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懶孩子的原因剖析及培養(yǎng)方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情商培養(yǎng)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眾多父母普遍認(rèn)為,現(xiàn)在的孩子懶。家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不會自己吃飯穿衣,不會洗手洗臉,不會收拾玩具,上小學(xué)了不會收拾書包,上中學(xué)了還要媽媽梳辮子……更不要說幫大人做家務(wù)了。孩子懶,這幾乎成了父母的“心病”。但是,這“心病”是如何患上的呢?其實,孩子懶是在后天養(yǎng)成的,孩子的“懶”很大的程度是家長的“勤快、慫恿和教唆”造成的。為什么這樣說呢?
1、剝奪孩子勞動的權(quán)利
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真的懶,而是家長剝奪了孩子勤快的機會。孩子們往往對任何事都感到新鮮和好奇,有時甚至是好玩兒,因此,他們會對很多事躍躍欲試或直接參與,例如掃地、擇菜等?稍谶@些時候,家長常常怕孩子做不好而加以制止。讓我們一起回想一下,下面的鏡頭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否很常見:孩子要自己穿衣服,媽媽說:“快來,我?guī)湍愦,媽媽上班快遲到了。“孩子想幫爸爸洗碗,爸爸說:“你先自己去玩兒吧,這兒不用你幫忙,你越幫我越忙。”“一邊去,別給我?guī)偷姑,不用你插手?rdquo;這種教育方式使孩子們失去了干活的機會;蛘哒f,當(dāng)他們想勤快一下時,父母總是加以阻止;當(dāng)他們安心坐下來看電視時,父母又說:“這孩子,怎么這么懶!”
一個三年級的孩子,每周的值日成為他最頭疼的事。于是他用錢雇同學(xué)幫自己干,干一次給2元錢。等老師發(fā)現(xiàn)并批評他時,他卻振振有詞:“我們家的活兒都是保姆干,我爸說了,咱家有錢,這些活兒用不著自己干。”花錢可以雇人干活,卻剝奪了孩子的勞動體驗,買不來孩子的勞動技能。
2、引導(dǎo)孩子的方式不正確
有的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會穿衣服、鞋子,不會洗臉等。這就要先問問我們自己了,有沒有教過孩子怎么穿?我經(jīng)常通過形象化、游戲化的方式教孩子。把穿衣變成了唱兒歌:“小老鼠,抓領(lǐng)子,蓋房子(衣服披在頭上),吱吱鉆洞子(把手鉆進(jìn)袖子),最后扣鈕子。”往往是兒歌唱完,孩子也穿好衣服了。
有時,家長提出的要求十分籠統(tǒng),也是孩子遲遲不動的原因之一。例如,有的家長常常吩咐孩子“把你的房間收拾整齊”,年齡小的孩子對這樣的要求往往感到無從下手。因此,做家長的不妨直接對孩子說,“明明,把你的圖書放到書架上。“玲玲,把畫筆裝進(jìn)鉛筆盒里。”這樣做,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比以前勤快多了。
當(dāng)孩子表現(xiàn)出勞動的主動性時,做家長的切不可以潑冷水,而應(yīng)以極高的熱情鼓勵孩子:“噢,寶寶知道幫媽媽干活了,是個大孩子了。”“快來看,小華洗的手絹真干凈!“孩子年齡還小,手腳還不夠靈活,常常會出麻煩,如桌子越擦越臟,扣子扣得上扭下錯等等,這時候,孩子往往會失去耐心或感到厭煩。因此,家長在鼓勵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耐心地教給孩子做事的具體方法和技巧,讓他們對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
3、家長過于“勤快”
有些家長很喜歡嘮叨。當(dāng)他們意識到了孩子懶的問題以后,便開始不停地嘮叨孩子,你這也沒做,那也沒動,怎么這么懶之類的話總掛在嘴上,這樣做往往會引起孩子的反感,結(jié)果事與愿違。還有的家長雖然嘴里嘮叨著孩子懶,手上卻把本該孩子干的事情“稍帶”完成了,孩子并沒有體會出懶有什么不好,自然也不會主動去改正。“懶”孩子也許就這樣慢慢地形成了。因此說,孩子的懶很大程度上是家長的“勤快”造成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989875.html

相關(guān)閱讀: