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村行》原文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杜牧《村行》翻譯
待更新
杜牧《村行》賞析
《村行》是唐代詩人杜牧的組詩作品,這是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詩中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以村行為線索,以多彩之筆逼真地描繪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詩語真切地抒發(fā)了詩人拳拳思鄉(xiāng)之情。
《村行》的藝術(shù)特色,可用輕倩秀艷來總括。所謂輕倩秀艷,即輕盈巧倩,秀美艷麗。它好像是個風華正茂的女子,秋波流轉(zhuǎn),含情脈脈,秀而不媚,艷而不淫,風姿婀娜,楚楚動人。
輕倩秀艷,不僅顯示在婦女形象和愛情生活的描寫中 ,也表現(xiàn)在大自然的描繪中 。除了《村行》以外 ,《漢江》、《寄揚州韓綽判官》、《山行》、《寄遠》、 《柳絕句》、《江南春絕句》等 ,均以輕倩秀艷見長, 又各有其奇特風采。然而,它們與《村行》相比,卻缺少那么一點點野趣與農(nóng)村風味 。《村行》一詩,在 輕倩秀艷之中,顯示出野逸、村樸、真摯、熱情。詩人所描繪的柔桑 、村塢、垂柳、塘雨、蓑衣、牧童、 耕牛、籬笆、村女、主人、雞黍等,都是美好的田園風光。
《村行》不是靜止的田園畫,而是運動著的風光圖。從詩題中,就點出了“行”的特色!靶小保瑤尤,連風景也是處于流動之中的。在詩人筆下,春,不是停滯的,也不是籠統(tǒng)地指正、二、三月,而是指農(nóng)歷二月中旬 。這時 ,春天已過去一半,故曰“春半 ”。這個半字,雖本身不是動詞,但詩人卻賦予它 以動作性,它顯示出大好的仲春季節(jié)的來臨 。此外, 在詩人筆下,柔桑處處,生機勃勃,但詩人在描繪它的長勢時,不用滿字,而用“過”字。這個“過”字,既寫了柔桑的生長過程之快,又寫了柔桑長勢之茂盛及其涵蓋面之大。此外,詩人筆下之柳,不是呈一種動勢 ,而是呈多種動勢 。它不僅下垂,而且隨風搖動,仿佛少女娉娉的腰肢一樣,左右擺動。此外,作者所寫的雨,不是大雨,而是點點細雨!包c點”,還呈現(xiàn)出落雨的動勢。雨落水塘,濺起圓圓的水花,“回”字 ,與前面的“垂”字對照,“點點”與前面的“娉 娉”對照,更加強了風景的動態(tài)美。如果說,前面兩聯(lián)是寫風景動態(tài)美的話,那么,后面兩聯(lián)就是寫風情動態(tài)美了。放牛娃唱著動聽的歌,給人以聽覺上的美感;從外邊可以窺及籬內(nèi)村女絢麗的衣裙,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征衫半濕,且解且歇,村人好客,饋以雞黍,給人以味覺上、觸覺上的美感。詩人就是如此地善于捕捉剎那間的人物的動態(tài)去表現(xiàn)農(nóng)村的人情美。
《村行》描繪的是一幅美麗的農(nóng)村風景畫。仲春季節(jié),南陽(今河南南陽)之西,一派大好春光。美時,美地,美景,在“春半南陽西”中 ,隱約而至 。遍村柔桑,欣欣向榮。著一“過”字,境界全出!叭嵘_^村塢”,在動態(tài)中,柔桑生長的姿態(tài)和鮮嫩的形狀,活現(xiàn)在眼前,這就把春天的鄉(xiāng)村 ,點綴得更美了 。加之垂柳扶風,娉娉裊裊 ,春雨點點,回落塘中,更有一種說不出的情趣。 再看,那農(nóng)家牧童,披著蓑衣,愉快地唱著歌;竹籬笆內(nèi),可窺見那穿著絳黃色裙子的農(nóng)家女的倩影。行路征人,解松半濕的衣衫,在村里歇腳,村主人熱情地用雞黍招待客人。這首詩,首聯(lián) 、頷聯(lián)是寫村景, 頸聯(lián)、尾聯(lián)是寫村情。其景實,其情真,與詩題是呼應的。
杜牧的代表詩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612873.html
相關(guān)閱讀:張籍《西州》原文翻譯 賞析
新舊唐書?丘和傳原文及翻譯
相思欲寄無從寄,畫一個圈兒替
不幸者_詩歌鑒賞
舊唐書?柳宗元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