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后大人可抱孩子到室外“散步”,每天5~10分鐘。嬰兒“散步”可改善體內的氣體交換狀況,使體內血氧含量增多,有助于其健康發(fā)育。
2~4個月家長應讓孩子適應四肢運動。讓嬰兒平臥,先將其上肢交叉伸屈,再將下肢交叉伸屈,最后上下肢同時伸屈。每一動作重復2~3次,鍛煉肩部及腿部的肌肉。
4~6個月是孩子開始練習翻身運動的時候。家長可握住嬰兒雙腳,將其身體左右翻轉。嬰兒翻身尚不自如時,可一手持其腳,一手持其上身幫助翻身。
6~8個月是孩子開始練習爬行運動的時期。家長在大床上,放置一些可按動的、色彩鮮艷的玩具(帶響聲更好),這樣一來,嬰兒將探身、滾爬著去摸拿那些玩具,這些有益的運動,可使嬰兒的協調性、靈敏性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8~10個月應開始獨自站立的準備運動。讓嬰兒俯臥,將兩腳提起,再慢慢地放下。這樣重復多次,以鍛煉上身及腕部的力量。
10~12個月應開始步行的準備運動。讓嬰兒蹲著或跪著,拉住嬰兒雙手,使其立起,這樣重復多次,以鍛煉其下肢肌肉。嬰兒已初步能行走時,家長可扶其兩腋,讓其跳動即鍛煉各部器官的生理功能,能增加幼兒的歡快心理,吊掛游動彩球或彩紙條,鍛煉頸部和眼睛。同時,可用“花鈴棒”的響聲訓練孩子的反應能力。應強調的是,嬰兒運動應根據不同生長時期的特點而進行,運動發(fā)展循序漸進,不可超前。
最近,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通過實驗證實,嬰兒之間也有交流,而且相當有趣。
研究人員把99名6-8個月的嬰兒作為觀察對象,安排他們坐在特制的嬰兒車里,以便相互間安全地接觸。結果發(fā)現,他們會拉扯腳趾,撫摸對方。這些似乎要“攀談”的動作,顯示他們有轉移感情的能力。在媽媽轉過身去的時候,他們甚至會“策劃”一個調皮的嬉戲動作。
實驗還發(fā)現,有個孩子看到自己的媽媽離開房間時,她就擺弄自己的腳趾,像在模仿母親走路時雙腳的移動一樣。過了會兒,另一個女嬰也同樣抓住了自己的腳趾。她們這樣做是因為覺得有趣,似乎在說:“我們一起玩腳趾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61516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