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讀書方法及考試密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試技巧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正確的念書方法

在討論正確的念書方法之前,要提醒大家前面那個‘海上漂流實驗’的啟示:每次念書之前,要堅決的告訴自己:‘我是好人,最近做了許多好事,因此這次我一定可以念得很好’。不論情緒的好壞,精神體力狀況如何,這一種自信滿滿的心理建設,會先入為主地對自己產生‘一定成功’的強烈暗示,達到‘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之好兆頭。

從前面的討論,我們可以歸納出如何才是正確的讀書方法,茲分述于下。

1.讓身心保持在健康狀態(tài):
正常的作息、運動和飲食是必要的,特別是飲食可以影響到我們的身體狀況。正確的飲食不但可使頭腦清晰,甚至可預防和治療百病。在課本上已經教了許多正確的作息運動和飲食方式,不必在此重復。這里要強調的是,飲食不應過多,不該太油膩。我們人類發(fā)展過程中,未進入文明之前,有極長的時間(至少是數(shù)萬年乃至數(shù)十萬年)是在挨餓狀態(tài)之下,即使是進入文明期,也只有少數(shù)貴族可以維持溫飽,絕大多數(shù)人是挨餓受凍的農奴和士兵。所以我們的基因構造,早已變成可讓身心在挨餓狀態(tài)之下發(fā)揮最大長處的功能。要自然地改變這種基因結構,最少要數(shù)十萬年以上。因此,正確的飲食份量應該是讓身體可以維持活力的輕餓狀態(tài)。換句話說,大考之前,輕微的不足之進食量是不緊張、得高分的秘笈之一。

2.讓自己的注意力能夠高度集中:

去速讀班上課,以強化自己的集中力是最快速的方法。記得有一種超速的速讀法是韓國人發(fā)明的:經過訓練的人也可以學習一個佛教徒所景仰的開悟者之讀書方法,它是將意識完全關閉起來,使用眼睛看書時不使自己只注意幾個字,而像照相機將焦距放在無限遠,瞬間將整頁的字看入腦中,了解書本的內容則交給潛意識去作,完美的目標是一秒鐘讀上百萬個字,因此每一頁觀看的時間將少于一秒(注:開悟者的執(zhí)著已經破除,維生本能也被看淡,其判別系統(tǒng)之規(guī)則變成簡單明確,所以腦部之資訊處理變得極為快速有效,對待大部份的事情,能夠瞬間做出雋智的反應)?赡艿脑捜ド夏欠N速讀班應該是我個人的夢想之一。除了多幫助同學或他人以穩(wěn)定心情,若能每天定時打坐、祈禱、或任何單調的宗教儀式等等,也可以慢慢減少自己意識發(fā)揮作用的次數(shù),從而加強自己的集中力。

有了高度的集中力,則能夠在任何狀況下,以極快的速度,經由眼睛和耳朵等五官正確的攫取所有的資訊,送入腦中之后再由潛意識去作取舍。別擔心頭腦會被塞爆,新興的腦神經動力學早已證實,我們的頭腦記憶庫是可以存錄無限多的東西的。

3.訓練自己的意識不要干擾潛意識(捕捉天才的感覺):

以前面的考試為例,假使有一題不會寫,深深的吸一口氣,使自己放輕松并保持靈敏的心,再仔細的看一次題目,若會寫則瞬間或等一下就知道。不會寫再看一次,若還不會寫則改去做別題。若只剩這一題不會,則去檢查驗算別題,等會作的訊息出現(xiàn)再回頭去做。千萬別去想這一題怎么作,一旦想這一題怎么作便很容易會被抓住,不斷去想如何作,造成意識干擾潛意識而致考完才會做的憾事。當我們有機會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意識過度使用時,可以深深吸一口氣后慢慢吐氣,重復幾次,以抑制意識的作用,回到正確的方法。

