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說到給孩子吃藥,很多家長都有一堆苦水。醫(yī)生開的一些藥只能服半片,甚至是1/4,家長只好用手掰,用刀切,最終還不知道距離標準劑量有多遠。5月30日,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聯(lián)合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人社部等五部委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保障兒童用藥的若干意見》。這次意見出臺的重要目標之一,在于推進兒童用藥的劑量改變。除了兒童用藥市場存在品種少、規(guī)格少、劑型少等客觀原因外,家長在主觀上總把孩子當做“縮小版”的成人,在用藥上存在諸多誤區(qū)。
誤區(qū)1
預防性用藥
家長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個別家長過于相信廣告和藥品價格優(yōu)惠的誘導,盲目給孩子服用藥物以作預防。鄭州市兒童醫(yī)院藥學部主任陳海燕介紹,比如目前最常見的,就是把板藍根作為預防感冒的保健品使用,長期使用這種藥物,對孩子身體并沒有好處。
誤區(qū)2
憑經(jīng)驗用藥
俗話說,久病成醫(yī)。一些孩子經(jīng)常感冒發(fā)燒,家長就在家備上很多感冒藥、退燒藥,孩子一出現(xiàn)癥狀,就憑經(jīng)驗給孩子服藥。
“一般抗感冒藥不是治療感冒病因的,而是治療感冒癥狀的,其主要成分是抗組胺劑、咳嗽抑制劑和血管收縮劑等!编嵵萑嗣襻t(yī)院藥學部主任李曉華說,這些成分對孩子也許能起到抑制感冒癥狀的作用,但其副作用也會導致寶寶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癥狀。此外,孩子的咳嗽、流鼻涕、發(fā)燒等這些癥狀也許根本就不是家長以為的“普通感冒”,家長自己給藥很容易誤判斷,延誤治療。
誤區(qū)3
超劑量用藥
多數(shù)家長對藥學知識了解不多,隨便讓兒童超劑量用藥,從而造成急性或蓄積性藥物中毒。陳海燕提醒,特別是當寶寶發(fā)燒的時候,心急的家長如果過量或者頻繁使用退燒藥,可能會適得其反。
李曉華說,如孩子發(fā)燒,退燒藥按規(guī)定一天不能超過4次,如果為了讓孩子早恢復就過量讓他服藥,只會對他造成傷害。
誤區(qū)4
“補藥”可多吃
有家長擔心孩子缺乏營養(yǎng)而長不高、長不快,長期給孩子吃鈣片、魚肝油、維生素等“補藥”。
“飲食均衡營養(yǎng)發(fā)育良好的孩子,一般不需要另外補鈣和維生素,除非有證據(jù)表明孩子確實需要補充,才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崩顣匀A說,對孩子的生長發(fā)育來說,最重要的是營養(yǎng)均衡、運動鍛煉及充足的睡眠,長期給孩子服用“補藥”,常常會造成藥物過量而中毒。
此外,滋補類藥材也不可給兒童服用。李曉華說,如未入藥的人參,很多人都把它當作食品服用,有的家長甚至給孩子吃。殊不知,少不食參,兒童的身體經(jīng)不起這么猛烈的進補,人參也確實會擾亂兒童的正常發(fā)育,甚至因此損害臟器。
誤區(qū)5
用糖水服藥
凡是藥物都有藥味,尤其是中藥的味道大都苦澀,小兒不愿服,家長就給用糖水送服。
“糖內(nèi)含有的有些物質(zhì)影響藥物的吸收,糖還能干擾微量元素、維生素的吸收,抑制某些退燒藥的作用,降解某些藥物的有效成分!崩顣匀A說,服藥最好用白開水送服,糖水送服對治病不利。
誤區(qū)6
貴藥治小病
孩子有點傷風感冒,家長愛子心切,恨不得藥到病除,常常動用新藥、貴藥,甚至馬上用抗菌素。
“感冒發(fā)燒多是病毒導致,用抗菌素是針對細菌感染,對病毒無效!标惡Q嗾f,盲目將高效品種抗菌素用于一般感染的做法,不僅浪費藥物,還會殺傷腸道中的有益菌,使腸道菌群失調(diào),導致二重感染,治療起來十分麻煩。
誤區(qū)7
輸液更好些
生活中有不少家長,在孩子得了傷風、感冒、咳嗽、腹瀉等疾病時,盲目迷信輸液。
“選擇給藥途徑時應遵循國際公認的原則,即根據(jù)病情能口服的就不注射,可以皮下或肌肉注射的就不靜脈注射或輸液!崩顣匀A說,這是因為口服藥物進入胃部后,有一個人體吸收接納的過程,如有不良反應還可以洗胃;肌肉注射的吸收需要時間,能給急救制造一定條件;而輸液時藥液直接經(jīng)由血液進入體內(nèi),要是有傷害,會當即爆發(fā)并且十分兇險。
李曉華提醒,通常靜脈輸液有四個適應指征:嚴重脫水,不能口服補充液體;嚴重感染;病情嚴重無法口服藥物;需要用的藥物只能通過靜脈點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64860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