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育兒備忘錄中,有兩條:
20、永遠不要與別人的孩子攀比。別人孩子的優(yōu)點只能做為有章的榜樣,不能做為訓斥有章的理由和依據(jù);
21、也不允許有章與別的小朋友攀比。別的小朋友擁有的特殊待遇不能成為有章索要相仿待遇的理由和依據(jù);
我知道,攀比是一種非常不好的心態(tài)。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可能什么都比別人強;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可能面面俱到。應該說,攀比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xiàn)。成人的攀比心理造成對生活的不滿和情緒的浮燥。而與別的孩子攀比,不但令家長不快,更容易打擊孩子的熱情。
攀比是沒有止境的,當父母要求自己的孩子象同學甲那樣考第一,象同學乙那樣熱愛家務勞動,象同學丙那樣能寫會畫時,孩子是不是也可以要求父母能象同學丁的父母那樣送他跑車,象同學戊的父母那樣允許他晚上十點以后回家,象同學已的父母那樣不干涉他交女朋友?甚至,當父母要求孩子這樣那樣時,孩子也會要求父母這樣那樣,就象笑話里講的,父親對兒子說“林肯象你這么大的時候是名優(yōu)等生”,兒子對父親說“林肯象你這么大的時候是美國總統(tǒng)”。
這些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但真正操作起來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得到。在這個浮燥的競爭劇烈的社會里,父母會是不由自主地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更好,希望他們比自己強,生活得比自己好。而且,孩子越大,這種心理也就會越強烈。
當有章八個半月已經(jīng)能自己走路時,我的興奮勁兒完全是一種優(yōu)勝者的嘴臉?僧斷従蛹业膸讉跟有章相仿的寶寶已經(jīng)能叫爸爸媽媽,而有章卻仍然什么也不會說時,我心中的焦急也完全是出于落后者的慚愧。所以說,雖然我嘴上說不要攀比,但在我的心里已經(jīng)開始攀比了。做永遠比說難得多。
yangkangting 的回復: (寫于8/6/2002 11:04:39 AM)
廷廷一歲以后,我的認識似乎有了飛越,孩子有其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哪個時期做什么,他自己心里有數(shù)的,也就是所謂的敏感期,外力是難以影響的,大人急也急不來。他現(xiàn)在不會,是因為他這項敏感期未到。廷廷的大運動能力平平,但精細動作很超前,專注力也是令人吃驚地好。每個寶寶發(fā)展各項能力的時間不一定相同,只要寶寶健康正常,說不定哪一天他突然就操練自如了。本來我已經(jīng)放棄讓廷廷學爬了(他爸爸和伯伯都沒有經(jīng)過爬直接會走),他卻在上個月(13月)的某一天突然自己學會了標準的手膝爬行。雖然也可以搖搖晃晃地走幾米,但他更喜歡飛快地爬,這是他爬的敏感期來了。廷廷爸爸很著急讓他走,老是把他從爬的姿勢一把抱起來訓練,我就不同意,在寶寶愿意爬的時候就讓他盡情地爬,等他身體各種機能都準備好了,他自然也能站起來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刈摺?br>
說這么多其實還是一句,沒什么好攀比的,文學史上有一句話“每個人都是‘這一個’,不是‘那一個’”,寶寶有他自己的個性,無須也無法強求他每方面都是最好的。
lillianlee 的回復: (寫于8/6/2002 10:09:30 AM)
真是的,說著容易做著難。
我曾經(jīng)多次在心中提醒自己不要去攀比,但是,當看見一個只比鐵蛋大10天的孩子,能夠坐得直直的,而鐵蛋還坐得一溜歪斜的時,我還是忍不住提醒對方父母:鐵蛋已經(jīng)長牙了!然后看見他們?yōu)樽约旱膶氊悰]有長牙而焦急的樣子,心中很順暢。
這種情緒如果不能克制,將會直接影響到對孩子的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簡單的概括一下,人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前者的影響更大,沒有高學歷也許是欠缺,但是沒有好家教就是無法彌補的損失。在我周圍經(jīng)?梢钥匆姄碛胁┦繉W位卻沒有家教的人,不僅遭到與之相處的人們的討厭,而且還會影響到導師對其的看法,從而直接影響事業(yè)的發(fā)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03484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