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謁老君廟》(作者-李白)唐詩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品介紹】

  《謁老君廟》的作者是李白,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80卷。此詩通過對老君廟環(huán)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道家創(chuàng)始人老子的無限崇敬之情。


【原文】


  謁老君廟


  作者:唐·李白


先君懷圣德,靈廟肅神心⑴。
草合人蹤斷,塵濃鳥跡深。
流沙丹灶滅⑵,關路紫煙沉⑶。
獨傷千載后,空余松柏林。


【注釋】

⑴《宋書》:“靈廟荒殘,遺象陳昧。”
⑵《列仙傳》:關令尹喜與老子俱游流沙,化胡,服巨勝實,莫知其所終。
⑶《太平御覽》:《關令內傳》曰:真人尹喜,周大夫也,為關令。少好學,善天文秘緯。登樓四望,見東極有紫氣四邁,喜曰:“應有異人過此。”乃齋戒掃道以俟之。及老子度關,喜先戒關吏曰:“若有翁乘青牛薄板車者,勿聽過,止以白之。”果至,吏曰:“愿少止。”喜帶印綬,設師事之道,老子重辭之。喜曰:“愿為我著書,說大道之意,得奉而行焉。”于是著《道德經》上下二卷。


【作品譯文】

老祖宗李耳心懷慈悲,憐憫百姓,留下一部《道德經》。如今,當我步入他的寺廟時,不禁心神肅靜。
這廟已經很久沒有人來過了,荒草茂盛幾乎把路掩蓋,臺階上落下的灰塵很厚,所以,鳥爪子的印跡深深。
老子出函谷關就到流沙國去了,所以,丹爐的香火無人傳承,出關的道路上紫煙迷茫,哪里還有他的行蹤?
你走后一千年,我獨自面對著這清冷的寺廟,蕭瑟的松柏林,怎么不叫人心痛萬分?


【賞析】

  此詩寫作時間不好判斷。按道理,在唐朝開元和天寶(均為唐玄宗年號)時期都很崇尚道教,而李白拜謁的應該不是一般地方的老子廟,面對如此冷落的道觀則可能是安史之亂以后的事情,也許就在李白流放回到安徽的時候。

  “草合人蹤斷,塵濃鳥跡深”兩句好手筆,觀察力和描寫能力均顯示出高超的水平。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于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xiāng)),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安徽當涂,享年61歲。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的李白的詩全集欄目。(http://)

  李白的詩歌創(chuàng)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xiàn)為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致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傲視獨立的人格、易于觸動而又易爆發(fā)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他往往噴發(fā)式的,一旦感情興發(fā),就毫無節(jié)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繁體對照】

《全唐?》卷180_12【?老君?】李白

先君??德,???神心。

草合人??,????深。

流沙丹??,?路紫?沈。

??千?後,空?松柏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gushi/1250284.html

相關閱讀:長信秋詞五首
《夏口送徐郎中歸朝》劉長卿唐詩賞析
《野次聽元昌奏橫吹》(作者-韋應物)唐詩賞析
黃鶴樓聞笛
《司空主簿琴席》(作者-韋應物)唐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