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似乎把閱讀與傾聽都當作是向老師學習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這確實是真的。兩種方式都是在被指導,同樣都需要被教導的技巧。譬如聽一堂課就像讀一本書一樣,而聽人念一首詩就跟親自讀到那首詩是一樣的。在本書中所列舉的規(guī)則跟這些經驗都有關。但特別強調閱讀的重要性,而將傾聽當作第二順位的考量,有很充分的理由。因為傾聽是從一位出現(xiàn)在你眼前的老師學習—一位活生生的老師—而閱讀卻是跟一位缺席的老師學習。
如果你問一位活生生的老師一個問題,他可能會回答你。如果你還是不懂他說的話,你可以再問他問題,省下自己思考的時間。然而,如果你問一本書一個問題,你就必須自己回答這個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這本書就跟自然或世界一樣。當你提出間題時,只有等你自己作了思考與分析之后,才會在書本上找到答案。
當然,這并不是說,如果有一位活生生的老師能回答你的問題,你就用不著再多做功課。如果你問的只是一件簡單的事實的陳述,也許如此。但如果你追尋的是一種解釋,你就必須去理解它,否則沒有人能向你解釋清楚。更進一步來說,一位活生生的老師出現(xiàn)在你眼前時,你從了解他所說的話,來提升理解力。而如果一本書就是你的老師的話,你就得一切靠自己了。
在學校的學生通常會跟著老師或指導者閱讀比較困難的書籍。但對我們這些已經不在學校的人來說,當我們試著要讀一本既非主修也非選修的書籍時,也就是我們的成人教育要完全依賴書籍本身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再有老師的幫助了。因此,如果我們打算繼續(xù)學習與發(fā)現(xiàn),我們就要懂得如何讓書本來教導我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udu/13767.html
相關閱讀:猶太人的閱讀習慣
整體閱讀法的固定程序和變式程序
怎樣提高自己的閱讀速讀,和閱讀時的記憶及理解
10種不良閱讀習慣
眼腦直映,閱讀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