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小班主題教案:夏天

編輯: 天高云淡 關(guān)鍵詞: 小班主題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一、活動產(chǎn)生:

  通過“春天來了”的主題活動的開展,幼兒對于自然界規(guī)律的變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激發(fā)了幼兒對與自然變化探索的興趣。隨著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幼兒在著裝上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都會留許多的汗,冷飲也變成孩子們鐘愛的食品,在家里要開空調(diào)、電風扇等等,這些都是引起孩子們注意的問題,根據(jù)教育要順應(yīng)兒童的自然發(fā)展,要有效地將兒童的發(fā)展納入社會發(fā)展需要,要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要求,我們在設(shè)計組織主題活動時關(guān)注孩子們的興趣和發(fā)展需要,從中尋找制定主題網(wǎng)絡(luò)的線索和依據(jù)。于是主題活動內(nèi)容也就隨即產(chǎn)生——“

  夏天真熱呀!”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感知夏天的特征,能夠區(qū)分夏天與春天的不同之處。

  2、知道夏天熱了,要多喝水、勤洗澡,注意個人衛(wèi)生。

  3、能夠知道幾種避暑的方法。

  三、活動與指導:

  學習活動方案(一)

  內(nèi)容

  認識夏天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夏天的景色和各種樹葉、小草的變化,初步知道夏天到了。

  2了解夏天的特征,萌發(fā)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活動前讓父母帶幼兒去公園幫助觀察夏天的景色和各種樹葉、小草的變化,散步活動時引導幼兒觀賞幼兒園的風景。

  流程

  談話活動----欣賞圖片----布置墻面

  實施要點

 。ㄒ唬┱勗捇顒樱

  A、前幾天我們在公園園里看到了大樹、小草有什么變化?

  B、幼兒大膽地說說自己看到的事情。

  (二)欣賞圖片

  1:夏天來了。哪些小動物出現(xiàn)了

  2、河里有什么花

  3、看看我們的穿著,有什么變化嗎?——夏天到了,天氣變熱了,小朋友們穿上了薄衣裳。

  4、與幼兒一起進行總結(jié)(可以用小朋友的語言來創(chuàng)編)

  ——夏天到了、天氣熱了

  ——蟬兒叫了了、荷花開了

  ——小朋友們換上了薄衣裳

 。ㄈ┎贾脡γ

  涂色,共同布置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到戶外、在家里也尋找夏天還有哪些變化,(如吃冷飲、開空調(diào))感受大自然的變化。

  反思

  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小班幼兒對夏天的前期經(jīng)驗還很少,分不清季節(jié)和季節(jié)的特征,對夏天的景物了解不多,如:不知道蟬,也從沒見過,但從談話中能發(fā)覺幼兒們對樹、樹葉、小草的觀察很仔細,知道他們到夏天都有些什么變化了,我想知識需要積累,尤其是對小班幼兒,如果在主題結(jié)束時再進行一次類似總結(jié)性的這樣活動,效果一定會更佳。

  學習活動方案(二)

  內(nèi)容

  美麗的花裙子

  活動目標

  1、學習先涂顏色,再勾花邊的方法裝飾裙子。

  2、增加對線條、圖案美和色彩的感受和表現(xiàn)能力。

  活動準備

  范畫,裝飾的裙子圖片,未裝飾的裙子輪廓圖。

  流程

  圖片討論——模仿示范——幼兒作畫——作品展示

  實施要點

  一、圖片討論出示圖片1和2,

  這個小朋友穿上這么漂亮的花裙子,她們多高興啊!

