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每個孩子必做的事情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習方法指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內(nèi)容學習是每個孩子必做的事情,希望能給您帶來一定幫助。

學習是每個孩子必做的事情

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學習,學習是人與環(huán)境保持平衡、維持生存和發(fā)展所必需的條件,也是人類適應環(huán)境的手段。對剛剛進入這個世界,除了先天遺傳得來的本能而別無技能的孩子來說,學習就更為重要。因為先天遺傳得來的本能只能讓他們適應相對固定或者變化較小而緩慢的外界環(huán)境。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獨立能力差,天生的適應能力也較低。這時候如果離開父母的養(yǎng)育,他們幾乎是無法生存下去的。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必須學會去適應這個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如果不學習,他們是難以在社會上生存下去的,更談不上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林嘉熙正在上小學二年級,今年剛8歲。林嘉熙家境很優(yōu)越,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他養(yǎng)成了懶惰、不愛學習的壞習慣。他的父母各自擁有一個工廠,每天忙著打理自己的生意,沒有時間照顧他,于是請了一個保姆和一個家庭教師分別來管理他的生活和學習。林嘉熙卻連衣服都要保姆穿,作業(yè)還要老師握著他的手“幫”他做。

媽媽得知這些情況后,心里非常不是滋味,決定暫時放下工廠的事務,專門來管教兒子。首先她讓保姆和家庭老師放假一個月,讓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沒有人可以依賴。

沒有了保姆的照顧,林嘉熙不得不自己學習穿衣服,因為媽媽只會教他,不會幫他穿;不得不學會使用家里的電器和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如洗衣服、熱飯菜等。在學習上也是如此,為了避免媽媽的責備,他不得不學習認真書寫。

一個月后,媽媽要重新回到工廠里打理生意,臨走前,她叮囑保姆和家庭教師:“不要事事替代孩子來做,你們做好分內(nèi)的事情就行了。學習是孩子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希望他在家里能學會基本的生活和學習技能。”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的生理和心理會逐漸成熟,但是成熟并不是完全脫離外部環(huán)境和學習影響的純自然過程,而是必須依靠孩子不斷的自主學習才能獲得,因此,學習是每個孩子都必須要做的事情。

不會從他人、環(huán)境、社會中學習的孩子,難以掌握生存、發(fā)展的基本技能和知識,自然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和環(huán)境。如果不學習,孩子連吃飯、穿衣服都不會,更別說將來在社會上生存下去了。

學習是孩子們獲得知識和經(jīng)驗的唯一途徑,而知識和經(jīng)驗是孩子在這個社會上生存所必須具備的。沒有知識和經(jīng)驗,孩子不懂得如何去適應環(huán)境,不知道怎么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不懂得怎么讓自己生活得更快樂。因此,父母應該及早告訴孩子:“學習是你必須要做的事情。”

專家給父母的建議

建議一 給孩子講述學習的意義

學習使個體生命更加完善,使人類文明得以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有人說,一個人一天不學習,不進行必要的反思就會落后他人一大步。因此,父母應該經(jīng)常向孩子講述學習的意義,指導孩子認識到學習是他們必須要做的事情。

陳從蓉是個四年級的女孩,今年剛10歲。陳從蓉以前非常不愛學習,寫作業(yè)需要媽媽一遍又一遍地催。

有一天,她好奇地問媽媽:“我每天學這些東西做什么啊?”媽媽便告訴她:“拿學習語文知識來說吧,可以培養(yǎng)你的語言能力,以后你在社會上便能夠自如地與他人交流,你看看電視里那些叔叔阿姨說出來的話啊,如果沒有豐富的詞匯量和閱讀水平、語言組織能力的積累,他們怎么能說出那么邏輯完整的優(yōu)美語句呢?”

從那以后,媽媽常常跟女兒講學習的意義,并告訴女兒:“學習是你必須要做的事情,不僅現(xiàn)在要學習,以后你也要不斷地學習,否則就永遠不能進步啊!”

