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暗香?舊時月色_姜夔_翻譯注釋_賞析講解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宋詞精選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品簡介】

  《暗香·舊時月色》由姜夔創(chuàng)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首詞是姜夔客居范成大宅邸時的詠梅之作。上闋先追憶往昔在杭州西湖月夜賞梅的情景,和今日賞梅景況相對照,情懷凄清寂寞。下闋先寫今日賞梅的遙遠(yuǎn)思念,再與離愁別緒,最后回到眼前,寫梅的凋殘,表現(xiàn)出無限悵恨。該詞將詠梅與憶念“玉人”相交相織,時空跳躍幅度較大,穿插典故,詠物寄情,形神兼?zhèn),情趣高潔。更多宋詞賞析文章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宋詞三百首》專欄。

【原文】

  《暗香·舊時月色》

  作者:姜夔

  (辛亥之冬,余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xí)之,音節(jié)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fēng)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注釋】

① 辛亥:光宗紹熙二年。(1191)。

② 載雪:冒雪乘船。

③ 詣:到。

④ 石湖:在蘇州西南,與太湖通。南宋詩人范成大晚年居住在蘇州西南的石湖,自號石湖居士。

⑤ 止即月:指剛住滿一個月。

⑥ 授簡索:給紙索取詩調(diào)。簡:紙。

⑦ 征新聲:征求新的詞調(diào)。

⑧ 把玩:指反復(fù)欣賞。

⑨ 二妓:樂工和歌妓。

⑩ 隸習(xí):學(xué)習(xí)。

11 《暗香》《疏影》:語出北宋詩人林逋《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12 喚起玉人:寫過去和美人冒著清寒、攀折梅花的韻事。賀鑄《浣溪紗》詞:“美人和月摘梅花。”

13 何遜:南朝梁詩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蕭偉的記室。任揚(yáng)州法曹時,廨舍有梅花。以何遜自比,說自己逐漸衰老,游賞的興趣減退,對于向所喜愛的梅花都忘掉為它而歌詠了。

14 但怪得:驚異。

15 翠尊:翠綠酒杯,這里指酒。面對綠酒紅梅,不能忘情于玉人。翠尊:翠綠色的酒杯,這里指酒。紅萼:紅色的花,這里指紅梅。紅萼:指梅花。

16 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懷。

17 竹外疏花:竹林外面幾枝稀疏的梅花。

18 “香冷”:寒梅的香氣透進(jìn)詩人的屋子里,幭合拿婪Q。

19 江國:江鄉(xiāng)。

20 寄與路遙:表示音訊隔絕。這里暗用陸凱寄給范曄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21 千樹:寫寒冬時千樹紅梅映在西湖碧水之中的美麗景色。宋時杭州西湖上的孤山梅樹成林,所以有“千樹”之說。

【譯文】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創(chuàng)作新曲,于是我創(chuàng)作了這兩首詞曲。石湖居士吟賞不已,教樂工歌妓練習(xí)演唱,音調(diào)節(jié)律悅耳婉轉(zhuǎn)。于是將其命名為《暗香》、《疏影》。昔日皎潔的月色,曾經(jīng)多少次映照著我,對著梅花吹得玉笛聲韻諧和。笛聲喚起了美麗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顧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遜已漸漸衰老,往日春風(fēng)般絢麗的辭采和文筆,全都已經(jīng)忘記。但是令我驚異,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謁將清冷的幽香散入華麗的宴席。江南水鄉(xiāng),正是一片靜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嘆路途遙遙,夜晚一聲積雪又遮斷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灑下傷心的淚滴,面對著紅梅默默無語。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記憶。總記得曾經(jīng)攜手游賞之地,千株梅林壓滿了綻放的紅梅,西湖上泛著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壓滿了綻放的紅梅,西湖上泛著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壓滿了飄離,被風(fēng)吹得凋落無余,何時才能重見梅花的幽麗?

