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吃喝拉撒睡
每一樣媽媽們都不放心
但孩子終究是要入園的
與其擔心,不如提前做好防護措施!
入園前
做足準備,孩子輕松入園
1制定時間表,提前練習孩子入園后的每個早晨,家里都會像打仗一樣,因此讓家庭成員盡早熟悉操作流程非常重要。每天按照幼兒園的時間表,進行排序,自己做一個教育計劃出來:早餐時間,學習童謠時間,戶外活動時間.....
在要求孩子的同時,家長也要嚴格的遵守時間,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如果不能提前一個月,提前一周讓孩子感受幼兒園的生活節(jié)奏,等到他真正去幼兒園上學的時候,也會要輕松很多。
初入園的時候,要盡量和幼兒園保持一致的生活節(jié)奏,這樣周末后回歸幼兒園才不會演變成“終點又回到起點”。
2帶孩子參觀附近幼兒園如果在入園之前,有幾次到幼兒園孩子的準班級里“玩”的機會,可以大大降低孩子的入園焦慮。
媽媽們可以帶著孩子參觀附近的幼兒園,觀看小朋友們的上課、玩耍;
瞧一瞧盥洗間、午睡房等地方;喂一喂飼養(yǎng)角中的小動物;
玩一玩幼兒園里的大型玩具……
要讓孩子感覺到,幼兒園是一個美好的地方,知道小朋友在幼兒園中做什么,逐漸建立起“幼兒園”的概念。
3為孩子編造一個幼兒園故事孩子不喜歡聽大道理,如果你直接告訴他,在幼兒園里應該怎么做,他們很少能聽進去。
但是如果換成講故事的方式,將幼兒園的生活融入到故事中。
將吃飯、睡覺、上廁所、和同學相處這些問題的做法,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告訴孩子,效果就會很好。
比如,媽媽們可以講一些小動物離開媽媽獨立生活的故事,讓孩子知道幼兒園是孩子們的樂園,是學習本領(lǐng)的地方。
這樣,等到真正要去上幼兒園時,孩子就能很好的適應“似曾相識”的環(huán)境。4多讓孩子結(jié)交新朋友
孩子有入園焦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不知道怎么融入陌生的環(huán)境,不知道怎么和其他小朋友打交道,解決這個問題也其實簡單,媽媽可以這樣做:
多帶孩子出門接觸其他小朋友,鼓勵他主動地和他人進行語言溝通,鼓勵孩子與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
常請小伙伴們到家里來做客,讓孩子當小主人,招待好客人們。
在孩子正式入園前,最好幫助孩子認識一兩個同一個班級的同伴。
這樣,孩子在進入幼兒園時,班級里有熟悉的同伴,孩子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便會減少很多。
寶寶入園啦
及時溝通,降低風險
1向老師介紹孩子的情況盡可能的向老師去介紹孩子各方面的詳細情況,比如孩子的飲食特點,孩子的作息特點,性格特點。
但是家長要注意,溝通的重點不是希望老師給予孩子更多的特殊照顧,而是幫助老師盡可能全面的了解到自家孩子的現(xiàn)狀,對孩子可能出現(xiàn)的表現(xiàn)做到心中有數(shù)。
實在放心不下的媽媽,還可以告訴老師,對于孩子的這些表現(xiàn)家長在家里的處理方式,減少孩子的抗拒感。
2早上送孩子怎么做?
微笑,做簡短告別,每天早上都用同樣的告別語,最好連招手說再見的方式都不要改變。像媽隊平時去送孩子就會說“豆豆,媽媽下午5點來接你“。
孩子可能并不清楚5點鐘的含義,也不知道到下午5點鐘的時間有多長,但每次說同樣的話,讓孩子心理有安全感。當孩子每天都能在同一時間看到媽媽時,他知道媽媽不會“拋棄”他,每天都會來接他,分離焦慮就會降低。
記住,無論孩子有何種反應,媽媽一定不要回頭看,一直走,直到離開孩子。否則,孩子和媽媽自己都會更加焦慮。
3晚上接孩子怎么辦?晚上接孩子的方式也盡量不要改變。比如可以和孩子說“豆豆,媽媽來接你了�!比缓�,給一個輕松的擁抱和見面吻。
千萬不要快步奔向孩子,一下子把孩子緊緊抱在懷里,又親又摟,一副萬分歉疚于孩子的態(tài)度和表情,甚至滿臉淚水,大呼小叫地說“媽媽想死您了,寶貝!”接下來就是娘倆一起相擁而泣。
這樣做的后果,只會將孩子和媽媽自己的入園分離焦慮時間成倍地延長。
4帶上這些小東西,讓孩子安心將幾張全家福的照片帶給幼兒園老師,放在教室中孩子能看到的地方,可以減弱孩子對幼兒園的陌生感。
如果孩子有特別喜歡的玩具,如小布熊,洋娃娃等(一定是安全玩具),或者小毯子,小衣服(有戀物傾向的孩子),可以帶到班級里,也可以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5媽媽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無論媽媽內(nèi)心多么的焦慮和緊張,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來。