父母應該從小就告訴孩子,不學習人就不能獨立地生存下去,更談不上將來能夠生活得更好;沒有學習,人類社會就永遠不能獲得發(fā)展。教育孩子只有不斷地學習,他們才能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和紛繁復雜的社會。

建議二 告訴孩子: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

學習是每個孩子必須要做的事情,因為孩子還處于積累知識和經(jīng)驗的重要時期。如果他們這時候不學習,將來進入社會便難以適應。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在這個時期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只有打好堅實的知識基礎,將來進入社會后才能夠爭取到更多的發(fā)展機會。

綠竹今年12歲,不太愛學習,成績也不理想。她常常問媽媽:“為什么你們要把我送到學校去呢?為什么我不能像爺爺奶奶一樣每天去公園里跳舞、練太極呢?”

媽媽耐心地告訴她:“你還小,知識儲備不夠,生活經(jīng)驗積累得也不多,因此,你必須學習。現(xiàn)在你必須掌握知識和經(jīng)驗,以便在將來獲得更好的發(fā)展。你和爺爺奶奶是不一樣的,爺爺奶奶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候,那時候條件非常艱苦,他們學習比你更刻苦、更有勁頭呢。”

綠竹點了點頭,便開始埋頭寫作業(yè)了。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她越來越體會到了媽媽這些話的重要。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尤其在知識經(jīng)驗嚴重不足的童年時期。為了適應將來的社會生活,孩子必須學習一定的知識,掌握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

建議三 讓孩子意識到不學習的后果

不學習就會落后于他人,甚至難以在社會上生存。1972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發(fā)表著名的題為《學會生存》的研究報告,就把學習同生存直接聯(lián)系在一起,可見學習的重要性。

方仲永是宋朝末年的一個神童,有很強的寫作天賦,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寫詩作對。5歲時,他的父親讓他當眾作了一首詩,那首詩得到了很多人的好評?墒牵母赣H為了炫耀,帶著方仲永到處拜訪,到處給人當眾作詩。他認為既然孩子是神童,就沒有必要讓他再學習。

又過了幾年,仲永已經(jīng)十二三歲,著名詩人王安石去看望他,并叫他當場作一首詩,卻發(fā)現(xiàn)其文采與辭藻都已經(jīng)大不如從前。又過了7年,他已經(jīng)變得和普通人一樣了。

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多給孩子講一講不學習的嚴重后果,利用古今中外那些不認真學習導致人生失敗的例子來引導孩子意識到學習的必要性和他肩上所負的責任。

建議四 培養(yǎng)孩子對自己負責的意識

學習,說到底也就是孩子現(xiàn)階段最重要的責任。如果孩子沒有對自己負責任的意識,他就不能意識到自己肩負著學習知識、積累生活經(jīng)驗的重要責任,更不可能會主動、自覺地學習了。

李洪斌是個六年級的男孩,極具責任心,而且學習也很努力、認真。李洪斌的媽媽從小就告訴他:“你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而且必須學會自己做。學習也是你自己的事情,因此也是你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這是你的責任。”

在媽媽的指導下,李洪斌把學習當做自己的事,因此總是主動、積極地去學習,成績也很好。

因此,父母要培養(yǎng)孩子對自己負責,對自己人生和未來負責的意識,讓他們意識到現(xiàn)在的學習關系到以后人生的成敗,努力學習是他們對自己的未來負責任的一種表現(xiàn)。

建議五 利用名人榜樣啟發(fā)孩子主動學習

古今中外,很多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名人都從小熱愛學習,毛澤東就是一個熱愛學習、刻苦讀書的良好典范。為了獲得更多的知識,他甚至整天待在圖書館里,廢寢忘食地讀書。曾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為了讀書,年輕時曾背井離鄉(xiāng)去到巴黎,不怕過著清貧的生活。

名人的榜樣作用對孩子的學習影響深遠。因此,父母應該經(jīng)常給孩子講講名人熱愛學習的故事,以此激發(fā)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

成功教子箴言

------對于孩子來說,學習是他們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父母應該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他們的責任,從而引導他們主動、積極地去學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xuexi/212217.html

相關閱讀:質(zhì)量的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