【賞析】
  
  本篇為作者詠梅名作之一。本篇在詠梅同時抒發(fā)了懷念故人的情懷。此詞作是作者載雪訪范成大于石湖時寫的,同時還寫了《疏影》。張炎在《詞源》中所說:"詩之賦梅,唯和靖(林逋)一聯(lián)(指"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而已,世非無詩,無能與之齊驅(qū)耳。詞之賦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張炎對林逋的《山園小梅》和姜夔《暗香》、《疏影》的評價是很高的。但是他的作品沒過多的歷史價值,實(shí)際上只是借物詠懷、即景言情的抒情詩,寫作者所見所感,寄寓個人身世飄零和昔盛今衰的慨嘆。

  《暗香》一詞,以梅花為線索,通過回憶對比,抒寫作者今昔之變和盛衰之感。詞上片寫月中賞梅。詞人從回憶往日賞梅開頭,憑空升出一番意緒,時間、意象重疊。古詩中“月色”幾乎都有一種冷的意味,在月光的冷色調(diào)里就能造成一種幽冷的范圍,著重色調(diào)與氛圍的感受,多了一層朦朧。 “舊時”把讀者帶入一種對往事的回憶中,同時也含有一種今昔的對比,同時也見出“月色依舊,人事已非”的感慨,畢竟“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

  “算幾番照我,梅花吹笛”。寫月下賞梅,通過“月、梅、笛、人”和諧統(tǒng)一的立體意境,體現(xiàn)詞人的審美情趣和人格追求。 “算幾番”,說明月下賞梅吹笛的次數(shù)以及詞人的興趣之高。“算”不僅是對往事的回憶,而且?guī)в袑?ldquo;往事如煙”的感慨。更多宋詞賞析文章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宋詞三百首》專欄。

  “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續(xù)寫賞梅清興。玉人與月色相聯(lián),意境和諧,但“清寒”中顯得意境幽冷。笛聲引起玉人與詞人共賞冬天的清寒, “與”,“共”之義,清興之外,尚有一絲韻味和情味。以上五句是回憶當(dāng)年賞梅雅興。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fēng)詞筆”。由回憶轉(zhuǎn)入現(xiàn)時, “而今”照應(yīng)“舊時”,物是而人非。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是詞人對眼前梅花的感受。從對梅的感受強(qiáng)烈到對梅的花期淡漠,只有梅香襲來方知覺。“但怪得”是惆悵,自己老了,梅花依舊送香來,平靜的心因梅花的冷香而騷動起來。“疏花”,梅花疏淡,詞人將梅與竹相連,以竹的雅潔襯托梅花。“瑤席”指雅潔的臥室,“香冷”,移覺手法,恰好地道出了梅香的特點(diǎn)。 “香冷入瑤席”與“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相比,暗含了對玉人的思念。

  詞下片寫雪中賞梅,忽然宕開,將已逼到近前的梅花推遠(yuǎn),梅花變相,忽變作另一梅花,代表所苦戀已遠(yuǎn)離的女子。

  “江國正寂寂”。“正寂寂”指環(huán)境幽清,不僅強(qiáng)調(diào)環(huán)境的幽靜,還寫出了詞人心境的空寞。“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折一枝梅花寄給情人,表達(dá)思念,但雪深無法辦到。“嘆”字見出詞人的惋惜,無法表達(dá)則借酒消愁。

  “翠樽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寫詞人與梅花都在懷念玉人。 雖然“翠樽、紅萼”色彩明麗,但凄冷的環(huán)境中卻體現(xiàn)了一種冷艷的凄美。

