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精神:是拼搏精神
孫楊摘得男子1500米自由泳金牌
在倫敦奧運會上,孫楊不負眾望,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決賽中,以14分31秒02的成績獲得冠軍,并打破世界紀錄。這是本屆奧運孫楊的第2枚金牌,加上男子200米的銀牌和4x200接力賽的銅牌,這個第二次參加奧運會的小伙子,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收獲了個人的第四塊獎牌。
孫楊之所以能在此次奧運會上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與其付出的努力和艱辛是分不開的。孫楊在接受采訪時說:“你們記者很辛苦,比賽完了還要寫稿子,我也一樣,每天早上4點起床,一天24小時除了睡覺,基本都在訓練。”在談及最痛苦的經(jīng)歷時,孫楊由感而發(fā)說,“尤其在澳洲冬天訓練時,外面下著雪,很寒冷,但還要早起,那時候心里無比痛苦。但為了夢想還要堅持,再堅持,我常常想,誰能替我一下就好了,哪怕一點點。但那都是做夢,什么都要靠自己,誰也幫不上。”孫楊說,我現(xiàn)在最想感謝的是教練和父母,他們?yōu)槲腋冻龊芏,但現(xiàn)在回想起,一切都值了。
像孫楊這樣的奧運選手還有很多很多,所以,中國奧運健兒在此次倫敦奧運會上能夠斬獲多枚獎牌。獎牌固然熠熠生輝,但奧運會的價值絕不僅僅是那些奪牌瞬間,奧運之美更在于拼搏不息的過程。這樣的美屬于全人類,存在于世界的各個角落。只要你想,只要你勇于拼搏,你就會是自己的冠軍!而這,正是奧運之美的真諦。>>更多奧運賽況請進入奧運專區(qū)
如何教育孩子:家長們可以與孩子一同觀看比賽。當體育健兒摘取桂冠、國旗冉冉升起、國歌奏響之時,家長們可以趁熱打鐵,讓孩子們知道這些奧運冠軍們?yōu)榇丝痰臉s耀付出了多么艱辛的努力,告訴孩子們這些沉甸甸的金牌是奧運冠軍們用汗水和淚水換來的。家長們可以事先上網(wǎng)查找一些體育健兒勤學苦練的故事。如跳水皇后郭晶晶的跳水生涯充滿坎坷:5歲開始練跳水,15歲首次參加奧運會,曾連續(xù)經(jīng)歷了兩屆奧運會的失敗,并且經(jīng)歷過骨折、視網(wǎng)膜脫落等身體的傷痛,但她頑強拼搏、堅持不懈,最終取得成功。
1234下一頁閱讀全文
奧運精神:不只是金牌
吳景彪失金掩面
“我有愧于祖國,我有愧于中國舉重隊,有愧于所有關心我的人。對不起大家!”在北京時間30日舉行的舉重比賽,只獲得一枚銀牌的吳景彪在賽后接受記者采訪時,情緒激動,對著攝像機連鞠三個躬,并發(fā)出悔恨的哭吼。事實上,他奪得男子56公斤級的銀牌。
為了能在即將到來的淘汰賽中獲得有利簽位,于洋/王曉理在小組賽中采取故意失誤的方式尋求輸?shù)舯荣,欺騙了現(xiàn)場觀眾,被世界羽聯(lián)取消繼續(xù)比賽的資格。于洋/王曉理是本次奧運會羽毛球女雙頭號種子,目前世界排名第一,而羽毛球女雙金牌也早已被視為中國隊囊中之物,但因為這次不必要的“戰(zhàn)術讓球”,兩名運動員恐怕失去的不僅僅是金牌……>>更多奧運賽況請進入奧運專區(qū)
為什么中國會處在金牌崇拜、金牌至上的體育氛圍里?得到不金牌就愧對祖國,難道,我們參加奧運會的目的就只是為了奪取金牌?得了就歡喜鼓舞,拿不到就“悲痛萬分”,這是何等的功利心態(tài)?由此所暴露出的其實不僅僅是體育領域的“唯金牌至上”,還有社會性的“以金牌論英雄”的狹隘情結。奧運盛會,重在參與。“痛失金牌”的悲情渲染讓奧運變了味,讓奧運精神黯然無光。
如何教育孩子: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們不要揪住孩子的錯處不放,也不要將焦點一味地放在結果上,重要的是孩子在此過程中肯嘗試以及為此付出努力。讓孩子明白“凡事盡力而為”便可。作為家長,對孩子進行適當?shù)馁澷p與正面肯定是必須的,尤其是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這樣能從小為孩子播下“積極樂觀”的種子,使他們面對挫折時仍抱有“盼望”與“轉(zhuǎn)機”。孩子心境樂觀,也就更樂意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1234下一頁閱讀全文
奧運精神:是團隊協(xié)作精神
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雙人3米板冠軍吳敏霞(右)和何姿(左)
倫敦水上中心29日誕生了跳水比賽的首金,中國選手吳敏霞和何姿以穩(wěn)定的發(fā)揮輕松取得女子雙人3米板冠軍,為中國跳水“夢之隊”取得了“開門紅”,這是中國隊連續(xù)第三次贏得奧運會此項目金牌。
“霞姿”組合在決賽中第3組出場,比起現(xiàn)場激動萬分的觀眾來,兩人始終看起來云淡風輕,從第一跳開始就確立了領先優(yōu)勢,最終以346。20分奪冠。
8月4日,倫敦奧運會女子重劍團體決賽再次見證五星紅旗飄揚。讓我們記住冠軍的名字吧--李娜、孫玉潔、駱曉娟、許安琪,她們以39比25大勝“黑馬”韓國隊,歷史上首次問鼎奧運會女重團體冠軍。
8月5日,在倫敦奧運會羽毛球男雙決賽中,中國選手蔡?/傅海峰以2比0戰(zhàn)勝丹麥選手鮑伊/摩根森,獲得冠軍。>>更多奧運賽況請進入奧運專區(qū)