  咦,這個小朋友怎么啦?她為什么不高興呢?(因為她的裙子是白色的,沒有她們的花裙子那么美。

  請小朋友們想想辦法,怎樣讓她的白裙子變成花裙子呢?(就用我們的小手、彩筆來幫幫她吧。

  給她的白裙子上畫什么呢?畫花兒、魚兒,小兔子,熊貓,蘋果……等等

  二、模仿示范:

  先用兩三種淺顏色蠟筆涂在裙子上。再用較深的彩筆在上面勾出花紋?,小姑娘笑啦,她感謝小朋友們?yōu)樗氤龅暮棉k法。提問:除了可以畫這種圖案,還可以畫其它的嗎?(小朋友、房子、機器人…)

  三、幼兒作畫: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

  四、作品展示:

  對優(yōu)秀的作品進行評析,予以獎勵。

  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覺幼兒的繪畫能力有了很明顯的進步,大多數(shù)幼兒都能夠涂滿顏色,用繪畫來表現(xiàn)自己的意思,有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例如:趙藝萱、葉恬妮能夠畫面構(gòu)圖飽滿,有動物、人物、植物,同時運用漸變涂色。大部分幼兒能用線條、圖形加以簡單地組合來表現(xiàn)事物的大致特征,并且色彩鮮艷,能夠畫滿整個畫面。

  小班幼兒的想象力非常豐富,能夠說出在白裙子上畫上……有的甚至能說出畫面的情景。但幼兒在具體繪畫的過程中,對于自己講述的內(nèi)容卻不能畫出,這就造成了眼高手低,于是看別的小朋友畫什么,就跟著模仿什么,每個小組有每個小組的風格。能力比較差的幼兒也把白裙子變成彩色的,而且涂色均勻。

  學習活動方案(三)

  內(nèi)容

  找涼快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幼兒知道夏天天氣很熱,人們想出各種辦法使自己涼快起來。

  2、在游戲活動中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如:看圖說一句完整話。

  活動準備

  夏天使人涼快的小圖片若干。

  流程

  啟發(fā)提問——引導講述——游戲

  實施要點

  一、啟發(fā)提問:

  夏天天氣真熱啊,有什么辦法使自己涼快呢?

  二、老師引導幼兒講述:

  1.夏天我們要穿裙子,短褲,還要穿什么?

  2.剛才有的小朋友說,天熱了可以扇扇子,開電扇,還可以用什么辦法使自己涼快?

  3.晚上睡覺和冬天有什么不同?(睡席子)

  4.天熱了,吃什么可以涼快?

  5.天熱了每天還要干什么?

  6.天熱了,你們最喜歡玩什么?

  三、游戲:

  幼兒摸一張卡片,如:卡片上上一只電扇,便說:夏天開電扇很涼快。

  反思

  天氣熱了,幼兒有生活經(jīng)驗;顒又杏變赫f的比較多。

  發(fā)現(xiàn)問題:幼兒提到可以游泳可以涼快。幼兒都說自己會游泳邊做動作,可是具我了解幼兒是不會游泳的。我覺得這是與幼兒的知識水平有關(guān),他們的想象與現(xiàn)實混淆,F(xiàn)在正直夏天,馬上要放暑假,非常有必要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反思;在以往的活動中,我們的目標是不變的,但是在二期課改理念的背景下,我們要舍得放棄,給孩子當前最需要的,作到隨時有教育,心中有孩子。

  學習活動方案(四)

  內(nèi)容

  洗澡泡泡多

  活動目標

  1、了解洗澡的方法,有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習慣

  2、在相互合作中體驗洗澡的快樂

  活動準備

  塑料娃娃,香皂,沐浴露,毛巾

  流程

  討論交流——實踐操作——提升經(jīng)驗

  實施要點

  1、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每天熱熱的,除了很多汗怎么辦?想什么辦法是身體舒服?

  2、洗澡時要準備那些東西?

  3、想象身上什么地方匯出很多汗?先洗什么?后洗什么?要注意什么?

  4、娃娃也很熱,除了很多汗,怎么辦?

  5、請小朋友作爸爸媽媽,幫他洗澡

  要求:洗之前討論一下,誰負責抱娃娃,誰負責洗?

  6、你剛才是和誰一起洗得?如何洗?

