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寶寶喜歡探究什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情商培養(yǎng)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很多家長多半把早期教育理解成“我教你學”,甚至找尋各種各樣的“早期教育方案”來訓練自己的寶寶。

那么,我們的寶寶,在他出生的第一年,他是如何學習的、他學什么、他如何了解身邊的世界?

一出生就開始的“主動學習”

人的一生,在他生命的各個階段,不光學習的內(nèi)容不一樣,學習的方法、形態(tài)更是各不相同。進了幼兒園,孩子要學習唱歌跳舞做游戲,學習和小朋友友好相處,還要認識周圍世界等等;入了小學,孩子得學習數(shù)學認字,他的學習越來越復雜。

在出生的最初幾個月

寶寶會用他的眼睛東張西望來了解周圍的世界;

通過吸吮自己的手指慢慢了解“手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通過和養(yǎng)育者的接觸、互動,學習人機關(guān)系等等。

4~5個月左右

寶寶的各種探究變得復雜起來,他能主動擺弄自己的雙手了:

伸縮手指頭,發(fā)現(xiàn)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動;

把手掌翻來覆去,發(fā)現(xiàn)手掌手背是不一樣的;

6個月以后

寶寶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他們的探究更加主動,內(nèi)容更加豐富;

開始主動伸出手去夠東西、抓東西,并且拿在手興致勃勃地玩;

熱衷于撕紙,不斷重復,從而推斷出把紙撕破、弄成小片的方法,明白撕紙會發(fā)出聲音,慢慢知道有的東西可以撕破,有的東西撕不破,等等。

1歲左右

這個時候,全世界都成了寶寶冒險和探究的對象和寶藏:

爸爸為什么戴眼鏡,我怎樣才能戴上爸爸的眼鏡?

為什么遙控器要電視機干什么,它就干什么?

那個小小的玩意兒為什么能讓電燈打開?

微波爐為什么會發(fā)出“當當”聲?

不僅如此,那些比較抽象的概念也是寶寶學習的內(nèi)容,最早的前因后果課程從寶寶一出生就開始了:

寶寶首先憑著直覺發(fā)現(xiàn),“如果我餓的時候大哭,馬上就會有人過來抱我,照料我,喂我喝奶”,慢慢寶寶就明白,“自己也能夠使一些事情發(fā)生”;再以后他還會發(fā)現(xiàn),微笑和哭鬧一樣管用。當寶寶學說話的時候,他們發(fā)覺自己能從更多方面引起父母的反應,口渴了,發(fā)出“果汁”的聲音,父母就會拿來好喝的果汁。這樣的勝利和成就感增長了寶寶的自信心,他慢慢知道,能像大人一樣說話、表達很重要。

這些就是1歲以內(nèi)寶寶探究世界的“項目”,學習的內(nèi)容,而且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寶寶就像科學家一樣,需要通過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失敗,來探索研究身邊充滿新奇玩意兒的世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95473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