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歐陽修《生查子·元夕》),“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元夜即元宵節(jié)。無論是元夜時的人約黃昏后還是尋找在燈火闌珊處的那人,歐陽修和辛棄疾們在元宵節(jié)的浪漫情懷在今天得到了最好的體現(xiàn)。
據(jù)說,元宵節(jié)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jié)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jié)日。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漢武帝時,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
元宵節(jié)的節(jié)期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至清代,節(jié)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而情人節(jié)又叫圣瓦倫丁節(jié)或圣華倫泰節(jié)。傳說是這樣的:公元3世紀,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相互愛慕。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浇掏綖榱思o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圣瓦倫節(jié)”,后人又改成“情人節(jié)”。
在我的QQ個人說明里,有一個保存了14年的經典名句:“明天是瓦倫丁的節(jié)日,看我啊,第一個到你的窗前,做你的意中人。”這是莎士比亞的不朽名劇《哈姆萊特》中,女主角歐菲?利亞愛上了年輕英俊的哈姆萊特,想第一個出現(xiàn)在心上人的 窗前,她表述了自己的心跡。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關于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jié)日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
對于狂歡過情人節(jié)的情侶們來說可能不知道,這一天有著不少的禁忌:情人節(jié)早晨起床你就要看下窗外。如果你所看到的第一個人是在獨行,那么你當年就會獨身;如果你看到兩個或更多的人同行,那么你當年肯定會覓得情人;如果你看到一只公雞和一只母雞的話,那你就會在“圣誕節(jié)”以前結婚。
據(jù)說,情人節(jié)早晨遇到的第一個人很重要。未婚正在尋覓,可能會與2月14日所見到的第一個人結婚。未婚女子相信如果把鞋擺成T字型放在床下,而且開著窗的話,就一定會夢見自己的心上人或者發(fā)現(xiàn)他站在床前。意大利的情侶們相信,在情人節(jié)的那一天在朱麗葉愛墻上互相發(fā)送表達愛意的小紙條,會得到愛神的青睞和眷顧。
資料顯示,從古羅馬至維多利亞時代,人們用兩株半開的花來預測婚后狀況。未婚男女栽種兩株半開的花,花名的第一個字母要與各自名字的第一個字母相同。如果兩花交相開放,則預示著夫妻終身美滿;如果兩花相背而開,則預示著夫妻將會分道揚鑣;如果鮮花怒放,則表示未來的家庭人丁興旺;若出現(xiàn)一朵花凋謝或死亡的情況,則意味著夫妻中有一方會先于另一方而早逝。
而對于心有所屬羞于啟齒的癡情男女來說,情人節(jié)是傾心吐露心底秘密的好時候。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在自己摯愛的姑娘達芙妮變成月桂樹后,便用月桂樹的枝葉編成桂冠,戴在自己頭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shiren/1134778.html
相關閱讀:邊塞詩人:王之渙
李德裕
姚合簡介_姚合的資料介紹
房千里
宋?簡介_宋?的資料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