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爸媽,聽說你們經常為怎么能讓我更好地成長而發(fā)愁,所以現在我要把關于我的小秘密公開。告訴你們,我在1歲之前會發(fā)生什么變化,讓你們能更好地了解我。
從嬰兒期開始培養(yǎng)訓練我
我出生后,就開始不斷接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和刺激,不斷地形成條件反射,而你們要做的是:根據我的心理活動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心理培養(yǎng)與心理訓練,讓我更加健康地成長。
1、給予我動作、行為發(fā)育的幫助和訓練:你們要有意識地鍛練我抬頭、翻身、挺胸、站立、行走,促使我動作、行為的迅速發(fā)育。
2、有意識地對我進行早期智力開發(fā):按我的月齡,購買適當的色彩鮮艷的玩具,經常給我看色彩鮮艷的畫面,使我較多地感知外界事物,獲得較多的顏色、聲音等刺激!
3、通過影視、講故事等言語刺激,促使我言語的發(fā)育。
4、培養(yǎng)我良好的睡眠習慣:在保證我的生理睡眠外,還要鍛練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入獨自入睡的習慣。
我的成長歷程
1-3個月:俯臥抬頭練習
我出生后幾天就可以俯臥,但1個月大的時候俯臥還不能自己主動抬起頭,只能本能地掙扎,使面部轉向一側,到兩個月時能稍稍抬起頭和前胸部,3個月時頭能抬得很穩(wěn)。俯臥抬頭練習不僅可以鍛煉我的頸部、背部的肌肉力量,還能增加肺活量。
建議媽媽:寶寶在空腹清醒狀態(tài)下,四肢自然舒展,匍伏在媽媽的胸腹前,媽媽可以一邊向后仰,一邊說“寶寶抬頭”等,直至仰臥在床,寶寶在移動過程中就會自然地將頭抬起。還可在移動過程中在寶寶頭的兩側搖動帶響的玩具,訓練其抬頭并轉頭。每天4-5次,每次1分鐘-3分鐘。在起初訓練時,要將您的手放在寶寶頭的兩側加以保護。媽媽平時每次喂完奶后,還可扶著寶寶頭部靠在自己肩上,輕拍背部幾下,然后用手輕扶其頭部,讓其自然豎直片刻,以鍛煉頭頸部力量。
3-5個月:從仰臥翻到側臥
我3個月大時就可以進行翻身準備與訓練。翻滾訓練可以促進我全身肌肉的運動,對四肢的協(xié)調性也大有好處。
建議媽媽:寶寶睡著時,可以試著讓他側睡,這對翻身訓練有好處。寶寶醒著開始側躺時,便可以訓練他翻身了,可讓他躺在稍高的地方,這樣要翻過去的地方相對稍低,有利于他的訓練。在寶寶的一側放一個帶有聲響或者顏色鮮艷的玩具,他會很自然伸出手去抓,這時你可將他的一條腿放到另一條腿上,再將其一只手放在胸腹之間,輕托其肩膀,輕輕在背后向一側推,一般多練習幾次后,就不必再推他,只要把他的腿放擱好,寶寶就能自己翻過去了。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在寶寶進食后1個小時內進行翻身訓練,否則可能引起寶寶溢奶或嘔吐。
4-7個月:從扶坐到獨坐
在我出生后4個月,在大人的扶持下可短時間維持坐的姿勢;6個月時能抱坐于大人膝蓋之上,如獨立坐著,身體會向前傾,須用手支撐;大約7個月時,才能獨立地坐一會兒。要注意的是,讓我坐得過早過晚都不好。
建議媽媽:可以先與寶寶玩“引拉游戲”。即讓寶寶仰臥在床上,媽媽面對孩子,一邊和寶寶說:“媽媽幫你坐起來玩好嗎?”一邊慢慢用雙手拉其胳膊,拉至坐姿后,將其扶直,稍坐片刻后,再幫助仰臥床上,反復進行3-6次。也可以讓寶寶靠著沙發(fā)背坐或靠在媽媽胸前坐來進行靠坐練習,還可以在地毯上用幾個大墊子圍成一個三角形讓寶寶靠坐在其中。剛開始訓練坐時,寶寶經常會左右搖擺或身子前傾,此時媽媽可教他用雙手在前支撐一下。坐的訓練在開始階段一般每次幾分鐘即可,到寶寶6個月時逐漸可以延長至15-20分鐘。如此訓練一段時間,孩子便可獨坐自如,但也不宜坐得太久。如果發(fā)現寶寶到了6個月尚不會靠坐,8個月不會獨坐,應及時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
8-10個月:學爬訓練
爬行不僅可促進我的生長發(fā)育,還能促使我動作靈敏、情緒愉快、求知欲高、學習能力強。
建議媽媽:開始寶寶也許只能趴著玩但不能向前爬,或者是在原地扭轉及向后退,此時媽媽可有意識地在寶寶面前擺弄會響的玩具,比如會“汪汪”叫的玩具小狗,吸引他爬過去取,待他快拿到時,再往前放遠點。這時,媽媽可以用手掌抵住他的腳掌,幫助他前進。開始爬行時寶寶可能很費力,腹部緊貼地面,媽媽可用一條毛巾放在他的腹部,然后提起腹部讓他練習手膝爬行,漸漸地他就會上下肢協(xié)調起來,可以用雙手及雙膝協(xié)調靈活地向前爬行。如果寶寶爬得有興趣了,還可以讓他爬樓梯。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寶寶四肢的耐力,而且能增強小腦的平衡與反應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對寶寶日后學習言語和閱讀也會有良好的影響。
10-12個月:從站立到行走
當我10個月的時候,手腳動作大多已能夠很好協(xié)調。就可以開始學步了。
建議媽媽:媽媽可以讓寶寶扶著床沿或者沙發(fā),先讓寶寶站起來,你在另一頭用玩具吸引他,或者不停地重復:“寶寶勇敢,媽媽等你走過來!被蛘咦寣殞毰c你面對面,讓寶寶的雙腳分別站在你的雙腳背上,握住他的雙手,然后你左右交替一步一步邁步向前進,帶動他左右交替向前邁步。寶寶走路有早晚,在訓練過程中不要太強求。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時,別讓他走得時間太長。學習走路的寶寶會經常跌到,這時父母應鼓勵他自己爬起來,鼓勵他“再來一次”。并對每一次的獨走成功立即給予表揚。
我的成長小秘密
我是實驗家
你們別看我這么小,我可是個天生的實驗家!我剛出生時,只會做一些反射動作,比如有東西放到我嘴里,我就會立刻吮吸;手一碰到東西就會緊緊攥;哪里有響動,頭就會轉到那邊去!
