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才藝培養(yǎng)的“黃金時期”
“聽”孩子的畫
其實畫畫一點也不難。
首先要撇開“畫的像”的錯誤觀念,對幼兒來說,畫畫就像大人寫日記般,他們會以既有的、熟悉的表現手法,用點、線、圓各式圖樣,“記錄”深刻于心中的生活經驗,幾條簡潔的線,代表的是媽媽:紛亂的錯誤,代表的是弟弟:圓圓的形狀,代表的是好吃的餅干....。。孩子用“畫”來講述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所以,我們看孩子的畫時,并不是看他畫得像不像,而是要“聽”他畫中所表達的東西,并去理解、關心、尊重他所訴說的內容。在引導涂鴉期的孩子(兩—四歲)畫出心中意象和對生活經驗的感受時,您還可在孩子用點線描畫的圖樣旁,加上附注文字。以言語引導孩子畫畫
當孩子想要畫一件事物,卻不知如何表現時,請您以“言語”來引導他做畫。例如:孩子想畫“大象”,您可先和他一起討論大象的特征,若能輔以圖片或書籍,加深孩子的印象,甚至帶孩子到動物園觀看,都能加強孩子對畫作內容的表現欲望及構成概念。然后,鼓勵孩子以基本形狀---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分別做頭部、身軀、四肢的描繪。“想一想,大象的頭和長長的鼻子像什么形狀?圓形還是長方形?”“很好!身體又是什么形狀呢?”“長方形。”若要進一步豐富孩子的畫作內容,則可和孩子共同討論分享,掌握何人、何時、何地、何事的原則,對孩子做言語上的刺激。以畫烤肉為例,問孩子:“你和誰一起去呢?”“在什么地方烤肉呢?草地?河邊?”“是早上?傍晚?還是晚上烤肉呢?”“除了烤肉,你們還做了哪些事?聊天?喝飲料?唱歌?打球?”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
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更是幫助孩子在藝術天地成長的重要方式。舉例來說,帶孩子去動物園、游泳、烤肉、爬山、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飯、洗澡、刷牙,睡覺等點點滴滴,都是豐富孩子作畫靈感的最佳來源。孩子要透過親身的體驗,才能描繪出生動、真摯、充滿情感的作品,不會老是畫一些內容空洞、缺乏變化、讓父母納悶的畫了。這樣的作品,即使在技術上還不成熟,也能打動看畫人的心,孩子更能在繪畫過程中得到滿足。提供能引起共鳴的圖畫書
借助圖畫書引導孩子作畫,可培養(yǎng)他判斷、選擇與整合的能力。不過,圖畫書內容要合乎幼兒的語言理解程度,并且以圖書為主、文字為輔。陪伴孩子進入童話世界
作畫的題材不難尋,只要有敏銳的感知心:作畫的方式不難,只要勇于嘗試與創(chuàng)新。當孩子發(fā)現新穎的、屬于自己感受且美好的表現方式時,他的畫就有了生命。大人千萬不可畫給孩子看,或要求孩子臨摹,這些都會逐漸抹殺孩子對事物的統合、分析和安排的能力,以及他表現內容的獨創(chuàng)性。
對待孩子繪畫十大忌
1、當孩子繪畫時,不停嘴地在一旁評論;
2、追究每個細節(jié)是否合乎現實,并要求立即更正;
3、當孩子要求繪畫用具時,總是不厭其煩地強調筆和紙的價格,不要浪費;
4、不斷提醒孩子注意手和環(huán)境的清潔,使孩子不能注意力集中或因為害怕批評而放棄繪畫;
5、當孩子把作品送給父母觀賞時,不愿痛快地進行表揚,總要重復“不要驕傲”之類的話;
6、要求孩子達到尚無能力達到的繪畫技巧;
7、不恰當地總是同其他孩子進行比較“你看人家畫得給你好”,以為可以刺激孩子的上進心;
8、過早地把孩子送去學畫成人畫,束縛其自有的豐富想像力;
9、因為畫技尚不成熟而對孩子當面諷刺挖苦;
10、未經同意擅自處理孩子喜愛的作品;如果你不幸選擇了“是”,那么你在對待孩子繪畫方面真的應該“補課”了。>>搖媽分享:【親子時光】開開心心,涂涂畫畫
搖籃網育兒問答:搖籃網友品味幸福人生問:孩子喜歡畫畫,但是完全亂畫一氣,怎么辦?