  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都很樂意與幫助娃娃洗澡,愛洗澡的情感體驗得很深刻;顒拥姆諊芎,小朋友的思維積極活躍。

  可是老師在實際操作中過于操之過急。一些重要的提問遺忘。比如:洗澡時應(yīng)該注意什么?等。這些在活動之前應(yīng)該讓小朋友進行討論,或者在活動后讓朋友進行交流。

  缺少了這一方面的的要求整個活動顯得缺少內(nèi)容,和深一層次的價值挖掘。

  四、活動案例:

  案例(一)乘涼

  案由:

  在《夏天真熱啊》主題活動中,幼兒在戶外活動時,火辣辣的太陽曬的孩子門一個勁的喊熱,滿頭大汗。于是,我把活動器械移到蔭涼的地方,孩子門的活動興趣又開始高漲,既保證幼兒的戶外活動正常開展,又避免了太陽的暴曬。孩子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差,即使很熱,但是活動的興趣還是高漲。在烈日下活動,影響幼兒的健康。于是我預設(shè)了兒歌《乘涼》,根據(jù)兒歌的難易程度,把各種教學方法結(jié)合起來使用,引導幼兒主動地學習,提高了幼兒學習兒歌的積極性。于是我問“一片樹葉蔭一點,是什么意思?”孩子中沒有人回答。這是我出示兩棵樹,一棵是一片樹葉的樹,教師組織的教育活動既要適應(yīng)幼兒的發(fā)展,又要通過引導幼兒直接參與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一棵是許多樹葉的樹,然后提問“如果玩的熱了,你會站在哪棵樹下?為什么?”這時孩子馬上能理解,“大樹下,樹葉多,會涼快些。”有位幼兒馬上說“剛剛早上我們在房子旁邊也很涼快。”孩子馬上理解了兒歌的內(nèi)容,自然學起來很快。于是,我把活動移到戶外,當幼兒念完兒歌,就去找地方躲起來,樹下,房子陰影下,小傘下,太陽帽下等,老師扮演太陽公公去找,幼兒的興趣頓時高漲。但是,我覺得一個教學活動的價值不單單是會念就好了,應(yīng)該挖掘的更深一點。在這個內(nèi)容中,我趁熱打鐵,利用游戲進行語言活動的同時,還可以讓幼兒改變兒歌中的詞語,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于是,讓幼兒把最后一句該掉“我們藏在??下,太陽公公看不見。孩子門的興趣又一次達到了高潮。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創(chuàng)新興趣。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兒歌,效果很好,很快學會了。我覺得每次活動目標的達成并不是結(jié)束,而是下一次活動的開始,于是活動又可以延伸到找涼快的環(huán)節(jié)。使幼兒覺得每次活動都好象在玩,不知不覺的掌握了不少本領(lǐng)。也許這就是二期課改的魅力所在吧。

  分析:

  一開始兒歌活動教師站在自己的角度,使幼兒感到一片茫然,教師及時調(diào)整,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使幼兒理解兒歌,并深層的挖掘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使語言活動的價值更大。在教師不斷指導幼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是在不斷的自我成長。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差,教師要創(chuàng)設(shè)適合幼兒的方式抓住時機,從幼兒實際出發(fā),以幼兒發(fā)展為本,正真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

  案例(二):美麗的夏裝

  案由:

  幼兒進行區(qū)域活動時,美工區(qū)是有一組是“設(shè)計裙子”

  ,要求幼兒利用提供的材料裝飾裙子。提供的材料有貼紙、蠟筆、膠水、雙面膠、各種圖片、幾何圖形等等。正在老師巡回觀察幼兒的操作時,我發(fā)現(xiàn)葉恬妮在裙子的左右兩邊貼上了兩個一模一樣有小花貓圖案的正方形,我隨即問道:“這個是什么?為什么兩邊是一樣的?”

