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勵志教育:孩子都需要正能量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有些時候,孩子做了錯誤的或者不好的事情,家長希望他們改正,經(jīng)常會責罵或者消極的批評,希望孩子改過,但是結(jié)果反而是孩子會有情緒,類似的錯誤之后更是屢屢發(fā)生。家長為此苦惱不已。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yīng)該給孩子傳遞“正能量”.

  五歲小Jack有一天從媽媽的洗衣籃里面拿出一條很大的沒有洗的臟浴巾,裹在身上玩兒。Jack爸爸自然很生氣,于是把他身上的臟毛巾一把奪了下來,然后批評了Jack不應(yīng)該亂動洗衣籃。結(jié)果Jack非常委屈,淚眼汪汪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撅著小嘴還挺生氣。最可氣的是,之后,Jack還是會拿洗衣籃里的臟衣服、臟毛巾玩,讓爸爸媽媽很郁悶。

  但是同樣的問題,如果家長能使用更為積極的方法,告訴孩子這件事情應(yīng)該怎樣做是好的。結(jié)果就會不同了。事實上孩子,都是喜歡聽好話,不喜歡惡言的。

  在這里,Jack爸爸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奪下孩子手中的臟東西,然后批評他,有些家長甚至可能打孩子。這樣,孩子即使能夠改過,恐怕也會對父母有怨恨情緒。許多孩子因為父母常常責罵他們,慢慢地就會產(chǎn)生一種感覺,反正做什么都是受責罵,那隨便做什么樣都可以了,就是所謂的“皮”了。這個時候,父母的責罵可能會使得孩子非但不會改正錯誤的行為,還會養(yǎng)成頑劣的惡習,很難糾正了。

  很多家長,理所應(yīng)當?shù)恼J為,我們知道錯的,孩子也知道,我們知道對的,孩子自然知道。其實,他們是真的不知道!五歲的Jack就是想找一塊大大的毛巾裹在身上玩兒,他并沒有意識到從洗衣籃里拿的毛巾是媽媽收集在一起要洗的,媽媽洗衣籃里的東西不能動,也不知道臟東西不能往身上裹。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們通常在行為上要求孩子跟大人一樣,是不現(xiàn)實的。如:過馬路不能亂穿,在教室里就該安靜聽講,電和火是不能玩兒的,這些從成人的角度看是常識,但對還沒有接觸過相同情境的孩子來說都是新鮮的。第一次的難免會好奇。有的時候,你越不讓做的事情,由于孩子好奇心的驅(qū)使,他們反倒一定要試一試了。

  聰明的爸爸通常會這樣做,他會先說“Jack,這個毛巾是臟的,有味道,我想你一定喜歡干凈的,香香的毛巾對嗎?那你把這一塊放回到洗衣籃里,然后去問媽媽要一條干凈的來玩,好嗎?”使用積極的暗示激勵孩子不做錯誤的事情,然后自主去做正確的事情,使得孩子處于主動地位,就會讓孩子很樂意去做。這種強化多施加幾次,孩子就會完完全全記住,并且很開心,久而久之,良好的習慣和行為模式得以養(yǎng)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gushi/475694.html

相關(guān)閱讀:詩詞歌賦《徒步歸行》注解譯文
《他鄉(xiāng)七夕》孟浩然賞析
長城居庸關(guān)聯(lián)
古怨別
西江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