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的人格需要從小培養(yǎng),小編推薦十種方法,有助于父母培養(yǎng)寶寶健全的人格喔。我們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在心理學中通常把人格、個性作為同義詞來理解。一般是指人的性格、氣質(zhì)和能力的總和。人格是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的,人格是一個內(nèi)涵很豐富的概念,人格是一個人心理特征的總和。它既包含了人的品德,又包含知、情、意、行多方面的特征。還有社會道德標準,心理素質(zhì)標準,行為方式標準,工作能力標準等。正常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基礎(chǔ),所以,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必須重視幼年和學齡期寶寶的培養(yǎng),寶寶時期正是人格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因此,應(yīng)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要培養(yǎng)寶寶做事認真的習慣,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和積極進取的意識。凡是寶寶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讓寶寶自己動手,爸爸媽媽不要包辦代替。當寶寶做事遇到困難的時候,要鼓勵他們克服,并且給予幫助,F(xiàn)在有不少爸爸媽媽包辦太多,致寶寶鍛煉機會少,助長了寶寶的依賴性。從小懶懶散散、怕苦怕累的寶寶長大后是很難承受挫折的,極易形成消沉的人格,在事業(yè)上也很難有所成就。
(2)要鼓勵寶寶積極與伙伴交往,和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同伴關(guān)系。爸爸媽媽正確的教育會使寶寶學會以誠懇、公平、謙虛、寬厚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懂得尊重別人的權(quán)益,諒解別人的短處和失誤。這樣的人格特征,就會使別人樂于與他交往。有些爸爸媽媽生怕寶寶出事,總把寶寶關(guān)在家里,不讓寶寶與其他寶寶接觸,這是極不明智的做法,對寶寶的正常發(fā)展極為不利。
(3)讓寶寶學會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自己即不驕傲、不自卑,并且具有較強的自信心。爸爸媽媽對寶寶的優(yōu)點應(yīng)恰當?shù)亟o予表揚和肯定,但不能抬高自己的寶寶而貶低別的小朋友。同樣,對寶寶的缺點和失誤也不能不講方式,不分場合地指責和數(shù)落,更不能以揭短的方式進行挖苦、諷刺,這樣很容易挫傷寶寶的自尊心而形成自卑感。
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44066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