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掙點錢勉強度日。“可憐身上衣正單”,“夜來城外一尺雪”。作者又以對照的寫法來表現(xiàn)賣炭翁的困苦生活。“心憂炭賤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層的心理刻畫。一般人在衣單不能御寒時,總想天氣暖和,可是賣炭翁卻在“衣正單”時“愿天寒”,一怕天氣暖,炭賣不掉,衣食無所出,二想天氣寒冷,賣個好價錢。這兩句詩深刻地表現(xiàn)了他對“賣炭得錢”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慘的生活境遇。
用白描手法刻畫人物,三言兩語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使讀者如見其人。
2、敘寫事件,不求細(xì)致,只求簡明。
如聶夷中的《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屬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這首詩表現(xiàn)田家的悲苦命運,沒有大肆鋪張,用語簡煉,詩人冷靜地敘述田家的生活與遭際:父親在原田上耕種,兒子在山邊開墾荒地,他們不惜流血流汗,想盡辦法擴大耕種,增加收獲,以維持生計,圖個日子過得好一點。然而,在青黃不接的六月,田地里的莊稼還沒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繕糧倉,張開血盆大口,只等著禾苗成熟,便如數(shù)搜刮進自己的倉里。全詩沒有半句議論與抒情,卻深刻地提示了農(nóng)民深受苦難的根源。
用白描手法用于敘事,使人感到線條明晰,言簡意真。
3、描寫景物,不尚華麗,務(wù)求樸實。
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
詩人連用九個名詞,分別描繪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九個意象,成一幅蒼涼寂寥的秋景圖,表現(xiàn)出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盡管作者不著一個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這樣蕭瑟蒼涼的暮景中盡露無遺。
用白描手法寫景,可讓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體會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最后想補說一句,白描,有別于細(xì)描。細(xì)描是對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細(xì)致入微的刻畫。這種描寫,文字絢麗,色彩斑斕,有如鏤金錯彩,絢麗華美。常運用對比、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白描則是強調(diào)簡單質(zhì)樸,不重詞藻修飾與渲染烘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635577.html

相關(guān)閱讀:《三國志?王修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李清照《浣溪沙(繡面芙蓉一笑開)》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歐陽修《臨江仙(記得金鑾同唱第》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袁枚《馬嵬》閱讀練習(x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