  她回答說:“這兩個是裙子的口袋,左面一個,右面一個!我有一個裙子也是這樣的!”在裙子的上方紐扣的位置,她還用圓形的笑臉帖紙

  貼在上面,看來幼兒對于對稱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概念和理解。

  分析:

  案例中孩子對于生活中的事物能夠在活動中進行模仿,說明生活中的事物對于孩子有一定的影響力。在選擇材料上,其實孩子有自己的好辦法,在面對所要進行的游戲活動的制作,沒有意識到自己要特意去用對稱的做法,而是自己想辦法進行設(shè)計、,。因此我們認為,在幼兒日常生活及學習活動中出現(xiàn)問題或遇到困難時,自己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不在于他們是否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于他們是否具有自己解決問題的心理主動性。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是幼兒之間問題的解決者,而是幼兒解決問題的引導者。

  案例(三):到海里游泳

  案由:

  “夏天的太陽和冬天的太陽有什么區(qū)別?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這幾個問題拋下去,引起了小朋友的激烈的討論。

  梁羽沖說:“不一樣,夏天的太陽照的人熱熱的。冬天的太陽照的人暖暖的。”

  錢宗說:“我喜歡冬天的太陽,很舒服的。”

  羅伊說:“夏天的太陽熱死了。”

  陳俊杰說:“夏天的太陽大大的,冬天的太陽小小的。”

  “那你有什么辦法,讓自己更涼快些么?

  陳丹尼說:“到陰涼處。”

  沈瑩說:“倒空調(diào)里。”

  一會兒的功夫,小朋友講了很多的辦法?墒蔷C合起來看,大致就幾個,思維固定住了。

  我很著急得說:“想想看,你能吃什么東西,會讓自己涼快?到哪里會涼快?還有什么辦法?”

  一問完,梁羽沖立刻反應(yīng)過來:“我知道,那個熱的水放在窗戶前,變涼了,喝了就會涼快的。”

  張家旺:“吃冰欺凌。”

  馮信誠說:“還可以把水放到冰箱里,一會兒就變成冰冰的。”

  錢宗雙手向外推,很著急得說:“老師,到海里,也會涼快的。”

  話一落音,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我們?nèi)ズ@镉斡景伞R矝隹鞗隹彀伞?rdquo;

  有的小朋友學起了小蝌蚪,有的小朋友學小青蛙。大家都站了起來,在大海里快樂的有用。

  分析:

  活動的目標是活動前制定的。對整個活動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本次活動中,幼兒顯然也對冬天和夏天的太陽有了明確地認識。

  但是,尋找涼快的方法則似乎總是被固定在幾個方面,出現(xiàn)一度的思維僵化。

  因此,這個時候就必須拋開預定的目標,過程的束縛,需要教師的隨機應(yīng)變。

  涼快的方法很多,不僅有來自外力的(借助各種工具),也有來自內(nèi)力的(吃各種涼快的東西),還有借助自然的力量(到大海里)。

  要做到心懷大目標,隨時調(diào)整小目標,調(diào)整過程。

  經(jīng)過老師的引導,幼兒的思維打開了,變得更活躍了,想出一很多很多的辦法。

  案例(四):愛護幼兒積極性

  案由:

  在參觀帽子店的時候,我引導他們說說“帽子的顏色、樣式是怎么樣的?”

  一下子只聽到幼兒回答的聲音,“有紅的、白的、綠的、黃的……”;“有的帽子

  有帽沿的;有的帽子沒有的;有的帽子上面有一只小白兔,有的帽子沒有的……”。

  經(jīng)過引導討論幼兒發(fā)現(xiàn)了每頂帽子的顏色和樣式是不一樣的。這時候,我班最愛

  問“為什么”的鮮毅,他突然問:“老師,為什么有的帽子有帽沿,有的帽

  子沒有呢?”對于幼兒提的問題,我進行了表揚,并告訴他其中的原因,使他滿

  意的笑了。

  分析:

  幼兒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他們對一切感到新鮮、好奇,他們對什么都想知

  道,什么都想問。“想問”、“好奇”,這正是走向創(chuàng)新的最初的萌芽。在這次活動

  中,我珍視幼兒的這種“想問”、“好奇”,保護幼兒的這種“發(fā)問”、“好奇”的

  品質(zhì)。就這樣幼兒提問的積極性更高了,從而既鼓勵他們大膽發(fā)問,大膽質(zhì)疑,

  又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

  策略:

