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北宋詩人的《臨江仙》
身外閑愁空滿,眼中歡事常稀。明年應(yīng)賦送君。細從今夜數(shù),相會多少多時?
淺酒欲邀誰勸,深情惟有君知。東溪春近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賞析
小晏多愁善感,對人生,老是放不下他的思考,歡會之際難遣閑愁,春日鄰近頓生愿望,悲愁與歡快,聚合與離散,總是此消彼長起伏盤旋,在他的心靈之中構(gòu)成大大小小的波濤。這首《臨江仙》詞,就能夠看作是他的情感長河中泛起的一朵浪花。
詞的上片寫的是與友人在一起的酒筵歡會,卻以“眼中歡事常稀”來表示,使歡喜也蒙上一層愁苦的暗影。由于聚首稀疏,故而特殊珍愛;因為愛護,故而更怕這段歡事的終結(jié);因為怕它終結(jié)故而要細心地數(shù)一數(shù)畢竟還有多少個相聚的日子。作者逼真地表述了細膩的心理運動,很是回味無窮。
下片當(dāng)以“東溪春近好同歸”為中心,表述了作者對生涯的取向跟盼望。“淺酒”與“蜜意”兩句,就其句式與內(nèi)涵而論,又是彼此瓜葛在一起的,這種筆法,本是《臨江仙》詞牌的一種商定俗成的習(xí)慣性的寫作要求,其間有對照,有連結(jié),或為對仗,或為互文。這兩句是說:淺酒無別人可勸,惟君能勸;密意無別人可知,惟君能知。這樣就把席間歡會的主客雙方的密切關(guān)聯(lián)交代了出來!皷|溪”,即東邊的溪山,泛言景致奇麗之處,并不是實有的地名。選個好去處,帶同歸隱共賞春景,也就不會再有異地分別的情形了??這只不外是一種美妙的欲望罷了。最后兩句是由“春近”二字引發(fā)出來的設(shè)想中的東溪美景:“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用十個字總寫春景,并不輕易。選材欲其美,大略至少須得做到這么幾點方能合乎請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90797.html
相關(guān)閱讀:
春光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不安于室來_全詩賞析
愛護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東風(fēng)_全詩賞析
當(dāng)軒對樽酒,四周芙蓉開_全詩賞析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干沒馬蹄_全詩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