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期間的孩子,特別喜歡按自己的主意去做,他如果在試著用積木搭一個樓,盡管搭不好,卻不讓大人插手,有時會因大人的“好心”幫忙而變得急躁起來,或干脆一把將積木推倒。讓大人氣得想,這孩子怎么這么不可理喻。
這期間也不盡是“缺點(diǎn)”,這時的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增強(qiáng)了,為了達(dá)到目的,也能想辦法克服困難。這是孩子成長的標(biāo)志,是可喜的表現(xiàn),當(dāng)父母的不要以包辦、強(qiáng)制來干涉孩子的行動。
對反抗期的孩子,父母要了解其心理特征,不要簡單地以為孩子不聽話,更不要打罵孩子。因?yàn)榇蛄R是起不到好效果的。
當(dāng)然,孩子小,他們的行為有時難免有偏差,父母不可能不去糾正和指導(dǎo)。對他們,講道理依然是有效的,不過要注意方式。針對他們動不動就說“不”,而且說了后又要堅持的特點(diǎn),家長可采用迂回策略,有時不妨耍!靶』ㄕ小薄
最有效的方法是不給他說“不”的機(jī)會。比如,你若想帶孩子出去玩,而孩子也喜歡室外活動,你不要問他“咱們出去玩嗎?”而是給他一個選擇,以防孩子脫口而出“不”字。既打亂了你的計劃,又使孩子為了堅持他自己的意志而“忍痛割愛”。選擇題一般是在孩子目前不大愿意做的事和你打算讓孩子做的事之間進(jìn)行。例如,孩子已經(jīng)看了一會書了,你就問:“是出去玩,還是在家看書?”既然孩子已經(jīng)看了半天書了,那么答應(yīng)只有一個玩嘍。孩子在做了選擇后,會很滿意地、高高興興地出門的。
一般說來,經(jīng)過一兩個月時間,孩子就不再那么倔了,他開始愿意父母用商量的口氣直接問他“做……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074480.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