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唐朝陳佑《平權衡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辭賦精選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唐朝陳佑《平權衡賦》 來源:天山客 陳佑

  佑,貞元九年進士。九淄青節(jié)度副大使李師道寮屬,師道叛,佑抗節(jié)懺賊被囚。

    ◇ 平權衡賦(以「晝夜平分,鈞銖取則」為韻)

  俾民不迷,茲器惟則。行之而萬象正,動之而天下直。一人不宰,命任權者必公;百辟以孚,在持衡者守德。此蓋國之恒準,教以順行。雖因時以考正,乃假人而后成。權之垂,知俯下而斯重;衡之正,乃得一以至貞。忠以自勝,直哉惟清。物無偏以表德,器守公而作程。動必推移,佐?璣而克正。靜無偃仰,若泰階之既平。懿夫衡之誠懸,德乃是茂。秉中正以不忒,在毫厘而何謬。眾星分列,若歷歷以拱辰;一權下臨,正亭亭而當晝。斯斟酌之所以,俾名實以相副者也。爾其觀象取則,其數(shù)可陳。積而成重,銖以和鈞。稱物平施,則其道無極;從時利用,乃有命惟新。既審度而攸準,夫何患乎不均。安則無傾,正以順化。四時行令,必因其陰陽;一德奉天,諒貞夫日夜。是知分寸相生成乎象,盈虛有準觀夫文。因黃鐘以起數(shù),應元鳥之司分。爾乃七政允修,五常斯睹。為時德也,誠金義而木仁;為器法焉,乃左旋而右矩。既輕重之必審,雖微細而待取。平之為美,曲逆終作漢臣;中以見稱,伊尹是為殷輔。茲乃衡之為道也可大,權之為義也斯孚。繩從則正,德不可誣。動不欺于累黍,用有識于分銖。若夫求平之至者,執(zhí)中之謂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cifu/532598.html

相關閱讀:辭賦精選之冷泉亭記原文與翻譯
酒箴
晉?潘岳《狹室賦》
晉?潘岳《藉田賦》
唐朝闕名《管中窺天賦》《天賦》《二黃人守日賦》《黃人捧日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