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愛上寫作業(yè)?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記者劉曉蓮

《陪孩子寫作業(yè)會害了孩子》(見5月14日08版)一文見報后,一些家長打電話詢問:如果不陪孩子寫作業(yè),孩子作業(yè)做得更慢或者干脆不寫作業(yè),怎么辦?智靈童幼兒園總園長榮合靈給家長朋友推薦了一個方法,那就是家庭量化考評法,讓孩子自己約束自己,榮老師說,這種方法看似簡單,卻屢試不爽,但家長一定要掌握其精髓。您在家可仿照下面的圖表制作一個表格,在對待孩子寫作業(yè)這個問題時使用。

給家長的話

(1)孩子做得不好時,做家長的經(jīng)常忍不住要批評孩子,說一些“你怎么總是錯啊”“你怎么這么慢啊”之類的負面評價。其實,這等于給孩子傳達一個信號:我做得不好,我做不好。這樣時間長了,孩子的自信心會大打折扣,反而會做得更差。所以,家長應多說正向強化語言,如:不說“沒有錯很多題”,而說“作業(yè)正確率高”。

(2)努力把孩子向好的方面推,要淡化不良行為,即使某一天沒做好,也不指責,而說“今天沒有管住自己,沒關系,管住自己確實不容易,但相信你明天可以做到,加油”,不說“看看,你今天又沒管住自己”。

(3)一段時間(3個月)只糾正2~4個行為,不要期望一下子糾正所有的不好的行為。

(4)不好行為的反復出現(xiàn)是正常的,要以好的行為表現(xiàn)來帶動,減少孩子不好行為的出現(xiàn),如:“你看你做作業(yè)一直很認真,相信只要你用心,正確率還會更高的。”

(5)作業(yè)的正確率要根據(jù)孩子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定,要跳一跳夠得著,不能過低或過高。

(6)每個笑臉獎勵2角錢,周末兌現(xiàn)。切記獎勵的錢應由孩子自由支配,家長只能提建議怎么花,不能強行支配。

(7)3個月后,逐漸延遲物質滿足,如獎金到下周或兩周后再給等,逐漸隔斷好的行為表現(xiàn)和獎勵的關系。

(8)多引導孩子關注內心的自我滿足和成就感。如“你的作業(yè)自己做對了,你心里是不是很開心、很美呀”,不說“你做對了媽媽很開心”。讓孩子明白,做好作業(yè)是學生應該做的,做得又快又好是令自己感到很開心的事,而不是因為媽媽很開心自己才努力做作業(yè)的,這樣可以逐漸調動孩子的內力,他才可以走得更遠。

表現(xiàn)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主動做作業(yè)

獨立寫作業(yè)

作業(yè)工整認真

作業(yè)正確率高

其他好表現(xiàn)

說明:本圖表為示例圖表,您可以根據(jù)孩子的表現(xiàn)在相應的空格內畫上笑臉,“其他好表現(xiàn)”一項,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不畫、畫一個或多個笑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64173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