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夜喜雨》原文、賞析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杜甫《春夜喜雨》原文、賞析及翻譯

《春夜喜雨》原文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夜喜雨》注釋

好雨:指春雨,及時的雨。 

乃:就。 

發(fā)生:催發(fā)植物生長,萌發(fā)生長。 

潛:暗暗地,靜悄悄地。 

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yǎng)。 

野徑:田野間的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漁船。 

獨:獨自,只有。 

曉:清晨。 

紅濕處:指帶有雨水的紅花的地方。 

花重(zhong)(第四聲):花因沾著雨水,顯得飽滿沉重的樣子。 

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稱錦城。三國蜀漢管理織錦之官駐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別稱。也代成都。 

《春夜喜雨》翻譯

這一場雨就好似選好時候,正當春天萬物生長之時就隨即降臨。細雨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來到,它默默地滋潤萬物,沒有一點聲音。雨夜中,田野間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漁船上燈火獨自明亮著。要是早晨起來看看,錦官城里該是一片萬紫千紅吧!

《春夜喜雨》賞析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xiàn)喜悅心情的名作。

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贊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來贊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贊美雨,已經(jīng)會喚起關于做好事的人的聯(lián)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jié)」,懂得滿足客觀需要。不是嗎?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jié),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你看它多么「好」!

第二聯(lián),進一步表現(xiàn)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著和風細細地滋潤萬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著冷風,由雨變成雪。有時候,它會伴隨著狂風,下得很兇暴。這樣的雨盡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所以,光有首聯(lián)的「知時節(jié)」,還不足以完全表現(xiàn)雨的「好」。等到第二聯(lián)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著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惯@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笣撊胍埂购汀讣殶o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雨這樣「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夠,下個通宵。倘若只下一會兒,就云散天晴,那「潤物」就很不徹底。詩人抓住這一點,寫了第三聯(lián)。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怪挥写系臒艋鹗敲鞯摹4送,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象云一樣黑。好呀!看起來,準會下到天亮。

尾聯(lián)寫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fā)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艷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雜花生樹,一片「紅濕」,一朵朵紅艷艷、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那么,田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樹林呢?一切的一切呢?

浦起龍說:「寫雨切夜易,切春難!惯@首《春夜喜雨》詩,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xiàn)了詩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樣的「好雨」。所以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里雖然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里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于是一上來就滿心歡喜地叫「好」。第二聯(lián)所寫,顯然是聽出來的。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里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著覺。由于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lián)所寫,分明是看見的?匆娪暌庹凉猓颓椴蛔越叵胂筇烀饕院蟠荷珴M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悅的心情,又表現(xiàn)得多么生動!

杜甫的詩全集 68首詩全集下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721683.html

相關閱讀:李白《長干行》原文及翻譯賞析
風來花自舞,春入鳥能言
戰(zhàn)國策?魏二?梁王魏嬰觴諸侯于范臺
駱賓王《詠鵝》原文及翻譯 賞析
新舊唐書?沈法興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