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氣質類型嬰幼兒的養(yǎng)育對策
(一)易養(yǎng)型氣質
總體來說,易養(yǎng)型氣質孩子的父母是比較輕松的,因為孩子生活有規(guī)律,性情開朗,容易適應環(huán)境,對事情的反應比較平和。只要父母盡心養(yǎng)育,注意營造相互愉快的環(huán)境,不用費太多神,孩子就長大了。
但是,父母千萬別忽視易養(yǎng)型氣質的孩子也有消極的一面,他可能有時即使不舒服或不適應,也往往不容易露在表面,或表達不明顯。如果父母不認真觀察或把孩子的表現不當回事,就會耽誤孩子的病情或讓孩子受到冷落。
教養(yǎng)對策:對易養(yǎng)型氣質的孩子,父母平時要多留心他的身心情況,尤其是對孩子的輕微抱怨或申訴均應予以查問,讓易養(yǎng)型氣質的孩子全方位健康成長。
(二)困難型氣質
困難型氣質孩子的顯著特點是好動,即動作多,頻率較快,精力特別旺盛。這并不是寶寶故意這么做,而是孩子固有氣質的表現。
教養(yǎng)對策:面對困難型氣質的孩子,采取嫌煩、抱怨、聽之任之、訓斥等做法都是不適當的,父母應對孩子進行有意識的引導。
1.讓孩子釋放能量
訓練方法:
①只要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做,比如吃飯,穿衣,大小便,幫父母拿襪子、鞋子、梳子、毛巾等。孩子開始可能做不好,父母要以最大的耐心引導他,反復地做,使孩子有釋放能量的機會。同時,父母還要為孩子每個行為的成功完成給以稱贊。
②父母每天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做游戲、玩玩具、涂鴉等,結束后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紙筆并放到指定地點。這樣既培養(yǎng)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又讓孩子有釋放能量的機會。
③必要時父母定期帶孩子參加滑板等感覺統(tǒng)合訓練課程,有利于孩子大腦皮層協調性的發(fā)育。
2.及早養(yǎng)成生活的節(jié)律性
困難型氣質孩子的生活規(guī)律性相對較差,這種無規(guī)律的生活不僅讓家里成員難安寧,而且孩子自己也難適應各種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容易出現體質差和易患病等狀況。所以,父母首先應訓練孩子的生活規(guī)律性,讓孩子的飲食、睡眠、大小便等生活習慣從雜亂無章變成有規(guī)律有序。當生活有了規(guī)律性,孩子的任性、適應慢、情緒不穩(wěn)定的缺點就會慢慢減少,而反應快、情感豐富、精力好的優(yōu)點就會凸現出來。
訓練方法:
①注意喂養(yǎng)和飲食:孩子1歲后盡可能使其飲食有規(guī)律。定時喂養(yǎng),科學化飲食,多飲水,多吃新鮮食物,避免吃加工包裝食品(內有添加劑、食物色素和穩(wěn)定劑等)和各種飲料、冰激凌等。
②規(guī)律性運動:幫助、引導孩子每晚睡覺前慢運動20~30分鐘。
③保證睡眠:早起床(早晨6 00~6 30起床),早睡覺(晚上9點左右睡覺)。晚上睡覺前父母與孩子交流(講故事、聽音樂等),培養(yǎng)孩子睡覺好心情。
④規(guī)律性大便:養(yǎng)成每天大便1次,最好有固定的大便時間。
(三)發(fā)動緩慢型氣質
發(fā)動緩慢型氣質的孩子在1歲之內是比較靜的,不大好哭,也不太愛笑。拿出新買的玩具,孩子并沒有父母預想的那么高興,但孩子還是拿在手里,經過審視一些時間后,才逐漸表現出對玩具喜歡或不喜歡的心情。
這種孩子做事情認真、思想集中、不露聲色,但接受和適應新東西較慢,有時會被父母誤認為孩子反應遲鈍或“笨”;同時行為抑制、社交能力差、對環(huán)境情緒反應強烈,表現膽怯、淡漠、孤僻等。
教養(yǎng)對策:
·給孩子制造預先準備的機會。例如家里要來朋友,在朋友沒來之前,先對孩子介紹朋友的情況,朋友是什么樣的人,朋友和父母關系如何親密,教孩子如何禮貌接待朋友,預先給孩子設計一下交流用語,等等,這樣孩子就預先熟悉了即將發(fā)生的事件,在孩子的大腦里有了印象。當朋友到來時,父母盡可能鼓勵孩子與朋友接近,并及時表揚孩子的每一個進步。這樣就使孩子很快拉近了與朋友的距離。
·5~7個月的孩子常有怕生的表現,見到生人會大哭,怕生人碰,這是正常的。但1歲以后孩子如果仍然很怕陌生人,很怕新環(huán)境,或對新的物品總是高度警惕,不敢接近,總愛黏著家人等,就已經顯露孩子的發(fā)動緩慢型氣質了。
訓練方法:
①有意識帶孩子與同齡孩子或稍大些的孩子一起玩;
②引導和鼓勵孩子與其他孩子交換玩具或物品,讓孩子體會交換的樂趣;
③引導和鼓勵孩子在人多的場合說話、表演、傳播信息等,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同時給孩子向外表露的機會。這樣就可以讓孩子逐漸大方起來,避免孩子以后發(fā)生孤僻或自閉等心理問題。
每個兒童都有他自身的氣質特點,家長和教師在撫養(yǎng)、教育的過程中應充分尊重,依據不同的氣質類型采取相應的方式,才能使兒童快樂、健康地成長。
0~3歲嬰幼兒氣質表現出一定的個體及群體間差異,了解孩子的氣質特點對教養(yǎng)實踐具有啟示意義。在準確了解孩子的氣質類型及其各維度的不同特點后,教養(yǎng)者更能理解嬰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為,欣賞嬰幼兒各具特色的表現;更加心平氣和,從而做到“耐心等待、適時引導”;更加有意識地使自己的要求與嬰幼兒的氣質相協調,從而激發(fā)積極因素,回避消極因素,讓嬰幼兒感覺寬松、自主,產生“調適良好”,發(fā)揮出最佳狀態(tài),預防行為問題的發(fā)生。
0~1歲嬰兒健康心理行為的培養(y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74115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