這一枚枚的金牌,都是靠運動員之間親密無間的配合獲得的。隊員之間只有相互信任,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精神才能取得該項目的冠軍。
如何教育孩子:奧運會上有一些團體項目,靠的是團隊的合作和團結。在觀看這樣的賽事的時候,家長可以在旁邊適時的講出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特別是對于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來說,由于平時沒有同伴,他們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普遍比較缺乏。家長們可以借奧運會這個難得的機會,幫助孩子樹立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家長們可以告訴孩子,只有相互信任、配合,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1234下一頁閱讀全文
孩子從奧運會中能學到什么
2012年倫敦奧運會舉行了近一個星期,這是孩子們暑假里的文化大餐,可從中汲取成長過程中所需要培養(yǎng)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道德準則、健康成長的精神動力。
奧運會與孩子的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現(xiàn)代奧運會的發(fā)起人“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原本就是法國教育家,他發(fā)起現(xiàn)代奧運會的目的也是為了構建一個新的教育體系,即在加強青少年道德修養(yǎng)和增強信心的同時,鍛煉身體,培養(yǎng)精神和堅強的個性。
奧運精神與日常生活關系密切,比如:講規(guī)則,講拼搏,講“更快,更高,更強”,這些對每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都有激勵作用。奧林匹克的精神是“相互理解、友誼長存、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這同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需要培養(yǎng)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道德準則,擁有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和與人合作,而培養(yǎng)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的關鍵在于多讓孩子參加群體游戲和運動。
什么是奧運精神?
在奧林匹克運動語境中,“奧林匹克精神”有專門的含義。國際奧委會在其《奧林匹克憲章》“奧林匹克主義的原則”條款中有這樣一段話:“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并體現(xiàn)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顯然,《奧林匹克憲章》賦予奧林匹克精神的內(nèi)容是“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
奧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強”,支撐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強”的是“自信、自強、自尊”。這既是奧運精神的原動力,更是奧運精神的境界升華。奧運會不僅是世界性的體育競技比賽,而且象征著世界的和平、友誼和團結,這就是奧運精神。
奧運是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目的是讓我們更加了解對方,并且讓隊友們更加團結努力取得勝利。
奧運會是集體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于一身的世界級運動盛會,宗旨為“Faster,Higher,Stronger”。其比賽過程不僅反映了一個國家的體育運動水平,而且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綜合實力和民族素質(zhì)的具體體現(xiàn)。奧運精神旨在鼓勵人們應該在自己生活的各個方面不斷地超越自我、不斷地更新,永遠保持勃勃的朝氣。由此可見,相比于強調(diào)成績與表演欲的競技類體育,奧運會更是一臺閃爍著人文思想光芒的盛會,而“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才是奧林匹克精神的真正含義。
1234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42928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