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里主要講了:毛悅的爸爸是個經(jīng)濟學家,有一天,毛悅聽他爸爸講:就應該得到勞動報酬。結果他一到班上宣傳后,班上很多同學回家后都天天開始做家務,目的是想得到報酬。于是,每做完一件家務事還要定下一個賬單,準備隨時把帳單給家長看,讓家長給報酬。
通過這件事,我感覺同學們愛做家務事是一件好事,但是,同學們卻私自定下了賬單,準備隨時讓爸爸、媽媽付錢,我覺得這樣做是不對的,他們應該想一想,我們的爸爸、媽媽是不是幫我們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他們幫我們洗衣服、燒飯,還辛辛苦苦把我們養(yǎng)大,可是他們卻沒向我們要一分錢。如果爸爸、媽媽要我們付報酬的話,我們能付的清嗎?
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大了,應該主動幫爸爸、媽媽多做一點家務事,減少爸爸、媽媽的負擔。而不是每做一件家務事都要定賬單,然后讓爸爸、媽媽付錢,這樣不僅沒減少家長的負擔,而且還讓家長增加了負擔。
我以后也要多作家務事,還要勸告身邊的同學多主動做家務事,不要讓家長的負擔太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xxzw/1012828.html
相關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450字_4
《世界水日》讀后感450字
有趣的動物450字
令我感動的那件事450字
一件后悔的事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