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相逢行·朝騎五花馬》的作者是李白,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65卷第3首。這首詩描寫一位美貌女子偶然與一位富貴男子相逢后,對其情意綿綿,愿與他結(jié)為伉儷,恐怕時光流逝,老去傷悲。這首詩屬于艷情詩。但從后十句看,不排除詩人有年近遲暮,仕途落魄的隱情。
【原文】
相逢行
作者:唐·李白
朝騎五花馬1,謁帝出銀臺2。
秀色誰家子,云車珠箔開3。
金鞭遙指點(diǎn),玉勒近遲回4。
夾轂相借問5,疑從天上來。
蹙入綺青門6,當(dāng)歌共銜杯。
銜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見。
相見不得親,不如不相見。
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
胡為守空閨,孤眠愁錦衾。
錦衾與羅幃,纏綿會有時。
春風(fēng)正澹蕩7,暮雨來何遲。
愿因三青鳥8,更報(bào)長相思。
光景不待人,須臾發(fā)成絲。
當(dāng)年失所樂,老去徒傷悲。
持此謝密意,無令曠佳期9。
【注釋】
1、五花馬:毛色有五種花紋的馬。見《將進(jìn)酒》注。
2、銀臺:宮門名。唐時翰林院、學(xué)士院均在右銀臺門內(nèi)。
3、云車、珠箔:繪有云彩的車,車門上掛有璣珠作成的簾子。
4、玉勒句:謂男子騎馬,接近云車,流連徘徊。玉勒,玉裝飾的馬絡(luò)頭。這里代指男子所騎的馬。遲回,徘徊。
5、夾轂句:走近對方而問話。夾轂,即近車。夾,接近。借問,向人詢問。借,語助詞。
6、蹙入句:蹙(cù)入,急入。綺青門,長安城東出第三門,又名青城門。
7、澹蕩:蕩漾。
8、三青鳥:使者的代稱。《三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沃之野有三青鳥,赤首黑目,一名曰大?,一名曰少?,一名曰青鳥。注:皆西王母所使。
9、曠:荒廢,耽誤。佳期:美好的時光。
【翻譯】
凌晨騎上五花馬,馳出銀臺翰林院去拜謁皇帝。
路遇云車珠箔風(fēng)吹開,里面坐著的是誰家金閨秀色?
翰林金鞭遙遙指點(diǎn)云車,云車的玉勒馬絡(luò)遲疑轉(zhuǎn)回。
近到車傍詢問,難道你是從天上來的仙女?
她局促不安與之共入長安青綺門邊的酒樓,當(dāng)歌共銜酒杯。
歌扇斜遮酒杯,仿佛云中明月,隱隱約約。
相見不得相親,就不如不相見,所以親近一下。
如果相見情已深,那用語言來表達(dá),一見知心。
何必獨(dú)守空閨,忍耐那孤眠錦衾愁寂?
錦衾羅幃之中,纏綿的機(jī)會會有的。
春風(fēng)正澹澹蕩蕩,暮雨怎么遲到了?
但愿王母的三只青鳥,報(bào)知我的長相思。
光景不待人,轉(zhuǎn)眼烏發(fā)成白絲。
不及時行樂,老去就徒自傷悲。
青鳥,持此道密意給她,讓她別耽誤了云雨佳期。
【賞析】
此詩寫一位美貌女子偶然與一位富貴男子相逢后,對其情意綿綿,愿與他結(jié)為伉儷,恐怕時光流逝,老去傷悲。
詩分兩段。“云中見”以上為第一段,寫男女相逢。首二句寫富貴男子謁帝下朝,騎馬出宮門。從敘事中表現(xiàn)出此男子的高貴身份。“秀色”二句寫美貌女子乘華麗車子,掀開珠簾向外張望。“金鞭”四句寫富貴男子指鞭勒馬,接近美貌女子,尋機(jī)問話。通過簡單交談,美貌女子之美,使富貴男子傾倒,懷疑自己遇上了天仙。“蹙入”四句寫二人共出城門,來至酒家,飲酒歌唱,美貌女子在歌扇的映襯下,像云中露出的明月那樣美麗。“相見”以下為第二段,寫女子思念男子的思想情感。“相見”四句寫女子愿與男子相親,情深,知心。“胡為”四句寫女子由空閨愁孤眠,勾起與男子同帷同衾,繾綣纏綿的強(qiáng)烈欲望。“春風(fēng)正澹蕩”,謂女子思春正濃;“暮雨來何遲”,怨男子對自己感情的回應(yīng)太遲。“愿因”二句寫女子相思之極,愿遣使報(bào)相思。“相思”是全詩之眼。“光景”以下六句是相思的理由—不及時結(jié)合,會很快老去。
前段敘事。后段為女主人公內(nèi)心獨(dú)白,情真意切,愛火直燃,毫無遮掩。這首詩屬于艷情詩。但從后十句看,不排除詩人有年近遲暮,仕途落魄的隱情。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于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xiāng)),祖籍隴西郡成紀(jì)縣(今甘肅平?jīng)鍪徐o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jìn)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安徽當(dāng)涂,享年61歲。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李白的詩全集欄目。(http://)
李白的詩歌創(chuàng)作帶有強(qiáng)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xiàn)為側(cè)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xì)致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zhì)、傲視獨(dú)立的人格、易于觸動而又易爆發(fā)的強(qiáng)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diǎn)。他往往噴發(fā)式的,一旦感情興發(fā),就毫無節(jié)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繁體對照】
卷165_5【相逢行】
朝?五花?,謁帝出?臺。
秀色?家子,??珠箔?。
金鞭?指?,玉勒近?回。
?轂相借?,疑?天上?。
蹙入青綺?,?歌共?杯。
?杯映歌扇,似月?中?。
相?不得?,不如不相?。
相?情已深,未?可知心。
胡?守空?,孤眠愁?衾。
?衾??幃,???有?。
春?正澹?,暮雨?何?。
?因三青?,更??相思。
光景不待人,?臾?成?。
?年失行?,老去徒?悲。
持此道密意,毋令?佳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gushi/903844.html
相關(guān)閱讀:讀書
《登新平樓》(作者-李白)唐詩賞析
【詠柳 原文】翻譯 賞析
古代抒情詩
關(guān)于八月十五的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