上課時也一樣,聽老師講解課文時,盡量不要想,讓心像一池澄澈見底的清水一般,同時使頭腦保持在靈活敏捷的狀態(tài)。雖好像無意識作用,但卻專心的聽老師上課。所謂的專心是讓身體在稍微舒服的輕松狀態(tài)(前文已經提示過其練習法),若有若無的聽講。絕對不應該去想要聽懂老師的講解,因為若我們懂的話,瞬間或等一下就知道了,不懂的話去想也不會很快懂的,反而令想要懂的意識動作干擾到后面的聽講。只要頭腦保持在靈活狀態(tài),潛意識將會開始去消化老師所講而我們不懂的部份。在老師翻身寫黑板或停頓時,迅速回想老師剛剛在講什么,可以將一部份剛剛不懂的地方,很快的就了解。一個極為基本的觀念是:懂不懂是潛意識的事,若懂的話,潛意識會送訊號給意識,意識只能知道我懂不懂——我的潛意識懂或不懂。舉個例子來說,解聯(lián)立線性方程式的高斯消去法,如何去解四元一次聯(lián)立方程式,我們的意識是無法將之完全裝在意識層面的記憶中的。因此解題時,它是由意識發(fā)出極少數(shù)的應該有的指令,一步一步要潛意識去作消去和往回代換的過程。‘我會作’這種意識行為,是在潛意識已經和記憶庫連接好,等著意識隨時一下指令就可以開始做的‘我可以馬上開始作的回報指令’。‘我不會作’則是一切尚未完全準備好的潛意識回報指令。當然會有其他因素造成我覺得我會做,實際上我還不會作的凸槌行為,但這是可以從不斷的學習過程中矯正過來的。

注意到一定要‘讓頭腦保持在靈敏狀態(tài)’,其主要作用是對潛意識發(fā)出指令,最近學的、碰到的或接觸到的東西是很重要的,應該要全部都能了解或知道狀況,因此潛意識會不斷的去解析它們。若處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會產生類似佛教禪定之作用,有點呆呆的處于半知覺狀態(tài),不和世間的智慧相應。那反而會對潛意識發(fā)出不要去分析處理最近接觸事物的指令,如此當然是不利于讀好書。由于我們腦部有幾百萬部以上的高級電腦,可以同時處理幾百萬件事,不必操心頭腦的潛意識不夠用。

保持一顆靈敏的心的另一層意義在讓心維持在比較客觀的狀態(tài),可將上述以主觀認定‘將東西看成自己認定的東西’的程度淡化。許多考不好的情形,和我們以主觀誤解課文的意義有關,特別是英文發(fā)音或單字記不正確。眼高手低的情形,也會有這一類悲慘的狀況。因為比較客觀,所以更容易達到意識不干擾潛意識的高標準。

再提醒大家一下,要常常有事沒事就練習放輕松,常常去‘體會專心放輕松的要訣’其實是‘若有若無的注意有沒有放輕松,發(fā)現(xiàn)身體沒有放輕松,不要叫自己放輕松,只需安詳?shù)幕氐讲蛔⒁鉅顟B(tài)即可,但要讓心像一池澄澈見底的清水一般,同時又充滿活力’。久而久之,可以慢慢的隨時自然的放輕松,而很容易的進入‘意識不在不必要時干擾潛意識’的最佳狀態(tài)。套句漫畫的術語——腦域也可不斷的被開發(fā)。

總結這一段來說,不論是上課、作功課、做作業(yè)、考試、或待人處世,都要將身心放輕松,保持靈敏的心,不要企圖去了解五官所收集到的任何訊號(即不要使思考性意識干擾潛意識)。若外來訊息是我們所了解或者熟悉的,則頭腦自然會發(fā)出訊息,并發(fā)出指令讓身心作出不可思議的最佳反應。一旦我們產生企圖了解那些外來訊息的心,那將會使我們的反應往不佳的方向沉淪。
就寫到這里,希望大家通過努力,如愿以償!人都有屬于自己得學習方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xuexi/292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