  “長記曾攜手處,千枝壓,西湖寒碧”;貞洰(dāng)年雪中賞梅的情景,“攜手賞梅”更顯出兩人情意深濃,情趣高雅。“壓”為花多、雪大,千枝花被雪壓住,也暗含詞人心情的沉重。紅妝素裹,雪壓梅花的清影倒映在碧水中而清影滿湖,“寒碧”與上片呼應(yīng),使詞始終在一種幽冷的環(huán)境之中。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從回憶轉(zhuǎn)入現(xiàn)實(shí),“片片”連用,突出一種凋零感以及詞人對梅落過程的關(guān)注、關(guān)情。“也”帶有詞人輕輕地嘆息。 “又”與“算幾番”共同體現(xiàn)時間過得久,以及詞人思念之深。

  此詞將詠梅與思人交融,句句不離梅花,用梅花寄托懷人情思。上片的月中賞梅與下片的雪中賞梅融匯在幽冷的環(huán)境和詞人感情的范圍之中。今昔對比,精神驟現(xiàn),“清空中”有意趣,使物性、人情與境共生,使得整篇詞幽韻冷香,挹之無盡。

【講解】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淡遠(yuǎn)蘊(yùn)藉的筆墨描畫出煙靄深沉的旅行,而這“韻最嬌”的“新詞”便是《暗香》《疏影》二首。沈祖?云,“《暗香》《疏影》雖同時所作,然前者多寫身世之感,后者則屬興亡之悲,用意小別,而其托物言志則同。”小詩流露出的才子詞人姜夔于音樂中的那絲陶醉與憂郁,使人不禁想去賞析這首“讀之使人神觀飛躍”的《暗香》,走進(jìn)笛里梅花,走進(jìn)姜夔的清剛幽冷之境。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月光清美,梅花溢香,這位詞人吹的想必是笛曲《梅花落》了。笛韻悠然,當(dāng)時的詞人之心可是恬淡安閑,怡然自適,或是心有幽懷,黯然神傷,還是柔情蜜意,“相看好處卻無言”?資人遐想,含有韻味。“算幾番照我”,回憶并勾勒往事。“幾番”約言其多,不止一次。唯“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才有今日的追憶與幽思。“算”字送出一種回憶往事的凝神靜思的狀態(tài),而這種回憶從根本上是緣于內(nèi)心生發(fā)的感情,這是一種懷舊的情緒,于是引起下句對往事的追述。

  “喚起玉人”句,在月下、梅邊、笛里復(fù)加一“玉人”,則美人梅花互襯,儼然有春日里“人面桃花相映紅”之美。著一“喚”字則靜中有動,靜止的美麗圖景變得立體而鮮活,出現(xiàn)了情趣。“不管清寒與攀摘”,冒著清寒,攀折梅花,則內(nèi)心感情之熱烈可知。這里清而不凄,清而非冷,清寒而不刺骨。“清”本是極普通的字,作者信筆寫來,則天氣之清寒,月色之清美,梅花之清香,都可融而為一,這里似乎凝含著往日的幸福之感與甜蜜之情;匾暺鹁淝蹇,它既可能是在“玉人”身旁的“吹笛”,也可能是孤身一人,因思念而吹笛,更可能是兼而有之,以“幾番”二字囊括。和次句意脈似斷非斷,似連非連。這三個分句以尋常的字眼包蘊(yùn)了廣闊的時空,構(gòu)造了悠遠(yuǎn)的意境,暗含了凄婉的感情,可謂很有筆力的開篇。

  下句筆鋒陡轉(zhuǎn),以何遜自比,而著意在于“漸老”的衰颯。“而今”和開篇“舊時”相對,擴(kuò)大了時間的厚重感。這里不僅有對往日戀人的懷念,還含有對逝去的美好歲月、青春風(fēng)華的懷念和惋惜,正與“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的嗟悼悲慨暗合。說“忘卻春風(fēng)詞筆”,卻隱約含有往事不勝悲的意味,正如那位獨(dú)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傷心人,欲寄彩箋卻又說“無尺素”一樣。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低徊如斯,哀婉如斯,“春風(fēng)詞筆”如何忘卻?否則,“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何以入眼,又何以“怪”之?此句又轉(zhuǎn)入現(xiàn)時,竹外疏花蕭瑟,冷香吹入瑤席,引人幽思,勾起回憶。正是“相思一夜梅花發(fā),忽到窗前疑是君”,梅花與人兩相思。這里見花思人,生出“怪得”之心,必是至深之情。“疏”“冷”烘托凄涼,“瑤席”反襯哀苦,用字可見匠心。

