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內容記敘文寫作“三步訓練法”,希望能給您帶來一定幫助。
記敘文寫作“三步訓練法”
在寫作教學中, 加強學生作文基本功的訓練是十分重要的。但近幾年來,隨著高考語文的改革,在部分高中語文教師中卻出現了急功近利的做法,有的甚至從高一開始就圍繞著高考指揮棒轉,一會兒向學生介紹“材料作文”的應試方法,一會兒又大談“話題作文”的寫作技巧,從而忽略了對學生最基本的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致使不少學生的寫作水平在高中三年里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鑒此,本人覺得要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可急于求成,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一步一個腳印,打好基礎,方能真正收到成效。下面想結合記敘文寫作中的若干要素,談談“三步訓練法”的具體實踐。
一、抓語言訓練,使之通順,具體、生動
大家知道,語言表達能力是衡量學生寫作水平的一個十分重要依據。一篇文章思想性再強,如若文句不通,語言干癟枯燥,缺乏感染力,讀來定會味同嚼蠟。而就高中學生的寫作實際分析,這些問題又十分普遍。因此,加強對語言的訓練就顯得很有必要。其具體的做法可分三步進行:首先是求通順。從高一開始,教師就可有意識地在寫作課上教給學生一些語法和邏輯知識,并進行聯詞造句,設置情境寫句子,一句話口頭表達等練習,借以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然后結合分析語病,找一些學生在寫作中經常出現的病句,作追根尋底的剖析,讓學生明確規(guī)范的表達方法。當這類訓練達到一定程度時,轉入第二步:求具體。為使語言通順,學生往往忽視表達具體化的要求,據此,可配合擴句練習進行訓練,如提供一個長句的主干,讓學生添加必要的修飾限制成分,來表達較為復雜的意思;又如提供一個簡單的句子,設置一定情境,來豐富句意,以“先頭連占領山岡”為例,教師設置如下情境:時間很緊迫,山岡周圍環(huán)境對將要發(fā)生的戰(zhàn)斗十分不利。然后要學生在“占領”和“山岡”前加上修飾成分,最后推出原句——“這個部隊的先頭連匆匆占領了汽車路邊的那個光光的小山岡”。進行語言具體表達訓練,不僅能豐富句意,還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運用語言的自覺性,是寫作訓練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語言訓練的第三步是求生動。此項雖是語言表達的高標準,卻是不可偏廢的。我們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真是百讀不厭,其原因之一就在生動活潑的語言特色上。把出水的荷葉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把若有若無的荷香比作“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把光和影的和諧組合比作“梵阿鈴上奏著的名曲”,實在是令人叫絕。作為高中學生,也許難 達到大師們的絕妙表達境界,但在一篇文章中能有幾處表達生動的語句,應被 視作理所當然的要求。為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追求語言生動上下功夫。運用必要的修辭方法,生動地表情達意,讓語言優(yōu)美有文采。平時,教師要重視這方面的訓練,如把一個一般的陳述句,改為運用了某種修辭方法的句子;或者把一段表達生動的文章拿 來,事先故意改動幾個句子,在此處劃上線條,然后指導學生進行修改,使之生動形象,最后對照原文,評價其優(yōu)劣等等。事實上,對語言的訓練不僅為寫作夯實了基本功,也為今后做部分高考題(如仿句、判斷語病、選詞填空、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等)打下基礎。
二、抓片斷訓練,使之有真情實感
文章要有真情實感,這是近幾年對寫作提出的強烈要求。我從教學實踐中認為,可從片斷訓練中著手。其具體做法是:第一步,讓學生學會觀察。要求學生寫觀察日記,據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真實客觀地記錄相關內容。如形形色色人物的外貌、幾個人在一起時的對話、難得一見的某個場面、自然界某一時一地的景觀,甚至于自我的一段心理歷程等等。這樣做既是一種練筆,也為今后的寫作積累了大量的素材,使學生成了生活中的“有心人”。第二步,讓學生學會拓展,即對觀察所得的素材,根據自己直接或間接的生活經驗,通過合理的想象,進行藝術加工,加上主觀的情感色彩,在字里行間流露對某人或某事的褒揚、貶斥等因素。如對某一人物持貶斥態(tài)度,可在對話“××說”前后加上必要的修飾成分,或改動話語中的某一詞語,以表現其丑態(tài);又如對某件事有看法,加上適當的議論等等。這樣做不是有意地去虛構或夸飾,意在讓學生的真實情感得以自然地流露,對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中具有“真摯感情”大有幫助。第三步,讓學生學會應用。就是把帶有情感色彩的片斷放到一個具體的語境中去,使之成為文章的必要部分,為表現主題服務。教師可根據寫作訓練目標,在要求敘寫的文章中,讓學生用上該片斷。如規(guī)定寫一個靈魂丑陋的人,讓學生把片斷中該人物丑陋的動作和語言放進去,為表現人物性格和文章的主題服務。
三、抓構思訓練,使之精巧新穎
大凡優(yōu)秀的記敘文,除語言和思想有獨創(chuàng)之處外,往往在構思上也有高妙的地方。如許多優(yōu)秀的小小說,常常是以構思精巧新穎見長,而從中學的記敘文寫作實際看,構思落俗套卻是一種常見的弊病。所以有必要進行訓練。其三個步驟是:(一)模仿優(yōu)秀作品的構思方法。教師可尋找一些構思新穎而內容又貼近中學生實際的習作供學生閱讀,其后讓學生變換內容而模仿其結構寫成文章。還要提醒學生,這樣做的目的在于了解并學習優(yōu)秀作品的構思技巧,而非抄襲。(二)讓學生作改變文章結構的練習。以唐?的《同志的信任》一文為例,教師可事先對原文的結構進行調整,按時間順序改為:方志敏同志被俘入獄,在獄中寫成書信和文稿,并托人轉交給魯迅,不久即遭反動派屠殺。魯迅接到信件和文稿后妥善保藏,并設法轉交給黨中央。之后,讓學生根據題意揣摩該如何調整段落順序,才能使文章突出主題又顯結構緊湊。最后顯示原文,讓學生品味原作構思中的精巧之處。如此多加訓練,能讓學生懂得構思的重要性,比單純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三)讓學生獨立而有創(chuàng)造性地構思作品。在寫作之前,教師可提供一些構思的方法,如意外結尾法、倒敘法、開門見山法等等。要求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使之更好地謀篇布局。通過一段時間的針對性訓練,學生的文章就能逐漸達到曲折而有波瀾的要求,一些構思精巧新穎的習作也會出現。
以上從三個方面淡了記敘文寫作中的“三步訓練”方法,旨在引起廣大語文教師重視對學生寫作基本功的訓練,以切實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xuexi/224792.html
相關閱讀:怎樣查閱古詩名句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