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學習方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習方法指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周總理生前教導我們:“活到老,學到老。”人離不開學習,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學習是一個人終生獲得知識,取得經(jīng)驗,轉化為行為的重要途徑。它可以充實生活,發(fā)展身心,促使個人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和提高。要學好,就得講究科學的。所謂,就是人們在學習過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和途徑。它包括知識的方法,學習技能的方法,發(fā)展智力與培養(yǎng)能力的方法。
愛因斯坦總結自己獲得偉大成就的公式是:W=X+Y+Z。并解釋W代表成功,X代表刻苦努力,Y代表方法正確,Z代表不說空話。德國哲學家笛卡爾也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古今中外無數(shù)事實已經(jīng)證明:科學的學習方法將使學習者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越學越聰明。給學習者帶來高效率和樂趣,從而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而不得法的學習方法,會阻礙才能的發(fā)揮,越學越死。給學習者帶來學習的低效率和煩惱。由此可見,方法在獲得成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究竟怎樣學才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呢?下面主要談五個方面的學習方法。
(一)抓好預習環(huán)節(jié)
預習,即課前的自學。指在教師講課之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內(nèi)容。初步理解內(nèi)容,是上課做好接受新知識的準備過程。有些學生由于沒有預習習慣,對老師一堂課要講的內(nèi)容一無所知,坐等教師講課。老師講什么就聽什么,老師叫干什么就干什么,顯得呆板被動,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些學生雖能預習,但看起書來似走馬觀花,不動腦、不分析。這種預習一點也達不到效果。
1.預習的好處
(1)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拌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
(2)有利于聽課時跟著老師講課的思路走。對聽課內(nèi)容選擇性強。明確哪些知識應該放上主要精力,加強理解和消化;哪里應該重點記筆記,做到心中有數(shù)。
(3)預習有利于弄清重點、難點所在,便于帶著問題聽課與質(zhì)疑。注意力集中到難點上。這樣,疑惑易解,聽起來輕松、有味,思起來順利主動,學習效果高。
(4)預習可以提高記筆記水平。由于課前預習過,講的內(nèi)容和板書,心中非常清楚。上課時可以不記或少記書上有的,著重記書上沒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師反復提醒的關鍵問題 復習方法。從而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思考理解問題上。
2.預習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預習時要讀、思、問、記同步進行。對課本內(nèi)容能看懂多少就算多少,不必求全理解,疑難也不必鉆深,只需順手用筆作出不同符號的標記。把沒有讀懂的問題記下來,作為聽課的重點。但對牽涉到已學過的知識以及估計老師講不到的小問題,自己一定要搞懂,以消滅“攔路虎。” 1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xuexi/35839.html

相關閱讀:三字決——學習必殺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