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
本周閱讀了《幼兒教師最需要什么》一書中的第三章節(jié)“幼兒教師最需要的教育機智”中的“讓孩子在
勞動中享受快樂”,蘇聯(lián)的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講到體力勞動對于小孩子來說,不僅是獲得一定的
技能和技巧,也不僅是進行道德教育,而且還是一個廣闊無垠的、豐富的思想世界。
想要讓孩子在勞動中享受快樂,應該先要讓孩子熱愛勞動,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但是,就目前的
現(xiàn)狀看來,如今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別說完成什么勞動了,那么這就要我們從小幫助孩子樹立
愛勞動的觀念。
今年我?guī)У氖?a href="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xiaoban/" target="_blank">小班的孩子,和孩子相處已經(jīng)兩個多月了,在和孩子們相處的這段時間里,我漸漸地發(fā)現(xiàn)
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屆孩子不如一屆,班里較多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有的不會穿鞋子,每次都等
著老師和阿姨穿,從來不主動學著自己穿。有些孩子吃飯的時候連勺子都不會拿,桌子上米飯吃的到處
都是,有的孩子脫衣服也不會等等,那是什么原因?qū)е潞⒆觽兊纳钭岳砟芰@么差呢?很大原因就是
因為家長的寵愛,在家家長們都幫自己的寶貝做好了這些事情,從不給孩子機會自己去學習,自己去完
成,或者很多的家長機會是給了,但是沒有耐心讓孩子一次次的學,看到孩子一次學不會就放棄了,自
己去幫助孩子,在家長的眼中孩子總是還小了,大一點會會的。其實,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從小培養(yǎng)孩
子愛勞動的好習慣,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家中可以指導孩子簡單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
如,讓孩子幫助家長一起整理房間,學會疊衣服。幫助奶奶掃地,擦擦桌子、整理自己的圖書和玩具等
等,家長們不要覺得孩子做不好,在給自己添亂。其實在孩子們勞動的過程中他們也在成長、學習。孩
子做多了他自然會覺得累了,自然而然體驗到了勞動的艱辛。
愛勞動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我們要幫助孩子們傳承這種美德。培養(yǎng)好的勞動習慣,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很大
的幫助。老師們,家長們,讓孩子一起參與進來,多給孩子勞動的機會,與孩子一起在勞動中成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17567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