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
本學期一開學,各班同學就按規(guī)定時間進入圖書館來借閱圖書,說明同學們都喜歡看書。那么,如何利用好所借的圖書,讓自己增長知識呢?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讀書要講究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我想通過這次講座跟大家講講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關系,再向大家講一些讀書的方法。
當今,擺在我們青少年學生面前的書籍可分為課內和課外兩種讀物。應該如何對待這兩類書籍呢?首先,閱讀必須保證課內學習。課本是長期教學經驗的結晶,切不可因為天天在讀而掉以輕心。對教材,一定要在教師指導下精細研讀;其次,課內學習還需要課外閱讀作為補充,使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相互促進。
課內讀物須精讀,全部精力都高度集中。課外讀物一般為泛讀,精神處于半松弛狀態(tài)。課外閱讀本身就是對課內閱讀的一種調劑,是一種積極的休息形式。課外讀物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而且鞏固了課內學習的知識。兩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少年朋友閱讀課外書,有兩點請時時注意:①應在老師、家長指導下,有選擇地閱讀適合自己的年齡、知識水平的書籍。②切不可將主要興趣和求知中心轉移到課外閱讀上去,課內與課外閱讀的主輔關系不可顛倒,更不能在上課時還忙著看課外書,這對自己有害而無益。
接下來跟大家講一些讀書的方法:
順讀: 讀書從頭至尾,循序漸進,這是常規(guī)和基本的閱讀方式。像課內教材、自然科學書籍以及內在聯系緊密、邏輯性強的文章,這些讀物內容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初次閱讀都應當順著先后次序進行。又如以情節(jié)取勝的讀物,要是前后跳躍、斷斷續(xù)續(xù)地讀,容易使人感到茫然,而預先了解事件的結局,再看書中設置的懸念又不免乏味,因為這類讀物也適合順讀欣賞。??
選讀: 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又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理解程度,挑選一些片段、章節(jié)閱讀,或再次閱讀時,只讀重要部分。這樣有的放矢,精力集中,使閱讀能深入進行,課內復習就常采取重點選讀,書的種類、數量很多,同類書在質量上也有區(qū)別,閱讀要注意選擇內容健康、知識性和趣味性強的書籍。選擇讀物可以向人請教或參考有關介紹,自己也需要積累讀書經驗,以增強鑒別能力和提高閱讀的質量。?
? 復讀: "重復是最好的記憶","溫故知新"都是大家熟悉的經驗,讀過的書及時再讀甚至反復多次溫習,對增強記憶、加深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心理學家研究記憶機制時,發(fā)現遺忘的特點是先快后慢,人們初次閱讀的方案信息,一般在10小時內迅速遺忘65%,而立即復習讀過的內容,能夠成倍提高記憶的信息量,可見復讀非常重要。復讀不是簡單、機械地重復,而是有比較、有側重、有所新發(fā)現的再讀。復讀要注意在讀過的內容還有印象時進行對需要牢記的知識多加復習和鉆研,還可以得到新的體會和新的收獲。我國古代有"書讀千遍"的提法,這與現代閱讀已不可同日而語,F代書籍層出不窮,內容頻頻更新,閱讀條件不斷改善,不必要而且時間也不允許千百遍地讀同一本書。當然書又不可能讀一次就牢牢地掌握、記住,所以復讀仍是學習和鞏固知識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我們還得重視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xuexi/53942.html
相關閱讀:三字決——學習必殺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