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養(yǎng)成說謊的習慣可不好,要從小就教育杜絕這種壞毛病,爸爸媽媽意識到寶寶有說謊的小毛病也不要一味的打罵小孩,要了解小孩為什么說謊,說謊的原因有哪些,是不是因為害怕爸爸媽媽的責罰而說謊,還是因為叛逆、調皮,希望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等等這些原因。了解了原因才能更好的教育小孩說謊是不對的,說謊會帶來哪些不好的影響,甚至導致壞的結果。那么面對小孩說謊的習慣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小孩做一個引導。
一、對待兒童說謊行為進行矯正必須要以預防為主的原則
兒童說謊的因素有很多,但總的來說兒童的說謊行為是可以在發(fā)生之前就可以改正的。所以這就要求父母和老師對兒童說謊行為有個清楚的認識,不要認為兒童說謊不是什么嚴重的問題,也不能認為兒童說謊和大人的行為無關,從而聽之任之,不管不問。兒童時期,孩子們思想都很單純,就像一些白紙,可塑造性很強,這就要我們教師家長要在孩子平時就灌輸正確的思想,令孩子們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兒童時期如果養(yǎng)成了說謊的習慣,那么長大后就很難糾正,而且在這種行為的基礎上,可能會演變成嚴重的罪行。毫無疑問,兒童說謊行為的預防是多么的重要。兒童的認知能力差,模仿性強,兒童說謊并無惡意,可謊話成為習慣,后果不堪設想。在認清孩子們的說謊行為后,再針對各種原因進行講解、糾正。說謊是孩子們必犯的一種不好的行為,做為教師和家長就必須正確面對兒童說謊這種行為,要做好教導做用,教育兒童做個誠實的好孩子,養(yǎng)成說真話,有良好習慣的好孩子,從而預防孩子說謊。
二、教師和家長要做好榜樣,減少孩子仿效的機會
家長和教師做好孩子最為親近的人,都必須要講老實話,辦老實事,有了缺點和錯誤要大膽承認,認真改正,為孩子樹立誠實的好榜樣,時時處處都要以身作則,做到“言出必行,行必果”提高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不要輕易許諾,哄騙孩子。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說:“經(jīng)由訓誨的途徑是長遠困難的,經(jīng)由榜樣的途經(jīng)是簡短能行的。”年幼的孩子處于心理發(fā)展上的“圖譜”時期,孩子把成人的行為表現(xiàn)看成是一些“圖譜”,按照“圖譜”模式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因此老師和家長都應注意起好示范帶頭作用。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必須自己先做好。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師本人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而孩子進行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的時候,家長也必須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在孩子面前信守諾言,說話算話,否則有句古話叫“己不正,何以正人”
三、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與氛圍,養(yǎng)成孩子有說真話做誠實人的好習慣
孩子年幼,自己無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只能在成人提供的環(huán)境中活動。兒童說謊跟環(huán)境有關密切的關系,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因忙于工作,經(jīng)常留給孩子一個人在家,或者把孩子放在外婆家,因老人們非常溺愛孩子,聽之任之,很容易導致孩子養(yǎng)成環(huán)習慣。一般來說,孩子年齡越小,越會把自己所想的,所做的如實告訴家長、教師。但有很多時候孩子會帶來壞消息,而這是家長、教師所不愿聽到的,比如“他在外面打架了”,“考試成績差”,“東西打破了”等等,聽到這些話時,有些家長和教師往往會臭罵一頓,這是十分錯誤的,這樣做會傷了孩子稚嫩的心靈,使孩子以后產(chǎn)生恐懼心理。由于年齡關系,孩子們的思想單純,為了下次不會被罵,他們寧愿選擇說謊。所以在教育工作中,老師要注重與家長密切配合,共同為學生創(chuàng)造民主、寬松的教育環(huán)境,讓他們不必為懼怕受批評或者懲罰而說謊,在教育方法要做到愛而不溺,言而有格,講明道理,針對不同情況,區(qū)別對待;要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盡可能滿足學生正當合理的要求,建立好師生關系。要善于表揚那些做錯事而勇于認錯誤的孩子,做到獎罰分明。老師和家長都應有一顆寬容之心,以寬容之心去包容孩子的幼稚天真和蒙味無知,老師不要總是以高分、低分的成績來劃分孩子的好壞。
四、要善于用多種方法培養(yǎng)兒童的誠實正直的品質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jīng)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我們可以把誠實教育貫穿到活動之中。孩子們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活動很感興趣。因此培養(yǎng)孩子不說謊話的教育,我們可以設計一些相關的游戲來進行。例如表演一個“法官”“審判”“騙子”的兒童劇,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的演講等等。在這些活動中。孩子們自然會學到那些東西,一些常說謊的孩子會從中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樣做又可以不傷害他們的心靈。何樂不而為呢?還可以使用榜樣示范。此方法試圖明人怎樣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他們的行為,特別是父母老師、同伴和其他如英雄模范人物等,具有學習榜樣的作用。而榜樣示范法是說老師是適當?shù)臅r間適當?shù)膱龊蠈W生提供一定的榜樣,并對這些榜樣給予積極的評價,學生就會把榜樣的行為當成自己的行動目標,向榜樣學習,從而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運用這一方法的關鍵在于讓學生從內心真正認識到榜樣的確值得學習,讓學生有向榜樣學習的強烈欲望。
五、對兒童說謊行為做出的矯正
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不誠實的表現(xiàn),出現(xiàn)說謊行為時,不能認為“本性難移”“不可求藥”的錯誤思想,而要看到這是暫時現(xiàn)象,老師或家長不能對于想憑說謊滿足自己某種愿望的孩子,不以理會或出口大罵,要認真分析孩子想得到什么,滿足什么,以及這種愿望要求是否合理才做決定。在這情況,家長不能只看表面現(xiàn)象,認為孩子說謊就一定是壞行為,從而不味加以懲罰這樣有時會加深孩子的反抗心理。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合理,如果孩子的要求合理應盡量滿足。如果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就行告誡孩子說謊的危害,耐心向孩子解釋為什么,講明原由。同時在教育兒童說謊行為時還應該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他們也有自尊心,有著自己的想法。當發(fā)現(xiàn)孩子不誠實時,不一定要追問個水落石出為止,不一定非得讓孩子承認自己說了謊,如果非得讓孩子承認自己的謊話,無非是使孩子死不承認;再不就是孩子承認錯誤,但自尊心大受傷害。發(fā)現(xiàn)孩子說謊時不要當眾批評孩子,應該跟他講明道理,然后給他改正的機會,并鼓勵他以后不要再犯,相信他可以做得很好。家長,教師還應正確運用獎懲手段,賞罰分明。家長還要注意建立起親子關系,讓孩子信任父母,依靠父母,不必害怕講出真實情況而受罰。這樣就會及時的防止或幫助去掉孩子說謊的壞毛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07241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