  1、在觀察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討論,從而使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

  2、當幼兒愛問“為什么”時,老師應(yīng)該給予表揚,保護他的好奇心。

  效果:

  使幼兒愛問“為什么”的積極性提高了,也推動了其他幼兒的好奇心。

  案例(五):夏天的西瓜

  案由:

  在《大西瓜》的活動中我把任務(wù)布置給了幼兒:變西瓜送給娃娃。幼兒們都很樂意接受這個任務(wù),我在講解示范時他們聽得很仔細,動手操作時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了剪刀和紙,可幼兒的行為卻大大出乎我的意外,在操作時出現(xiàn)了很多失誤。

  失誤一:雖然我反復強調(diào)對折后開口處向上,可還有一些幼兒開口向下。剪出的東西一分為二了。

  失誤二:個別幼兒除了在上面剪弧線外把底部一條橫線也剪去了。

  失誤三:許多幼兒不會憑空剪弧線,帶有直線條的味道。

  失誤四:即使一些幼兒能剪弧線,但但上、下彎度長短比例把握不了,難以成“西瓜”型。

  所以,這次活動很失敗,除了三名幼兒勉強算剪出西瓜外,其余都沒體驗到成功,許多幼兒開始對剪沒有興趣和積極性了。

  分析:

  所謂“因材施教”,就是在探索活動中,教師要了解幼兒的特點,選擇和制訂一些適合幼兒特點的方法與材料,這樣不僅幫助幼兒學習探索的方法,同時也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方法,這對幼兒來說是受益匪淺,能終身享用。通過此次學習活動的實踐研究,我已體會到讓幼兒憑空剪弧線對小班年齡的幼兒來說有難度,已經(jīng)超出了他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了,所以,教師要樹立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觀念,按幼兒需要及時地調(diào)整材料,讓幼兒們在與適合自己發(fā)展的材料的交互作用中獲得更多的經(jīng)驗和學習興趣。

  對策:

  在區(qū)域活動中我重新調(diào)整了材料,根據(jù)我班幼兒能力的差異為不同層次的幼兒投放了不同層次的材料,如:能力強的可對折憑空剪出弧線,能力一般的根據(jù)范例模仿,按老師提供的線條進行剪,能力差的準備好西瓜讓他們進行涂色。

  效果:

  這一次許多幼兒都體驗到了成功,他們興奮的拿者自己剪好的西瓜高興地對我說:“老師,我會剪西瓜了”幼兒們滿足和自豪的表情也使我體會到:其實,“失誤”并不是壞事,如果教師能在失誤中發(fā)現(xiàn)問題,那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也使自己得到了進步。

  案例(六):找涼快

  案由:

  夏天給人的感覺真熱呀,早鍛煉時,有的幼兒偷偷地來到了大型玩具下;有的幼兒來到了樹底下,看見孩子們的這種舉動,我想何不開展一次《找涼快》的活動,幫助幼兒想各種方法使自己涼快,從而把幼兒零散的經(jīng)驗來一次匯總。

  活動開始,我預設(shè)了這樣一個問題:夏天的天氣好熱呀,那么,想什么辦法使自己涼快?幼兒有這方面的生活經(jīng)驗,于是,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李夢佳說:“夏天很熱,我戴太陽帽就涼快。”易茜茜說:“夏天很熱,我就躲到大樹下面。”張智鴻說:“我在空調(diào)里就涼快了……沒想到,孩子們找到?jīng)隹斓姆椒ㄟ真不少。

  為了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身邊的涼快,我又預設(shè)了五個問題。分別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衣服,睡覺的小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等,并多了一個‘為什么’,幼兒的注意力很快投向了衣服,張冰妍說:“夏天我穿了裙子,因為,穿裙子涼快。”我豎起大母指,表揚了他“說地真棒”,張冰妍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其他幼兒也不甘示弱。唐宏奕說:“我穿無袖的衣服,無袖衣服沒有袖子,手涼快。”“說的真好”我又一次豎起了拇指。沒想到,‘為什么;三個字在小班幼兒中的威力也很大,激起了他們說明理由的欲望。