  下闋起筆即眼界擴(kuò)大,從時、空兩方面凝煉地點(diǎn)明感傷。“江國,正寂寂”和揚(yáng)州城里“盡芰麥青青”一樣,蕭條而荒寒。這寂寂江國中的心靈必是孤苦、寂寥、悲傷的了,因此想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怎奈欲寄幽情,而路遙不至,況又有“夜雪初積”,層層間隔。于是且?樽酒,舉杯消愁,可是又有什么用呢,“酒醒簾幕低垂”,明月梅花依舊,視之酒杯都似在垂淚。心中情淚至深至純,自己已不堪愁,托付酒樽而已,融情于物,所以“易”泣。“紅萼無言”,似乎以花代人,亦花亦人。于花它靜默無言,偏偏惹人相思,勾起詞人的幽情;于人則是“脈脈人千里”,推己情于對方,分明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這里有著一種因相思而生的想象。嗅著冷香,披著夜雪,耿耿“相憶”于舊事,而癡情自現(xiàn)。至于“翠”、“紅”二艷字,在素雅中增添了凄麗。

  下句即“耿相憶”的內(nèi)容,時空跳轉(zhuǎn)到了從前。“千樹壓、西湖寒碧”,一片壯闊,壯闊中暗含著色彩和一望無際的生機(jī),令人想到“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般的絢爛紛繁。而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一片澄澈,正可作濃情醇摯之鑒。那時的“寒”與今日不同,“寒”而且“碧”,“碧”得充滿美麗,一如從前的“清寒”里凝固著幸福。“長記”的背后是長思,長久地沉浸于對往事的追憶之中,這正源于“為伊消得人憔悴”也“終不悔”之情。“曾攜手”和“喚起玉人”遙相呼應(yīng),“千樹壓”又和“竹外疏花”形成今昔對照,結(jié)構(gòu)可謂精巧。更多宋詞賞析文章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宋詞三百首》專欄。

  結(jié)句又陡轉(zhuǎn),回入現(xiàn)實(shí),語句沉而且重。“片片吹盡”,花開幾時,重見何期,正所謂“想其盛時,感其衰時”。惜花懷人,涵括著對柔情、青春、生命及一切美好的事物和情感轉(zhuǎn)瞬即逝的隱痛,梅花負(fù)載的沉重深足體味。正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人生別意會常難”,推知又怎奈“當(dāng)時輕別意中人”;而于似水流年,如煙往事,“大都好物不堅(jiān)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因而如今這層感情,就比“歡娛漸隨流水”而發(fā)的“怎奈向”的感慨和驚嘆愈深愈烈。于是生出內(nèi)心語“幾時見得”,含蘊(yùn)豐富,沉痛已極。它可能是悲,是憤,是哀,是傷,是悔,是恨,又同時是這種種感情,真是千回百轉(zhuǎn),柔腸寸斷之后的奔涌。

  全篇層次曲折跌宕,今昔之境幾番變換,構(gòu)思靈巧,回環(huán)往復(fù)。結(jié)構(gòu)精致,搖曳生姿。音節(jié)諧婉,錯落有致。煉字靈動,言辭優(yōu)美。情韻委婉,幽思悱惻。意象淡雅,詞境清空。全篇有“野云孤飛,去留無跡”的清雅之美,正可視為 “幽韻冷香”的姜夔詞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介紹】