有一個很棒的兒童心理學家叫皮亞杰,他認為我的這些反射可重要了,是形成智力的基礎。雖然看起來可能差不多,可是我到了1個月大,吮吸乳汁和咬手指頭的方式就大不一樣了——因為我已經能辨別出它們并不相同。
在生命的前幾個月里,我會重復做一樣的事情,比如抓各種各樣的東西。如果一個偶爾的動作產生了有意思的效果,我就會經常重復這些動作,試著讓這個效果再次出現。
4個月以前,我還不夠聰明,總是不斷嘗試,犯錯,再嘗試。
4~8個月,我對周圍的事情越來越感興趣。比如玩具小車快停下的時候,我會伸腿去踢它,讓它繼續(xù)行駛。這個時候我能做得更有效、反應更快,原來那些無效動作也會大大減少。
我是探險家
當我只有三四個月甚至更小的時候,每天要睡16個小時。雖然我醒著的時候只有八九個小時,可我一點兒都沒有浪費時間。我在通過眼睛、耳朵、鼻子、皮膚,用看、聽、嗅等方法感覺環(huán)境的變化。希望你們能給我布置一個豐富的環(huán)境,并給我創(chuàng)造機會探索周圍的環(huán)境,這些對于我的心理發(fā)展都很重要。
抓握物品,把東西翻轉過來,看看把東西扔掉會發(fā)生什么……這些動作都是我自發(fā)做出的,心理學家給它們起了個名——“夠摸動作”?蓜e小看這些動作,它們可在我的智力發(fā)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我探索環(huán)境。讓我學習和掌握了大量的關于光和聲的知識,對物體產生了感知。
我是預言家
從我一出生,我就向著未來成長。我可一點兒也不盲目,會預測未來發(fā)生什么事情,并能有計劃地進行反應。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預期有趣的事情將在哪里發(fā)生。比方說,我想拿到一個正在運動的小車,我會預期小車最終會開到那里,而這種預期會讓我把手伸向那些移動物體的目標處而不是它們目前所在的位置。
比方說,我知道用手拍臺燈,第一次臺燈會亮,第二次會滅,那么我就會經常拍,讓它一會兒滅一會兒亮。如果臺燈一亮媽媽就會過來抱我,在我想讓媽媽抱的時候就會拍亮臺燈。但如果我做了同樣的事情,媽媽有時候來但有時候不會來,那么我就會迷惑,不知道以后該怎么做了。這么說起來,訓練我有點兒像訓練小狗,利用條件反射讓我能夠習慣性地做出一些反應?!雖然我不喜歡跟小狗比,但的確如此。
所以,如果你們想讓我成為一個乖小孩,那么對我的態(tài)度可就要統(tǒng)一,這樣我就知道我做什么事情會出現什么結果。比如我撕書,你們會不理睬我,以后我就不會這么做了。
我是攝影家
雖然我到8個月大的時候,視力還是相當于一個近視眼的水平,但是視覺還是在各種感覺中占據第一位的。躺在嬰兒床里,我只能看見天花板,但要是頭立起來后,我的視野就會大大擴展,本來看不見的東西,都能看到了。
我還會被那些運動的物體所吸引,對于運動的敏感度也會隨著年齡而加強。即使是新生兒也能穩(wěn)定地追蹤物體的運動,但最初僅限于體積較大、運動較慢的物體。通常我的目光會停留在運動物體一兩秒前所處的位置上,然后突然將目光迅速轉移到物體的新位置上。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能夠更好地轉動頭部和眼睛來追蹤目標。
另外,運動能夠更好地幫助我識別物體,因為當物體處于運動狀態(tài)時,就能夠比較容易地感知到物體內部的不同特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46691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