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chǎn)原創(chuàng)兒童繪本少有精品,這是個令人無奈的事實。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繪本這個概念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標準都是舶來品,所以現(xiàn)在很多國產(chǎn)繪本不得不去削足適履,其實傳統(tǒng)的“小人書”真不應該被當作藏品束之高閣;再有一個是開發(fā)繪本的成本相對比較高,對于出版商來說引進版權會比投資原創(chuàng)更省錢省力。
國內的出版社每年引進的繪本不少,看看“當當網(wǎng)”上每月新書的榜單就知道了,不過,現(xiàn)在的問題是,一片繁榮之下的引進繪本多少有些“好大喜功”之氣,這集中體現(xiàn)在一些細節(jié)上。
大開本、大部頭增加了孩子的負擔。
開本也是信息,采用多大的開本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作者的設計,比如一本叫《讓路給小鴨子》的繪本就是大開本,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書中有鴨子飛過天空俯瞰城市的情節(jié),但事實上,并不是每個繪本都有這樣特殊需要的,所以如果以方便孩子閱讀為目的,小開本、重量適中的繪本一定會更體貼。按照彭懿的統(tǒng)計,《彼得兔的故事》該算世界上最小的小開本繪本了,只有14.5cm×11cm。
目前國內出版社引進的繪本,16開本(88.9cm×119.4cm)的占很大比例,稍微小一點也是32開本的,也就是和我們通常接觸的書籍差不多大小。
不清楚繪本的印張的大小是否也屬于引進中的版權項目,如果是,那是否能有其他變通的辦法,如果不是,現(xiàn)在引進的一些繪本越做越大,實在沒有為孩子考慮。試想,這么大的一本書,孩子的小手拿得住嗎?反正,這樣的大開本全展開足以覆蓋孩子的整個臉部。
為什么不能把書的邊緣做成弧形?
引進繪本的印刷質量確實很精良,銅版紙對色彩的還原度非常高,這是好的一方面,但無可回避的事實就是,銅版紙的邊緣通常很鋒利,也許很多人都有被一張紙劃傷手指頭的經(jīng)歷,那更何況幾十頁的紙放在一起,這樣的書角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潛在危險。
手頭正好有兩本外版的繪本:Let’s Potty!和Bedtime for Baby,書不是很有名,所以更具有代表性,這兩本書都是小開本,前者16.5cm×17cm,后者為更小的14cm×14cm。無疑這個大小的書籍很適合孩子獨自拿在手上閱讀。
兩本書都屬于認知類,教會孩子一些小知識。
再有一點,書的邊緣,尤其是可以翻開的部分都統(tǒng)一做成了弧形。
與刀鋒式的書角相比,弧形書角總算可以令家長省點心。
有的時候,成人易如反掌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則是一個挑戰(zhàn),要讓孩子在閱讀中還要練臂力,學會躲開書籍的鋒芒,這實在是有一定難度。把繪本的大小做得適合孩子閱讀,合理規(guī)避一些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這兩個細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出版商對孩子的關注,一定能獲得家長的好感,在兩三歲孩子那里,家長的選擇決定了他們使用什么樣的產(chǎn)品,這是被營銷學證明了的規(guī)律,所以也許就是這些小小的細節(jié)影響了家長的好惡,最終決定了一本書到底賣得怎樣。
(文/育兒傳媒專家:李雪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65898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