搖籃網特聘專家馬蘭花解答:寶寶愛涂鴉,不但不應該制止,反而應該支持,因為,寶寶到處涂鴉,其實是好處多多的?傊,讓寶寶隨心所欲地涂鴉,試驗各種色彩的搭配,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絢麗多彩的想像空間。這種創(chuàng)造想像空間的能力對寶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查看全文
推薦閱讀:
妙招!輕松培養(yǎng)孩子學畫畫興趣
導讀:孩子學會畫畫,是每個家長都力求的。可是,你知道怎樣激發(fā)孩子培養(yǎng)孩子對畫畫的興趣愛好嗎?家長要學會正確有效指導孩子學畫畫。
孩子學畫畫創(chuàng)意比素描更重要
導讀:孩子從3歲、4歲就開始了畫畫敏感期。孩子在畫畫敏感期到來時,往往通過涂鴉和畫各種畫來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是孩子在表達能力不夠完善時的一個補充,也是孩子充分發(fā)揮自己想象力和兒童獨有創(chuàng)意的一種方式。在這個時候,家長該做的就是陪著孩子“玩”畫畫。
12
育兒關鍵詞:孩子畫畫
給父母的十個建議
1、以表揚為主,不加任何附加條件。對獨具個人創(chuàng)作特點的尤其多加鼓勵。以建議的口吻提出改進意見。
目的:增強自信心,承認和接受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
2、在家中開辟一面墻專門懸掛孩子的作品,或開辟一個角落供其創(chuàng)作。
目的:使孩子感受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3、每逢家中親戚朋友過生日鼓勵孩子作畫相送,以此讓孩子表達感激之心。
目的:以孩子自己用心創(chuàng)作的作品代替用錢購買的禮物。
4、為孩子提供不同規(guī)格的紙張和多種繪畫材料。在使用大塊油彩時可用成人舊衣物作為工作服使用;顒油戤呑尯⒆訉W會自己收拾打掃。
目的:讓孩子盡情工作,避免不愉快爭吵。
5、當孩子解釋自己的畫時注意傾聽,遇有不解的地方及時提問。
目的:表示對孩子的尊重。
6、當孩子因敘述能力有限無法講清自我感受或現實情景時請他畫下來,以利于孩子再次歸納思考,并組織想要表達的語言。
目的:同時是一次口語復述的聯系。
7、如孩子情緒過于緊張激動,傷心郁悶,成人可以用畫畫的方式與孩子對話,起到發(fā)泄疏通的作用。
目的:讓孩子在平和的氣氛中恢復平衡。
8、在孩子作畫時可以放些輕音樂,有益于孩子發(fā)揮想像力。
目的:讓孩子享受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
9、帶孩子參加成人聚會或與孩子無關的活動時攜帶繪畫用具。
目的:以防孩子感到枯燥乏味。
10、挑選孩子的作品進行收藏,標上日期,題目以及孩子特有的解釋。
目的:記錄孩子精神成長的財富。
結語:家長教孩子畫畫主要目的是為了啟蒙孩子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專注安靜的性格和喜歡畫畫的興趣,我們不可能也不必要讓孩子將來都成為畫家,而是盡量讓他們成為具有美的心靈、美的品德以及成為富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人。不能過早過多地想到是為了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小畫家、小美術家,這樣家長教孩子畫畫就會感到是一種有趣的繪畫活動,變成一件十分輕松、快樂的事情。>>【成長筆記】——邁邁的畫畫作品不再那么抽象了
推薦閱讀:孩子畫畫:像不像與好不好
導讀:從繪畫來說,長期以“像不像”為標準評價畫作,會使繪畫成為一個簡單的由眼睛到手的過程,由于沒有“心”的參與,也可以說是一個類似“復印”的過程。長此以往,孩子的繪畫過程就僅僅是一個由眼睛到手的過程。因此,他的眼睛里有畫,心里沒有畫。
父母如何做孩子畫畫的啟蒙老師
導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如何在第一時間發(fā)現并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是每一位為人父母的家長朋友們必須要思考和關注的問題。比如大多數孩子都喜歡涂涂畫畫,而父母又該怎樣從自身出發(fā)逐步引導孩子將喜好亂涂亂畫的行為變?yōu)樘亻L呢?
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08744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