  游戲是幼兒的最愛,在我神秘的眼神和小聲的話語把孩子的注意力調(diào)動起來,每當布袋停留在自己手中,就急急地找到圖片,雖然各自說的能力差異較大,但我及時地給予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

  分析:

  天氣炎熱是夏天最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因此,也給幼兒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特別是在戶外活動中,幼兒的感受最真,于是,就產(chǎn)生了主動找涼快的舉動。我設(shè)計了此活動。第一:是把幼兒的經(jīng)驗進行一次匯總。第二:用游戲餓方式激起幼兒表達的欲望,發(fā)展語言能力。

  考慮到小班幼兒只會關(guān)注自己的某一方面,于是,在幼兒自主回答后,我又專門設(shè)計了五個提問,分別從自己的衣服;睡覺的小床;吃的東西;最喜歡玩的地方,在相互交流中讓幼兒發(fā)現(xiàn):使自己涼快的方法有許多。這不僅可以幫助幼兒打開思路,從多角度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各種使自己涼快的方法,還能從關(guān)注自己逐漸轉(zhuǎn)到關(guān)注同伴的舉動和話語。

  最后考慮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動靜交替的原則,設(shè)置了游戲活動,在游戲中鞏固知識,發(fā)展語言。幼兒此時的興趣高于任何時候。同時,又考慮到幼兒的能力差異,于是,我將布袋的停留點進行了有意性地停留,先從能力強的,到能力中的,最后到能力弱的。并在心目中,對他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這樣依次停留看圖表述,及時肯定,幼兒在這樣的氛圍中很愿意在同伴面前表述,又增強了幼兒的自信。

  五、活動反思:

  為讓幼兒能夠充分地體驗夏天的特征,我們做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嘗試。”主題活動是以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結(jié)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的。它帶領(lǐng)著幼兒去觀察探索自然規(guī)律,了解大自然的變化。同時也得到了家長的積極配合,使的活動能順利地開展。

  活動開始階段我們組織了各種各樣的語言活動,例如學習兒歌《乘涼》、《花露水》、《找涼快》等等,又讓幼兒欣賞故事《夏天真熱呀》,讓幼兒先對夏天有個一個概括的理解,并能夠說出夏天的特征;美工活動方面幼兒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和鍛煉,例如在繪畫活動中開設(shè)了《美麗的夏裝》、《設(shè)計雨傘》等等;美工區(qū)也進行了《制作扇子》、《制作涼帽》、《學理發(fā)》等手工活動;生活區(qū)中讓幼兒體驗《給娃娃洗澡》、《洗洗小手帕》等,讓幼兒充分地感受到夏天的主題活動給幼兒帶來的樂趣,并從活動中提升幼兒的經(jīng)驗。

  1、通過活動的開展,幼兒對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充滿信心,特別是動手能力方面的活動幼兒的積極性得到提升,對于剪、折、粘以及色彩的簡單搭配能基本上掌握。

  2、幼兒的清潔意識得到增強,知道要勤洗澡、勤換衣服。

  3、對于夏天與春天能夠區(qū)分開來,知道先天天氣熱,要多喝水,每個幼兒能夠背誦關(guān)于夏天的兒歌,知道幾種避暑的方法。

  4、與家長進行家園信息反饋,讓家長配合活動,帶來關(guān)于活動的材料,收集有關(guān)活動的信息,使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真正地做到了家園共育。

  5、主題系列活動的設(shè)計與組織注重關(guān)注幼兒的興趣,啟發(fā)引導幼兒的積極思考與大膽動手制作,有機地將各領(lǐng)域教育內(nèi)容與要求整合了起來,在促進幼兒主動、全面發(fā)展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866220.html

相關(guān)閱讀:小班主題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小班古詩主題 詠鵝
沙漠里的交通工具?駱駝
小班主題教案:我是大哥哥、大姐姐了
小班主題教案:《幼兒園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