  姜夔(jiāng kuí 1154—1208),字堯章,別號白石道人,與姜石帚并非一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縣)人。南宋詞人。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zhuǎn)徙江湖。早有文名,頗受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人推賞,以清客身份與張?等名公臣卿往來。人品秀拔,體態(tài)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工詩詞、精音樂、善書法、對詞的造詣尤深。有詩詞、詩論、樂書、字書、雜錄等多種著作。更多唐詩宋詞賞析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相關(guān)文章。

  今存詞八十多首,多為記游、詠物和抒寫個人身世、離別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對于時事的感慨。其詞情意真摯,格律嚴(yán)密,語言華美,風(fēng)格清幽冷雋,有以瘦硬清剛之筆調(diào)矯婉約詞媚無力之意。代表作《暗香》、《疏影》,借詠嘆梅花,感傷身世,抒發(fā)郁郁不平之情。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古今詞人格調(diào)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黨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其《揚(yáng)州慢》(淮左名都)是較有現(xiàn)實(shí)內(nèi)容工作,它通過描繪金兵洗劫后揚(yáng)州的殘破景象,表現(xiàn)對南宋衰亡局面的傷悼和對金兵暴行的憎恨。詞中“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幾句頗受人們稱道。他晚年受辛棄疾影響,詞風(fēng)有所轉(zhuǎn)變,如《永遇樂》(云隔迷樓)、《漢宮春》(云日歸歟)等,呈現(xiàn)出豪放風(fēng)格!栋资廊烁枨分杏惺呤鬃远惹⒆⒂信宰V,是流傳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南宋樂譜資料。姜夔上承周邦彥,下開吳文英、張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對后世影響較大。其詩初學(xué)黃庭堅(jiān),后學(xué)晚唐陸龜蒙,雖精心刻意詞句,但較少纖巧之痕,詩風(fēng)清妙秀遠(yuǎn),如《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十首等。所著《詩說》頗有獨(dú)到見解。生平詳見夏承燾《姜白石編年箋校》等。卒年據(jù)《姜夔卒年新考》。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詩集》、《詩說》、《絳帖平》、《續(xù)書譜》和琴曲《古怨》。

【宋詞英譯】

Secret Fragrance

Oh, bright moon,

How many times have you seen me

Playing the flute beneath a plum tree in bloom?

I awoke my beauty from her sleep

And braving the cold together we plucked flowers.

I am old. Gone is my zeal

To sing of charms of springtime.

But strange enough, still

The cool fragrance of a thinly bloomed plum

Creeps out of the bamboo grove and

Invades my sleeping quarters.

In the silent night

The river-ridden land is still;

I want to send my love a bough,

But, alas!

The road is too long and deep in snow.

Even the green wine cup in tears,

And silent red petals,

Recall the time

When we frisked hand-in-hand

By a chilly green lake

(Hugged by a stretch of plums).

Now the wind scatters the petals about.

When shall we see them bloom again?

【詞牌簡介】

  暗香與《疏影》調(diào),都是姜夔同時創(chuàng)作以詠梅花的,是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近黃昏”兩句的首二字作為調(diào)名。以后張炎用此二調(diào)詠荷花荷葉,改名《紅情》、《綠意》。九十七字。前片四十九字,九句,五仄韻;后片四十八字,十句,七仄韻。

【格律】

定格

  ●○●▲,●●○●●,○○○▲。

  ●●●○,●●○○●○▲。

  ○●○○●●,○●●、○○○▲。

  ●●●、●●○○,○●●○▲。

  ○▲,●●▲。

  ●●●●○,●●○▲。

  ●○●▲,○●○○●○▲。

  ○●○○●●,○●●、○○○▲。

  ●●●、○●●,●○●▲。

 。ㄗⅲ骸穑浩铰 ●:仄聲 ⊙:可平可仄 △:平聲韻 ▲:仄聲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songci/631578.html

相關(guān)閱讀:念奴嬌·春情
望江南·梳洗罷
清平樂 辛棄疾詞選
望海潮
酹江月?乾坤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