媽媽緊張,孩子其實是可以看出來的。有些媽媽喜歡在孩子面前反復說“幼兒園有多好”,這種反常行為,會讓孩子覺得入園是一件“重大事件”,讓他對幼兒園產(chǎn)生畏懼感。
就像帶孩子到醫(yī)生那里看病打針一樣。如果媽媽將自己的焦慮變成“別拍,打針一點都不痛”的囑咐,那就無異于告訴孩子,“打針很疼”,必然讓孩子害怕。
最好的辦法是家長表現(xiàn)得輕輕松松,什么都別說。
媽媽們最怕的
孩子打架了怎么辦
1安全范圍內(nèi)的沖突不是壞事孩子在幼兒園中發(fā)展出的一項重要本領(lǐng)就是交往能力。
正是在沖突中,孩子慢慢學會了如何體會別人的感受,如何用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所以,如果沖突沒有對孩子身體造成傷害,家長也不用太擔心。
2平靜、客觀的了解整個過程首先,你必須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以引導孩子慢慢把當時的情況說給你聽,然后再結(jié)合老師提供的信息,還原事態(tài)的原貌。
無論是打了人還是被人打了,都需要讓孩子知道:打人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對于打人的孩子,要引導和幫助孩子找到不傷害別人的解決之道。
對于被打的孩子,可以教給孩子自我保護的方法,比如躲開。
3父母千萬不要這樣做!
父母不要做的:打了別人沾沾自喜,被欺負了不依不饒。
總是打別人的孩子其實更值得擔心,因為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身體,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更好辦法。
“被欺負了”更多是大人無法承受,其實孩子本身沒有受到多大傷害。
回家后
怎么和孩子聊幼兒園生活
1問題問得越具體越好
對于入園不久的孩子,盡量避免“今天怎么樣��?”“今天都干什么了?”“今天都吃什么了?”等籠統(tǒng)的問題。
而是具體地問:“今天上午是喝牛奶還是酸奶了?”“晚飯吃的是面條還是包子?”問得越具體,孩子回憶起來越容易。
2千萬不要問“負面問題”孩子剛開始上幼兒園時,肯定會出現(xiàn)這樣或是那樣的小問題,家長不要太過擔心,要相信孩子可以自己在老師的幫助下解決。
家長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尤其是不要問一些負面的問題,如“你今天又尿褲子了嗎”“有沒有人欺負你”“今天老師批評你了嗎”。
這些負面問題,只會讓孩子覺得“我做不好”“幼兒園不是一個值得信任的地方”“我再也不要去幼兒園啦”,并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3和孩子一起聊聊今天好玩的東西家長要想讓孩子喜歡幼兒園,就得培養(yǎng)孩子對幼兒園好的印象,多采用正面提問的方式,可以幫助他增加對幼兒園的好感。
比如說,家長可以對孩子說:“哇,你的手洗得真干凈,是在幼兒園學的嗎?”
“媽媽接你的時候看到你和一個小朋友玩得很開心,她叫什么名字?是你的新朋友嗎?”
“老師說你們今天玩小火車的游戲了,是不是很好玩?”等等。
最后一招
家長一定要做到!
爸爸一定要
舍得送孩子去上學!��!
媽媽一定不能
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焦慮�。�!
孩子總是要長大的
幼兒園就是他走向社會的第一步
入園焦慮是他們第一次成長蛻變的陣痛
每一個孩子都要經(jīng)歷
但只要媽媽們提前做好準備
孩子的入園焦慮就可以降到最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336678.html
相關(guān)閱讀:
閻楀牊娼堟竟鐗堟閿涙碍婀伴弬鍥у敶鐎瑰湱鏁辨禍鎺曚粓缂冩垹鏁ら幋鐤殰閸欐垼纭€閻氼噯绱濈拠銉︽瀮鐟欏倻鍋f禒鍛敩鐞涖劋缍旈懓鍛拱娴滄亽鈧倹婀扮粩娆庣矌閹绘劒绶垫穱鈩冧紖鐎涙ê鍋嶇粚娲?閺堝秴濮熼敍灞肩瑝閹枫儲婀侀幍鈧張澶嬫綀閿涘奔绗夐幍鎸庡閻╃ǹ鍙у▔鏇炵伐鐠愶絼鎹㈤妴鍌氼洤閸欐垹骞囬張顒傜彲閺堝绉圭€氬本濡辩悮顓濋暅閺夛拷/鏉╂繃纭舵潻婵婎潐閻ㄥ嫬鍞寸€圭櫢绱濈拠宄板絺闁線鍋栨禒鎯板殾 bjb@jiyifa.com 娑撶偓濮ら敍灞肩缂佸繑鐓$€圭儑绱濋張顒傜彲鐏忓棛鐝涢崚璇插灩闂勩們鈧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